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大学盛事, 人文学科, 人文社科
科大积极推动学生艺术文化教育 邀多位知名书法家到校泼墨挥毫迎金龙
辰龙新春将至,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邀请近20位知名中国书法家,齐聚校园的逸夫演艺中心泼墨挥毫,与百多名科大师生一同提前贺新岁。是次「金龙迎春快闪活动」由科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创品牌「总台文创」与中国书法大厦联合举办,属香港篇的重要节目之一。 策划并促成本次活动在科大校园举行的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致开幕辞时表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香港作为中西文化的交融地,科大有责任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透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与课程,让学生亲身体会人文艺术的魅力。」 书法会友墨沁人心,书法家现场题字为活动揭幕。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欣赏到书法家们精湛的书法技艺,还与书法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请教笔法技巧、探讨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共同感受书法艺术世界的美。 此次活动的举办地逸夫演艺中心,是科大展现人文与创意发展、艺术文化的地标。一直以来,科大都十分重视学生在人文艺术领域的发展,鼓励学生修读与艺术相关的课程、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之余,亦有望促进艺术与科技的互补作用。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健康, 可持续性, 人工智能, 气候变化
科大校长叶玉如出席2024「冬季达沃斯」:「我们不仅追求更长寿 ,亦应增添有生命力的岁月」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早前出席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与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代表会面,深入探讨全球重大议题。 叶教授在多场热烈的讨论中,就健康老龄化、气候变化对全球带来的挑战,以及大学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人工智能在研究与教育中的角色,分享其精辟见解。  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为「重建信任」,云集全球逾1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来自政商界的代表及社会贤达,当中包括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成员,藉以重建互信基础、促进全球合作,以及携手应对当前严峻而复杂的挑战,包括气候变迁、经济发展和人工智能等迫切议题。       作为香港高教界唯一获邀出席活动的大学校长,叶教授参与了多场重要的交流活动,当中包括关注人口变化,探索人类长寿之路的专题研讨会,与来自包括欧洲联盟委员会、宏利金融和美世等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交流。 她指出,随着年龄增长,维持大脑健康及生活品质,至为重要。  叶教授认为:「我们不仅追求更长寿,亦应增添有生命力的岁月。 在延龄增寿之余,更重要的是保持思维清晰、充满活力,并能为社会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科技的进步大大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然而,长者仍面临不少疾病风险。 例如有研究显示,全球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的人数至2050年或将超越一亿。 有见及此,叶教授提倡推动「全民脑健康」(brain health for all)。 她呼吁公营及私人机构投放更多资源于大脑研究,了解构成大脑老化背后复杂的机制,从而降低长者患神经退化疾病的风险。 作为一名高教界领袖,叶教授亦强调大学应鼓励终身学习,引入弹性和灵活的课程,协助有志工作的退休人士重返职场。  叶教授是全球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她在AD预测、诊断和治疗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广受国际认同。 其中,她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一个简单而可靠的血液检测方法,能及早筛查并识别AD患者,为应对这项全球重大健康挑战贡献良多。
新闻
工程学, 教与学, 校友, 环球社区参与,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STEM教育
专注体验式与服务学习的教育家
2020 年初第一波新冠疫情爆发时,胡锦添教授与他带领的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机械人竞赛团队学生果敢地决定继续他们的工作。他们谨守防疫限制和规定,把团队细分成几个小组,全天24小时轮流在实验室工作。当「全港大专生机械人大赛2020」(Robocon 2020)由6月延期至9月举行时,团队成员已早着先机,比其他在疫情高峰时暂停备战的队伍走前了整整五个月。最终科大机械人竞赛团队先於香港赛事摘下冠军,再在ABU Robocon Festival 2020中获亚太区亚军,又一次展现了他们坚毅不屈丶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
新闻
研究, 研究及科技, 发展, 数据科学, 生物学, 气候变化
科大科研实力受肯定 成立三个赛马会创科实验室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右六)、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丰盛耆年及长者服务)王兼扬先生(左五)、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左四)及其他科大高层管理人员与三位科大“杰出创科学人”教授:周晓方教授、解亭教授及苏慧教授(左三至五)一同为三个赛马会创科实验室揭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慷慨捐助港币三千万元,成立三个赛马会创科实验室,将分别由三位科大“杰出创科学人”教授领导,推展数据科学、再生生物学及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 科大今天举行实验室开幕典礼以感谢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支持。出席典礼的主礼嘉宾包括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和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丰盛耆年及长者服务)王兼扬先生。
新闻
科大与阿联酋携手共建合作与沟通的桥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欢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驻中国大使H.E. Hussain bin Ibrahim Al HAMMADI 及其代表团于1月22日到访校园。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迎接Al HAMMADI大使及其代表团的到访。随后,代表团与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及科大团队进行了会议,探讨双方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并促进阿联酋与科大之间更紧密的联系。 在科大专家张福民教授和张欣教授的带领下,代表团还参观了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和空气动力学和声学实验中心的开创性研究和尖端设施。 是次访问不仅展示了阿联酋和科大对知识和创新的共同承诺和愿景,同时也标志着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的国际交流迈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科大期待着与阿联酋的合作机遇,迎接合作的新篇章。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可持续性, 可持续智慧校园, 可持续发展, 论坛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作为香港高教界唯一校长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冬季达沃斯」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作为香港高教界唯一获邀出席今年「冬季达沃斯」的大学校长,将于一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就包括人口老化和气候变化等全球关注的议题,与全球领袖分享真知灼见。  2024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是「重建信任」,召集来自120个国家的2,800多位领导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等的多国政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等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摩根大通行政总裁杰米戴蒙和微软行政总裁萨提亚·纳德拉等商业领袖。 叶校长作为世界经济论坛旗下「环球大学领袖论坛」(Global University Leaders Forum - GULF)唯一来自香港的成员,将出席GULF 举办的两个会议,包括就环球大学如何合作推动碳中和(carbon-neutral) 与自然向好(Nature Positive)等可持续发展战略议题致开幕辞,以及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与全球顶尖大学校长交流。GULF由29所包括耶鲁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顶级大学的校长组成。  叶校长亦将为论坛周四一场晚宴担任其中一位主持人,和与会者探讨如何团结各界力量,利用科学知识,为气候变化等迫切挑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叶教授亦将以脑神经科学家的身份,参与一场专题研讨会,分享高教界如何加强在研究及教育层面的工作,为推动社会健康老龄化出谋献策。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举足轻重,每年一月在瑞士达沃斯举办。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政界、企业界、学术界和媒体界代表,包括七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聚首一堂,深入探讨全球面临的重大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本届讨论议题包括如何在分裂的世界中实现安全与合作、为新时代创造增长和就业、透过人工智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施可持续气候、自然和能源战略等。
新闻
科大与伦敦帝国学院建立战略研究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1月12日接待由伦敦帝国学院校长Hugh BRADY教授带领的代表团。此次访问延续了去年10月在伦敦的会议,更深入地探讨学术进展和研究创新方面的合作。 代表团先与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进行领导层会议,随后参观了科大的生物科学实验中心和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这些参观活动展示了科大在生物技术研究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尖端设备和前沿研究。 科大致力与世界知名学府建立伙伴关系,推进全球研究和学术合作。  
新闻
科大举办亚洲大学联盟青年论坛共建可持续未来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作为2023-2024年亚洲大学联盟的联盟执行主席单位,于2024年1月6日至12日举办了2024年亚洲大学联盟青年论坛。论坛为期一星期,以「共建美好未来:启发青年建构可持续未来生活环境」为主题,汇聚14所亚洲大学联盟高等院校的45位学生代表,共同探讨创造可持续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及所需采取的行动。   论坛活动设计多元全面,包括专家讲座、工作坊、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在科大教授、专家和青年创业家带领下,深入讨论全球环境挑战的议题,如气候变化、固体废物管理和碳中和等,目的是激励新一代的领袖采取行动,创建可持续的未来。除专题学术讲座外,参加者还参观了科大可持续发展项目,考察新界东南堆填区了解有关废物处理,并游览大澳了解本地独特的传统文化。最后各参加者需提交小组报告,分享他们对减少校园废物的可行性解决方案。报告建议不仅能于科大推行,也可于各参加者的院校实施,启发大家实践可持续生活的方式。   2024亚洲大学联盟青年论坛不局限于可持续性的议题,它还为来自亚洲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学生提供了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是一个培育跨文化共融和促进全球公民身份的平台。青年是未来的基石,活动有助为社会未来领袖建立联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跨领域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