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参与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及充分把握相关政策带来的机遇,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建议放宽大学校董会可委任副校长人数的上限,从而壮大管理团队,以开展一系列教育和研究的崭新举措。
《2023年香港科技大学(修订)条例草案》已于2023年5月31日提交立法会进行首读和二读,有待立法会议员进一步审议。 详情请参阅立法会参考资料摘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复旦大学今天(2025年9月15日)宣布,双方将进一步拓展策略伙伴关系,双方将进一步拓展策略伙伴关系,以促进全球新工程学科的学术交流,并携手建设一所创新中心。双方在科大清水湾校园举行的首届“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上正式公布相关深化合作的安排。
论坛汇聚来自全球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位顶尖科学家和青年学者,他们就化学及智能材料等题目作分享及交流。活动亮点之一是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与科大工学院共同签署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
备忘录由科大工学院院长罗康锦教授与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兼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赵东元教授代表双方签署,并由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教授作见证。
备忘录合作重点: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率领的高层代表团,近日完成在瑞典的策略性访问,与当地顶尖的学术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更深入的合作关系。 此行强化了香港作为瑞典与中国之间科技合作重要桥梁的角色,重点推进生命科学、健康科技、老龄化研究、能源、机器人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创新。
是次交流乃建基于瑞典与中国之间悠久而稳固的合作关系。数十年来,两国在外交、工业及科学合作上建立了厚实的根基。作为全球创新领导者,瑞典汇聚世界级科研与产业应用的生态系统,与科大推动前沿研究、联系全球创新网络的使命不谋而合。凭借香港的战略地位,科大扮演关键纽带,深度融合瑞典的创新体系与中国的市场及科研资源,促进具影响力的中瑞合作。
投资推广署(投资署)今日(九月十二日)宣布,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由施耐德电气、威立雅、布依格—宝嘉 、一众集思和圣戈班等法国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一项开创性的楼宇减碳试点项目, 为香港实现二○五○年碳中和目标迈进关键一步,此亦与法国的愿景相符。
是次合作备忘录源自二○二四年四月由「法国团队」发表的绿皮书 ,当中探讨了加速香港于二○五○年前达至碳中和的合作机遇。其后团队进一步制定一个净零碳建筑试点项目提案,并向行政长官李家超提交了建议方案。
该试点项目是绿皮书的一项具体成果,旨在发掘支持香港减碳进程的合作机会。项目将致力提升科大一幢现有建筑物的能源效益,藉此展示公私营协作如何有效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项目亦会引入创新的融资模式及先进的改造技术,为将来广泛应用于类似项目奠下基础 。
项目特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