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参与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及充分把握相关政策带来的机遇,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建议放宽大学校董会可委任副校长人数的上限,从而壮大管理团队,以开展一系列教育和研究的崭新举措。
《2023年香港科技大学(修订)条例草案》已于2023年5月31日提交立法会进行首读和二读,有待立法会议员进一步审议。 详情请参阅立法会参考资料摘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研究团队研发出一项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技术,只需利用极少量X光影像,即可精准建构立体三维(3D)骨骼与器官影像模型,与原先需进行电脑扫描(CT 扫描)的程序相比, 有助病人减少接收99%辐射量。 新技术不但能加强保障病人安全,更可大幅减省医疗成本及轮候CT 扫描的时间,其应用层面涵盖术前规划、手术实时成像及定制植入物等领域。科大团队现正与不同行业伙伴,包括医疗3D打印厂商科能三维技术(医疗)有限公司(科能三维)合作,计划将此技术推展至公营医院。
CT扫描是常见的医学影像工具,用于医疗诊断、指导手术程序和制作3D骨科与解剖模型以处理畸形、骨折及肿瘤等复杂病况。然而,CT扫描会令患者暴露于高剂量辐射,尤其不利于儿童、孕妇及需要频繁接受检查的长者。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研究团队突破显示技术瓶颈,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光亮、最节能的量子棒发光二极体(QRLED)。这款新世代QRLED,在色域三角形顶端的深绿区域展现出高亮度绿光,呈现前所未有的色彩精准度及色域范围,更比以往型号的亮度提升3倍及更长寿命,能为智能手机、电视及扩增实境设备(AR/VR)带来更节能及栩栩如生的视觉体验。
发光二极体(LED)在过去数十年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随着量子材料技术日新月异,量子点发光二极体(QLED)与量子棒发光二极体(QRLED)亦急速发展。与传统LED相比,它们发射频宽较窄,能释放出更高纯度色彩,而其中QRLED具有较高的光取出效率。然而,QRLED发展仍存在诸多限制,例如是在绿色发光效能不及QLED,这是受制于电荷注入效率低,以及界面处电子泄漏,再加上在纳米晶体上有厚实的绝缘壳层与长链有机配体(附着在纳米棒表面的分子)等结构性障碍,阻碍电荷传输及稳定性。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年共有三名学生运动员,将代表香港特区出征德国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大运),其中两位是乒乓球港队女将﹕工商管理学院的吴咏琳同学和江芷林同学,而理学院的陈建锋同学则将出战跆拳道项目,矢志为港争光。
工商管理学院四年级学生吴咏琳(Pedrey NG Wing-Lam)是香港乒乓球队主力队员,现世界女双排名第11位。这位实力派女将去年12月在成都举行的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中勇夺铜牌。这次世大运,她将参加女子单打、双打、混双及团体赛四个项目,力争佳绩。
同样来自商学院的一年级新生江芷林(Gilliam KONG Tsz-Lam)是香港乒乓球坛的「明日之星」。她在2025年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总决赛中与搭档挺进女双16强,展现实力。今年她将首次亮相世大运舞台,出战女子单打、双打及团体赛三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