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參與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及充分把握相關政策帶來的機遇,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建議放寬大學校董會可委任副校長人數的上限,從而壯大管理團隊,以開展一系列教育和研究的嶄新舉措。
《2023年香港科技大學(修訂)條例草案》已於2023年5月31日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和二讀,有待立法會議員進一步審議。詳情請參閱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復旦大學今天(2025年9月15日)宣布,雙方將進一步拓展策略夥伴關係,雙方將進一步拓展策略夥伴關係,以促進全球新工程學科的學術交流,並攜手建設一所創新中心。雙方在科大清水灣校園舉行的首屆「相輝創新前沿國際論壇」上正式公佈相關深化合作的安排。
論壇匯聚來自全球近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二百多位頂尖科學家和青年學者,他們就化學及智能材料等題目作分享及交流。活動亮點之一是復旦大學相輝研究院、智能材料與未來能源創新學院,與科大工學院共同簽署學術交流與人才培養合作備忘錄。
備忘錄由科大工學院院長羅康錦教授與復旦大學相輝研究院院長兼智能材料與未來能源創新學院院長趙東元教授代表雙方簽署,並由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及復旦大學副校長汪源源教授作見證。
備忘錄合作重點:
投資推廣署(投資署)今日(九月十二日)宣布,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由施耐德電氣、威立雅、布依格—寶嘉 、一眾集思和聖戈班等法國企業組成的企業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一項開創性的樓宇減碳試點項目, 為香港實現二○五○年碳中和目標邁進關鍵一步,此亦與法國的願景相符。
是次合作備忘錄源自二○二四年四月由「法國團隊」發表的綠皮書 ,當中探討了加速香港於二○五○年前達至碳中和的合作機遇。其後團隊進一步制定一個淨零碳建築試點項目提案,並向行政長官李家超提交了建議方案。
該試點項目是綠皮書的一項具體成果,旨在發掘支持香港減碳進程的合作機會。項目將致力提升科大一幢現有建築物的能源效益,藉此展示公私營協作如何有效推動可持續城市發展。項目亦會引入創新的融資模式及先進的改造技術,為將來廣泛應用於類似項目奠下基礎 。
項目特點包括: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甘劍平教授(海洋科學系)和楊燦教授(數學系)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AI驅動的工具,名為STIMP,用於診斷沿岸海洋生產力和生態系統健康。STIMP引入了一種新範式,能夠對缺失數據進行插補,從而在大時空尺度上預測葉綠素a(Chl-a)濃度。在對四個全球代表性沿海區域的測試中,STIMP的表現顯著優於現有的地球科學工具,將插補的平均絕對誤差(MAE)降低最高達81.39%,預測的平均絕對誤差降低了58.99%。準確的葉綠素-a預測有助於及早檢測有害藻華,保護生態系統,並為制訂海洋政策提供具數據基礎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