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1

新闻
科大与浸大研究团队联手破译深海帽贝群体连通性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香港浸会大学(浸大)的研究人员联手首次破译一种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热液区与冷泉区的深海帽贝的迁徙历史、遗传结构,以及群体连通性。这项研究增进了我们对深海生物在生境、地形,与洋流交互作用下的历史种群分化与当代基因流的认识。研究结果可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及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深海热液喷口与冷泉渗漏区的相继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的认知。与主要由光合作用驱动的陆地及浅海生态系统不同,广泛分布于地壳运动活跃区的深海热液与大陆边缘的深海冷泉生态系统主要由化能合成作用驱动,形成了宛若深海“荒漠”里的“生命绿洲”。然而,随着海洋科考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发现这些“生命绿洲”通常相距数百公里,而一些物种在深海热液区与冷泉区均有分布。这些发现不禁引人深思:这些深海生物如何实现基因交流?不同生物群落之间是否存在遗传分化?
为了深入探讨这些科学问题,科大海洋科学系讲座教授暨系主任钱培元与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率领本港团队,并连同中国海洋大学及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海洋生物学家,运用群体遗传学分析与物理洋流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一种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热液区与冷泉区的深海帽贝的迁徙历史、遗传结构,以及群体连通性。
通过群体遗传学分析,研究团队首次揭示该深海帽贝在西北太平洋分为四个亚群,包括一个热液亚群与三个冷泉亚群。种群历史分析推衍出这四个亚群形成的历史过程:该种深海帽贝最初分化为两个冷泉亚群; 其中,较浅水的冷泉亚群栖息于黑岛海丘冷泉区。少数该亚群的帽贝幼体伴随黑潮的历史性迁移侵入冲绳海槽,逐渐适应冲绳热液区的本地环境,并形成热液亚群;较深水的冷泉亚群分布于南海蛟龙海脊冷泉区与相模湾冷泉区,并逐步分化为两个较深水亚群。该遗传分化可能与吕宋海峡的地理阻隔及南海蛟龙冷泉区近两千年来的甲烷通量下降有关。

新闻
科大与香港交易所联手开展首个可持续发展金融课程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公布与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携手合作,首次推出可持续发展金融课程,为目前投资与基金管理业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培育新一代人才,并协助香港发展为全球绿色金融枢纽出力。是次为香港交易所首度与亚洲学府就此重要领域合作,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相关课程。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亚洲享有特殊地位,融资网络及工具发展成熟,可为推动亚洲地区的绿色金融项目发挥重要角色。课程由科大商学院与香港交易所共同筹划,让有志在这新兴领域发展的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为香港发展成绿色金融中心填补人才缺口。
该课程名为「可持续发展与商业实务」,将率先于2022年春季学期成为科大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选修科。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金融和负责任投资的框架,探讨不同资产类别的环境、社会与管治(ESG)投资方案、相关产品和策略方向,以及监管措施。凭借科大经验丰富的教师和香港交易所专家的指导,学生将能够了解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金融的不同挑战和机遇。
科大商学院副院长兼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主任陈泰元教授称:「我们的商学教育不单旨为经济作出贡献,更希望回应不断转变和迫切的社会和环境需求。我们很高兴与港交所紧密合作,为毕业生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并为可持续发展金融以至整个社会缔造更美好的未来。」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兼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金融主管许淑娴女士表示:「香港位处亚洲金融市场中心,香港交易所致力促进香港稳健及可持续的金融生态圈的长远发展。香港要成为亚洲可持续发展金融枢纽,争取领导地位,我们深信培育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很高兴与香港科大商学院共同筹划这门工商管理硕士选修课程,携手为可持续发展金融市场培育本地人才 。我们期待与新一代领袖分享在多个资本市场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共创净零排放的未来。」
该课程体现科大商学院和香港交易所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教育,以及为香港以至境外推动可持续发展金融的承诺。
新课程涵盖的主题包括:
新闻
个人化实时空气污染风险信息系统(PRAISE-HK)
科大环境研究所(科大-IENV)今天推出「PRAISE-HK-EXP」—全新流动应用程序,协助用户分析个人空气污染暴露预算,由户外、室内,到不同微环境(包括不同交通工具),让使用者在不同的微环境,也能好好管理空气污染的暴露情况。得到汇丰150 周年慈善计划的支持,PRAISE-HK项目以三个阶段为目标推出不同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序:
(1) 第一阶段—2019年6月21日推出了「PRAISE-HK 应用程序」,提供了非常高准确度及"户外"空气质素地图,能分辨出街道之间仔细至2-20米的空气质素变化
(2) 第二阶段—今日(2021年11月24日)推出的「PRAISE-HK-EXP应用程序」提供全日累积的空气污染暴露风险预算(包括户外街道、室内建筑物内或不同交通方式)的详细数据。有助用户了解在空气污染来袭的时可以做些什么来减少健康风险
(3) 第三阶段—将是一个健康警报应用程序,根据对空气污染敏感的用户所提供的症状报告记录,提供特定的警报讯息
完成互动应用程序及系统,根据个人对空气污染的反应提供健康预测警报
今天发布的PRAISE-HK-EXP 应用程序是整个项目的重点,展示了PRAISE-HK项目的重要技术核心。2019年推出的一阶段App为为使用者提供仔细及准确的「室外」空气质素信息(包括实时及48小时预测),整个项目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然而,一阶段App的信息未足以为用户提供「室内」及在交通工具内的相关信息,亦未能就如何减少个人空气污染暴露风险提供具体建议。
今天发布的第二阶段应用程序(PRAISE-HK-EXP)是一款空气污染暴露风险追踪器。在用户的授权下,应用程序会从早到晚,追踪和分析我们在不同处所(包括室内和室外)所接触的空气污染量变化。应用程序会向用户显示他们在何时、何地,以及在什么活动之中接触最多的空气污染物,并就如何降低空气污染暴露风险提供建议。
新闻
科大获越秀集团捐赠港币一亿元支持大学教研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继过去两年获越秀集团(越秀)捐赠港币共一亿八千万元后,再获越秀慷慨捐赠港币一亿元,支持大学在教学、研究及培育人才方面的投入。另外,科大今天与越秀签署框架协议,提升双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技术转移上的合作。
捐赠仪式暨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今天分别在香港和广州在线举行。主礼嘉宾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叶莉苹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李美嫦女士、广州市委常委及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先生、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谷忠鹏先生、广州市国资委副主任崔彦伦先生、越秀董事长张招兴先生、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港科大(广州)(筹))校长倪明选教授及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亦透过短片致辞。
今次是越秀连续第三年捐助科大,双方更首次签署框架协议深化合作关系。根据协议,科大与越秀将探讨在交通基建、金融科技及人口老化等范畴建立研究平台,以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大学与产业的合作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此外,双方亦将加强培育两地人才,科大学生除每年有机会到越秀及其附属公司实习,大学亦将利用越秀的捐款开展创新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项目,以及推动跨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