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闻
学生发展, 社区, 国际
科大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展开合作计划 促进人道救援工作 透过体验式学习提升同学的国际视野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宣布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开展合作计划,范围涵盖研究工作与一系列活动,包括工作坊及为科大生预留实习机会等,合作旨在促进国际人道工作,并让学生透过体验式学习提升国际视野。 科大师生将透过今次合作,与ICRC专为促进与包括科大等机构开展研究工作而成立的新部门,就人道工作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统计研究。此外,科大同学亦获预留一个实习生名额。作为一个三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道救援组织,ICRC的实习名额一向为全球竞争目标,而今次也是ICRC首次预留实习生名额予本港院校的学生。 被选中的学生必须善于沟通、积极主动及对人道工作有兴趣和热诚,他/她将到ICRC位于日内瓦的总部工作一年,协助处理外交事务,接待包括国家领事代表和国际集团管理层等组织捐款者与合作伙伴。 为了让科大同学感受ICRC前线员工每天面对的挑战,ICRC亦于二月在科大举办「模拟工作坊」,安排了一整天的小组讨论、汇报及角色扮演。这个工作坊亦是ICRC于亚洲首次举行。 科大学生事务处副处长(辅学课程)兼科大侍学行项目主任汪含芳女士认为,今次的安排为学生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她表示﹕「我们十分荣幸可以与这个独特的国际人道救援组织展开合作,是次计划不只对科大学生有利,同时也为科大教职员及校友提供一个平台,提高他们对全球议题的参与。」 今次合作为「科大侍学行」的最新项目。「科大侍学行」乃科大一个小区参与计划,透过跟广大小区持续合作及举办各种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及公民意识,并促进教职员对推行公民教育的投入。 ICRC政府事务及捐款者关系区域市场主管叶维昌先生表示﹕「通过这个实习计划,亚洲的学生得以从一个国际人道救援组织获得直接及充实的经验,我希望未来将有更多来自亚洲的年轻专业人士加入ICRC。」 经过多轮面试,环球商业管理及营运管理学四年级学生黄子容最终脱颖而出,将于今年六月中开始有关实习。
新闻
科学, 生物学
推动香港未来科学家
世界竞争日益激烈,要争取优势并保持竞争力,高度创作力的头脑、批判性思考及分析能力缺一不可。为了鼓励香港小科学家超越课本知识,并透过学生的解难能力展现自己对生物学的知识,科大举办以本地中四及中五学生为对象的生物学比赛:香港中学生物奥林匹克(HJKJSBO)。 委员会由科大周敬流教授及一群热心的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组成,活动旨在让香港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及逻辑力,推论出合理的科学结论。周教授解释:「HKJSBO按照国际生物奥林匹克模式进行,我们深信比赛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互动的学习平台。」委员会亦希望比赛中独特而具挑战性的难题,能够刺激及启发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并以此作为未来专业。 比赛始于去年11月,吸引近500名来自60间中学的学生参加;经过两轮赛程及一系列工作坊,最后胜出的4位参赛者除了获得奖杯及书劵,更将会在暑假跟随教授进行生物研究。透过参与这项生物奥林匹克,所有的学生都赢得难忘的体验! 请按此浏览更多关于香港中学生物奥林匹克的详情。
新闻
大学公告, 研究生, 研究
New Master Program in Public Policy is launched and Report on I&T Development of Greater Bay Area is published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is pushing forward its public polic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s th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IPP) published today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T)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and the University’s Division of Public Policy (PPOL) under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 Office(IPO) is set to launch the city’s first two-year full-time taught postgraduate public policy program specialized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新闻
国际, 科技
科大举办首个智慧城市论坛 云集世界、国内和香港专家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极智慧城市中心今天(星期五)首次举办智慧城市论坛,云集本地、国内和国际专家集思广益。 极智慧城市中心的「极」字,来自英文的GREAT字,而GREAT字也是五个字母的缩写;它们代表环保 (Green),有复原力 (Resilient),授权 (Empowering),有适应力 (Adaptable),和有转化力 (Transformative)。 开幕礼由科大署理校长史维教授、科大工学院院长郑光廷教授、前环境局副局长兼科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首席发展顾问陆恭蕙教授主持。科大极智慧城市中心主任罗康锦教授则介绍中心的工作大计。 罗康锦教授强调:「没有一个机构可以独力发展智慧城市,因此必须成立一个横跨学术界、业界和政府的平台,以创立一个跨学科、跨界别的平台。这正是中心的目标。」 陆恭蕙教授说:「科大有很多卓越的研究课题已经成为国家重点项目,包括斜坡管理、水利管理和空气质量控制。我们可以在项目管理和政策厘订方面,对内地和世界各国作出贡献。同时,科大商学院的学者们也可以在融资整合方面提供专业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荣誉主席郭仁忠教授建议使用「虚拟地理环境」,作为建构大数据平台的基础。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兼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执行院长方东平教授强调:智慧城市应该有高度适应能力,以面对天然及人为的灾难。他认为智慧城市应该设置物质、社会及网上架构的系统,并建议开发一个城市仿真器,融合各学科的知识技术,为加强城市适应能力进行建模、分析和视像化工作。 此外,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的专家及香港政府的代表,亦分享了各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计划。这论坛对香港发展成为智慧城市的进程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充实的数据。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www.ust.hk)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科学、工程、商业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臻达世界一流水平。科大校园国际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学科研究,培育具国际视野、创业精神及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
新闻
大学盛事, 社区, 健康
Come and Grab Free Fruits!
Time files, here come the final exams of year 2017/18. Daily selected fresh fruits will be distributed in IPO Learning Commons A (RM4380, Lift 17/18) for all IPO students to provide them with sweet energy.
新闻
创新, 学生发展, 设计思考
What is Good Design - A Practicum Course Generating Innovative Ideas
It's no doubt that innovation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future.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hands-on experience in generating innovative ideas and design to solve real life problems, IPO brings in a new course "What is Design and How to Design".
新闻
社会科学, 教育, 研究, 研究生
科大开办新公共政策硕士课程及 公布大湾区创科政策发展报告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致力推动公共政策研究及教育,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今日发表首份有关大湾区创新科技整合发展的报告,并将开办全港首个专攻科技创新与环境政策的两年全日制修课式研究生课程。 由中国工程院、香港工程科学院及科大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除列举香港若不加快步伐发展创新科技将面临的风险,亦就此向政府提出实质建议。研究报告提及,香港政府「无为而治」的管治模式已不合时宜,政府必须牵头,透过政策带动研究、开发投资与培训,以促进小型企业的创新科技发展,亦列出香港及大湾区城市应加强合作的策略发展领域。 在教学方面,科大将于2018年9月起,开办一个为期两年、崭新的全日制公共政策硕士课程(MPP),一方面透过包括数据分析等学科,巩固学员于政策分析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透过于政府机关、非牟利组织及私人机构等实习机会,培育学员领导与决策技巧。课程亦包含一个为期一年的专题项目(capstone project),让学员以团队合作形式,解决公营机构及私人企业所面对的挑战与难题。随着大湾区以及落马洲港深创新科技园等计划先后落实,未来将需要大量与科学、技术、创新,以及环境政策等范畴相关的人才,MPP正是全港首个提供这些专修范畴的两年全日制研究生课程。 课程要求同学修读共48个学分,当中一半为公共政策核心课程,另一半为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涵盖大学五个学院不同范畴,有助拓阔学生视野。学部将于5月21日在科大商学院中环中心举办课程简介会。 负责开办课程的科大公共政策学部署理主任吴逊教授表示:「虽然科技的进步大大拓宽了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及老龄化等全球挑战的政策思路,这些创新方法亦同时为政府、非牟利组织以及私人机构带来一系列有关道德、体制及法律方面等复杂议题。因此,要进一步开启科技于改善生活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力,公共政策将越趋重要。」
新闻
科学, 研究, 健康, 环境
香港科技大学与捷和实业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 致力研究创新环境健康技术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捷和实业有限公司(捷和)今天正式成立香港科技大学 ─ 捷和实业有限公司创新环境健康技术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在未来五年将获得捷和捐赠资金,致力研发尖端的环境健康技术,以改善环境质素,并促进个人及小区的健康和生活水平。 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旨在为创新环境健康技术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将概念性的想法和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成实体产品,解决小区急切的需要,并创建巨大的社会及商业价值。联合实验室不但在研究方面追求卓越,同时积极参与科技转化、产品概念化、扩大规模及生产、质量保证及用户体验等范畴。联合实验室亦为科大的研究生及本科生提供难能可贵的实习机会,包括实验室研究、产品开发及新产品实地测试,以拓展他们的就业前景和创业技能。 开幕典礼于香港科技大学钟士元校董会议事厅举行,出席嘉宾包括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钟伟强博士, JP、科大署理校长史维教授、科大副校长(研发及研究生教育)叶玉如教授、科大工学院副院长(研究及研究生教务)杨经伦教授、捷和实业行政总裁郑兆权先生、捷和实业总法律顾问陈郑兆龄女士及捷和实业董事郑兆能先生。在开幕典礼中,叶玉如教授和郑兆权先生签署了联合实验室之合作协议,随后更举行了牌匾揭幕仪式。 史维教授衷心感谢郑兆权先生,他说:「郑先生是科大多年来的朋友,一向热心支持香港的教育事业,培育年轻人。联合实验室标志着双方合作推动研究和创新的一大进展;它将融合捷和的丰厚业界经验及科大的研究专长,研发更多提升个人和环境健康的革命性产品,进一步扩展双方在世界的影响力。」 郑兆权先生表示:「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跟科大合作,但我们对是次的合作成果尤其感到自豪。感谢杨教授,他的创新发明让捷和实业制造出家喻户晓的产品,同时亦扭转了人们不期望香港拥有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科技研究的偏见。」 香港科技大学 ─ 捷和实业有限公司创新环境健康技术联合实验室将由杨经伦教授(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关继祖教授(健康、安全及环境处;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及韩伟博士(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领导。联合实验室的短期目标是在未来两年间,将三项科大的技术(高强度窄波段光消毒、异味控制水凝胶及抗菌胶体)转化成可行的商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