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科大首用網上平台培訓朋輩大使 加強支援學生心理健康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學生輔導中心上星期三(12月20日)正式展開新一輪的「友伴同行 - 科大朋輩支援訓練計劃」。
新聞
教與學
哈羅香港國際學校榮獲2023年恒隆數學獎金獎殊榮
由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 與恒隆地產有限公司 (「恒隆地產」)合辦的2023年恒隆數學獎,最近公布得奬名單。來自哈羅香港國際學校的張嘉軒和蘇勇溢脫穎而出,憑藉題為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Semigroup Generated by the RL Fractional Integral的研究報告贏得金獎,而來自聖公會曾肇添中學的莫晉曦和黃禧及港大同學會書院的譚晞桐分別獲得銀獎及銅獎。獲獎同學在解決複雜數學問題方面充份展現卓越的解難能力及原創性。 頒獎典禮於週二晚(十二月十九日)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以視頻形式致開幕辭;是次典禮亦為恒隆數學獎20周年連串誌慶活動揭開序幕。歷屆恒隆數學獎得獎者在研究方法、研究報告和學術方面均展現出最高的學術水平,彰顯恒隆數學獎對推動香港STEAM教育發展的傑出貢獻。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表示︰「在過去20年以來,恒隆數學獎一直是最具影響力的香港中學生數學比賽之一。該獎項對於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並鼓勵學生擁抱數學和科學的美麗與力量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向所有獲獎者表示最熱烈的祝賀,你們在知識探究的道路上展現了無比創意、堅毅意志與靈活思維。你們的才能不僅將成就個人成長,更應造福人類,推動世界進步。」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科大很榮幸自2021年起與恒隆地產合辦恒隆數學獎。我們攜手培育出一群優秀的人才,並為他們提供嚴謹的數學培訓。我們的目標是培養下一代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成為富遠見及創造力的領袖。我們正致力實現一個共同願景,將香港發展為全球創新科技的樞紐。」 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先生在頒獎典禮上表示:「恒隆數學獎體現了我們對社區投資不變的承諾,鼓勵香港青少年追求卓越,推動創新的數學教育。正值恒隆數學奬成立20周年,我們對學生、學校和學界的鼎力支持深感鼓舞,也對推動數學教育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加堅定。我們攜手共同激發無數年輕人追尋理想的熱情、釋放他們對數學、科學和技術等方面的潛能。恒隆數學獎猶如一座啟發人心的燈塔,孕育出熱愛這幾門學科的新一代,並推動他們持續創新。」
新聞
科大與法國基金會主席共商慈善力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迎接法國基金會領導層到訪,包括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Axelle DAVEZAC女士,市場及發展總監Frédéric THERET先生,以及法國基金會亞洲區總監Julien-Loïc GARIN先生。法國基金會是法國最大的慈善組織,致力培育私人慈善事業和基金會。基金會凝聚捐助人、創始人和志願者,每年支持高達8千個慈善項目。 繼科大十月到訪巴黎法國基金會總部,是次訪問有助加強法國基金會與科大聯繫。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和法國-香港科技大學創新科技中樞園主任楊經倫教授與代表團會面,雙方同意攜手推動共同願景,商討策略性計劃,促進學生交流和開展針對全球挑戰的研究項目。Davezac女士還與科大師生進行深入對話。對話由科大的法國籍教授Veronique LAFON-VINAIS主持,Davezac女士深入介紹了法國基金會的慈善工作和所營造的慈善生態系統。 科大將與法國基金會緊密合作,共同开展有意義的合作項目,促進更平衡、可持續和包容的世界。
新聞
科大、城大、中大與理大合辦「香港夥伴週」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香港城市大學(城大)、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及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歡迎來自38所海外大學夥伴的代表訪港交流,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並加強與海外大學的聯繫。 四所大學的管理層和教職員與來自,全球包括澳洲、奧地利、加拿大、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瑞典、荷蘭、英國和美國的大學夥伴會面,介紹香港作為國際交流生目的地的吸引力、香港的優勢和機遇,以及大學的世界級研究及學生設施。 「香港夥伴週」計劃於12月5至8日舉行,邀得在各行業具領導地位的講者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滙豐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先生率先分享香港作為大灣區一部分的發展和定位,以及香港為國際學生帶來的機遇。其後,M+博物館主席陳智思先生分享香港在藝術和文化方面的發展和機遇,而香港美國商會總裁翁以登博士則就香港的營商環境和機遇分享其真知灼見。 各海外大學代表除了參觀大學設施,包括科大的空氣動力學和聲學實驗中心及機器人研究所、中大的文物館及中醫學院、城大的牛奶店和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理大包玉剛圖書館,以及各大學的學生宿舍外,還參觀了香港科學園,聽取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和其團隊分享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以及為國際生提供的機遇。此外,代表團還到中環、大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西九文化區參觀,了解香港的歷史和文化遺產保育,以及藝術和文化發展。 代表團認為是次訪港交流收穫豐富,並深受啟發。來自荷蘭的大學代表表示:「很高興能重返香港,是自疫情以來的第一次。我非常榮幸獲邀參加『香港夥伴週』,感謝主辦單位精心安排到訪四所頂尖大學作交流。」來自英國的大學代表說:「透過活動,我能掌握全面的資訊,更有效地向我們的學生宣傳香港,我衷心希望這能促成良好的雙向學生交流。」 香港的大學一直擁有龐大及全面的學生交流計劃網絡,為香港學生提供海外學習機會。同時,大學亦透過吸引國際交流生來港學習,大大促進校園國際化。通過與海外大學夥伴建立緊密聯繫,香港的大學將繼續致力吸引國際交流生來港學習,加強本地及國際生交流,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參與的大學合作夥伴名單如下: 澳洲:
新聞
研究, 研究及科技, 生命科學, 海洋科學
科大研究團隊揭示藍藻病毒高分辨結構 助力氣候變化精準預測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揭示了一種鮮爲人知的藍藻病毒的高分辨率結構。這項研究有助增加對病毒侵染機制的理解,爲更加準確預測氣候變化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新聞
科大歡迎多倫多大學和新南威爾斯大學的訪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12月12日迎來了來自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和來自澳洲的新南威爾斯大學兩所合作夥伴機構的訪問。 由多倫多大學國際合作副校長黃一莊教授和國際合作協理副校長Alex MIHAILIDIS教授領導的代表團與科大的教授們包括協理副校長(研究) 陳子亭教授、理學院院長王殷厚教授和副校長(研究及發展)特別顧問施毅明教授進行交流。討論重點關注提升學生交換、教師交流和在關鍵策略領域如醫療保健和可持續性的聯合研究項目。 而新南威爾斯大學全球事務部的Vinayak DIXIT 教授於到訪期間與科大知識轉移辦公室協理副校長(研究及發展) 金信哲博士,智能系統及項目開發主管梁俊偉博士和全球及大中華事務主任李琬雯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討論。對話圍繞著科大在技術轉移方面的深遠戰略以及如何透過創新和企業推動社會影響力進行了深入交流。 科大一直積極與海外大學交流,拓展全球夥伴關係,促進更多學術和研究合作。
新聞
裘槎基金會頒發獎項予四位傑出科研學者
裘槎基金會上週五(12月8日)舉行裘槎基金會成立紀念日晚宴暨頒獎典禮,向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及香港大學(港大) 的四位優秀學者頒發2023年「裘槎麥德華前瞻科研大獎」,以表揚他們的卓越科研成就。 頒獎典禮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主禮。   得獎名單如下﹕ 傅凱駿博士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夏利萊博士物理學助理教授 王瀾博士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 冷凱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李燦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電機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   「裘槎麥德華前瞻科研大獎2023」得獎學者簡介: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夏利萊博士物理學助理教授傅凱駿博士 傅凱駿博士是一位凝聚態理論物理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量子多體作用所衍生的集體現象。他的研究興趣廣泛,量子材料中對稱性、拓撲學和局部性之間有趣的相互作用;強關聯電子的磁性和超導性;基礎能帶理論;拓撲材料發現;二維和摩爾紋材料,以及量子動力學與量子資訊理論之間的關係。他現時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為如何描述高度糾纏的量子多體態及其對於量子材料的物理特性的影響。 (按此參閱傅博士的簡歷)
新聞
人工智能, 研究及科技
科大與清華大學合辦人工智能國際論壇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清華大學今日首度攜手舉辦「2023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為期兩天的論壇匯聚逾50位世界知名人工智能(AI)專家、學者、業界翹楚、政府及國際組織代表,探討生成式AI等前沿技術所帶來的機遇及挑戰,期望共同構建一個完善的AI 全球治理框架。  近年生成式AI快速發展,開創了AI研發的新時代,不過在應用方面出現了不少安全上的考慮,歐美各國亦陸續提出制定監管生成式AI的法規。作為AI治理領域中一場重要的國際會議,今次論壇不但得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的支持,亦吸引了來自內地、歐盟、新加坡、巴西、南非及馬來西亞等相關政府部門的代表、多位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以及來自英、美、法、德等國家的AI業界頂級專家和知名科創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參與。各人就如何應對AI在引領變革時所帶來的挑戰,作出精彩的演說和討論。 論壇主禮嘉賓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女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方建明先生、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宏偉教授、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教授、馬來西亞科學技術創新部副秘書長YBhg. Datuk Ts. Dr. Mohd Nor Azman Hassan博士,以及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王偉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