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五湖四海學子重聚清水灣校園 香港科大辦嘉年華迎新學年
新聞
學生發展, 學生發展及聯繫
五湖四海學子重聚清水灣校園 香港科大辦嘉年華迎新學年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九月一日)舉辦開學嘉年華「Fire Up Your Year」,校長葉玉如教授聯同一眾管理層、教職員和校友,與學生一同獻唱校歌,又大玩互動問答遊戲兼送上豐富禮品,與新生及從各地回來上課的莘莘學子,喜迎新學年。其中,校董會成員兼大學評議會主席曾建中先生更在科大校友攤位前,向同學派發雪糕,在新學年伊始添上一絲甜意。 科大上周五亦為本學年秋季學期迎來了破紀錄的逾550名國際交換生,舉辦了一系列迎新活動和校園導覽,加深他們對科大的認識。這些國際交換生當中,有超過六成同學來自歐洲,其餘分別來自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國家或地區。 葉玉如校長於開學日致辭中,熱烈歡迎新一屆加入的同學,並勉勵所有學生、教職員和校友繼續秉持科大「凡事皆可為」的核心價值,勇於探索。她說:「新學年充滿著無限可能,我鼓勵大家抱持好奇心與實幹精神,專注學習之餘,亦走訪校園的不同角落,發掘自己的興趣,體驗非凡的機遇,勇於智闖,並結識能相隨一生的良師摯友。」 葉校長又指,同學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挑戰,鼓勵大家把每個障礙視為讓自己成長的機會。她感謝眾多校友專程返回母校,在開學日為新生打氣;她更勉勵同學按自己的步伐成長,科大社群將成為他們堅實的後盾。 主辦開學嘉年華的環球事務及傳訊處和學務長辦公室亦邀請了一眾科大同學,呈獻無伴奏合唱及跳舞表演,並於校園設置攤位,與眾同樂。  
香港科大暑期訓練營鼓勵多元跨學科探索 匯聚全球逾13地區頂尖高中生拓展視野
新聞
國際, 學生發展
香港科大暑期訓練營鼓勵多元跨學科探索 匯聚全球逾13地區頂尖高中生拓展視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舉辦的 Polymath 主題暑期訓練營圓滿落幕,吸引來自13個國家及地區逾150名中學生參與。參與的學生不僅參加了由科大教授主持的課堂講座、研究展示與實驗室參觀,更透過「專題項目研習」(Capstone Project),為科大合作夥伴包括海洋公園公司、香港數碼港及宏碁電腦(Acer)提出的現實挑戰設計創新解決方案。此訓練營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術能力,還激發了他們跨學科的創新思維。
科大匯聚全球人才 國際本科生申請激增四成
新聞
學生發展
科大匯聚全球人才 國際本科生申請激增四成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 至今接獲近兩萬份就2025/26學年的非本地本科生入學申請,競逐約800個學額,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國際生的申請增幅尤其顯著,按年增加約四成。申請人來自超過85個國家及地區,包括德國、法國、哈薩克斯坦、蒙古、阿聯酋、菲律賓、越南、泰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等。 本年收到的破紀錄入學申請,為科大本科生總人數(包括本地和非本地生)的兩倍,預計將能提升科大2025-26學年度非本地本科新生人數至政府所設的上限,滿足香港特區政府於2023年10月宣布的政策,即把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收生限額提升一倍至40%。 構建全球人才樞紐 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處長劉夢琳教授表示:「多元化是科大發展的基石。科大在本港的國際教育領域獨佔鰲頭,在非本地本科生中,近半來自中國內地以外地區,國際本科生比例之高冠絕本地大學。隨著來自逾85個國家及地區的入學申請,我們致力全面建設一個多元文化校園,培養在全球互聯互通的世界中脫穎而出的領袖。展望未來,科大將持續拓展在重點市場的招生工作,致力令香港成為全球頂尖人才的首選留學地點。」 兩項全新舉措 拓展全球網絡 為響應政府的「留學香港」推廣措施,科大加強在包括印度、印尼和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國家的招生力度,近期更推出了兩項全新舉措: 1. 創睿學子項目(I.ELITE):招募本地及海外參與學校中排名前20%的優秀高中生。自去年底推出以來,「I.ELITE」項目已吸引來自11個國家及城市、超過770名表現優異的中學生參與,包括香港、中國內地、泰國、哈薩克斯坦、土耳其、印度及南韓等地。課程亮點包括:
Redbird
新聞
學生發展, 教與學
科大向哈佛學子敞開教研大門 應對全球學術變局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向現正就讀哈佛大學的國際本科生及研究生,以及持有哈佛學位課程錄取通知的學生,發出公開邀請,歡迎他們加入科大繼續學業,延續學術追求。此舉旨在應對全球學術環境的變化,並彰顯科大致力營造多元、世界級學習環境的承諾。    作為全球頂尖大學之一,科大希望提供此機會,讓優秀學子能無間斷地追求學術理想。大學將為有意轉學的學生提供無條件錄取、簡化入學程序及學術支援,協助他們順利過渡。    創新與包容的全球樞紐  科大以尖端研究、創新驅動的課程及多元文化校園聞名,始終秉持兼容並蓄與追求學術卓越的理念。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表示:「多元化的格局是激發創意與進步的基石。我們已準備好迎接哈佛學生加入科大社群,為成就他們在其學術領域的追求,盡力提供所需的教學資源與生氣盎然的學習環境。」    為轉學生提供全面支援  科大將優先處理這些學生的入學申請、學分轉移及定制支援(包括簽證協助與住宿安排),確保他們順利轉學。大學已成立專責團隊,協助學生處理入學申請、學分轉移、住宿及簽證等事宜。有意的學生請透過專屬電郵 hkust-Harvard@ust.hk 獲取詳細資訊。   
從賽場到校園:科大取錄精英運動員人數創歷年之冠
新聞
學生發展, 學生發展及聯繫, 教與學, 體育
從賽場到校園:科大取錄精英運動員人數創歷年之冠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年透過「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SALSA)計劃,取錄了超過11名傑出香港運動員,人數創歷年來最高。科大今日舉辦歡迎典禮,特別邀請到一眾傑出學生運動員新生、香港體育學院代表、運動員的教練、中學校長、老師及家人等出席,一同慶祝各精英運動員即將展開人生新一頁,並祝願他們在學業和運動上的發展都能再創高峰。 11名傑出運動員將於今年九月入讀科大,涵蓋桌球、劍擊、賽艇、棒球、花樣滑冰、拯溺、帆船和田徑等項目,當中包括: 賽艇運動員 林新棟 工商管理學課程

2024

Stories
教育, 校園生活, 學生發展, 學生發展及聯繫
投入帆船及社會服務體驗 開展閃耀人生
於課堂以外,你有否想過跳出舒適圈,嘗試參與別具挑戰性的活動,從中鍛鍊自信及啟發個人成長?「科大青年啟航閃耀計劃」可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此創新的計劃由HKUST Connect及香港帆船創業協會合辦,以帆船作為訓練平台,讓學生體驗航海工作,並學習籌劃社會服務活動,培養畢生受用的能力。 參與計劃的同學可登上名為「孟恭祝」號* 的帆船,學習航船基本技巧,絕對是難得的體驗。香港帆船創業協會創辦人李志雄 (Andy Sir) 表示,航海體驗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團隊精神和毅力,而籌劃服務活動的過程亦可磨練待人接物的態度及處理問題的技巧。Andy Sir說:「這些軟技巧在書本上學不到,卻是投身職場的基本技能。」 *「孟恭祝」是「盲公竹」的諧音,Andy Sir以帆船訓練作為年輕人的「盲公竹」,為他們指引前路。  
Stories
教育, 學生發展
身體力行,寓教於樂
「快樂的課堂造就快樂的學生」,可說是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工程教育助理教授梁煒霆的座右銘。梁教授是三屆卓越核心課程教學獎的得主,他深信教學具有改變人生的力量,因此積極鼓勵學生投入學習。
新聞
教與學, 校園生活, 學生發展, 學生發展及聯繫
港科大與港科大(廣州)合推「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港科大(廣州))今天共同宣布推出「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以進一步加強兩校學生在學術、科研及社會活動方面的互動交流,並於「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的框架下,透過「科目共享」(Course Sharing)和「學分互換互認」(Credit Transfer)等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自港科大(廣州)2022年9月開校以來,兩校已有近1,300名學生到訪對方校園,參與為期最長一個學期、涵蓋實習、文化交流、業界考察及比賽等交流活動。另有逾250名同學參與線上課程。兩校未來更計劃推出夏令營活動,透過一系列文化交流,促進兩地更頻繁緊密的互動,擴闊同學們的視野,相互裨益。在符合雙方學術要求的大原則下,港科大與港科大(廣州)將進一步深化「跨校園學習」的安排,落實「學分互換互認」,並透過「科目共享」機制,增加部分學科名額,以鼓勵兩校學生深化互動。 港科大校長兼港科大(廣州)理事會理事長葉玉如教授表示﹕「過去數年,港科大與港科大(廣州)一直在創新教學及研究方面緊密合作,推陳出新。我們的辦學使命、價值觀與對學術卓越的承諾,在兩地校園傳承發展,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的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將有效進一步匯聚兩地校園的優質教育資源,為兩校學生帶來更靈活和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則指出,高校應成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樞紐﹕「配合和抓緊中國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港科大(廣州)與港科大共同搭建平台,幫助粵港高校學子拓寬眼界、加強交流,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國家培育更多德才兼備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是這個項目的使命所在。」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將傳統學科和融合學科結合的跨境、跨校園研修計劃,兩校創新互聯的課程設計是「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的重要一環。在符合兩校教務委員會聯合學術協商機制的要求和批准下,兩校同學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學術水平,互相修讀對方校園所開設的科目,而相關科目的學分可獲對方認證及轉移,部分更可計算在畢業要求所需的學分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