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研究, 綠色金融
港科大與港科大(廣州)跨校園大型研究協作 列舉倡議策略促進香港綠色轉型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港科大(廣州))發佈研究系列報告,深入剖析香港在綠色金融領域的發展進程,並就強化綠色金融領導地位提出建議。該系列報告是橫跨科大清水灣及廣州校園的大型研究協作,跨校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指出,香港必須優化其策略,以增強其在國際綠色金融領域的競爭力,發展定位為綠色及可持續債券中心。 該系列報告「香港綠色金融政策研究」由三部分組成,研究團隊對本港情況作縱向研究,並實地調查多個環球金融中心。研究團隊指出,儘管香港已推出包括「綠色及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及「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在內的重要舉措,若缺乏有系統的規劃及連貫一致的策略敘述,香港在邁向成為全球綠色金融中心的進程將面臨挑戰。 研究團隊在倫敦、新加坡及紐約等全球金融中心進行實地研究,加上為期三年的深入分析,建議香港可通過進一步闡明其作為內地、西方及新興經濟體間的橋樑作用,順應國際大趨勢,借鑒各個領先綠色金融樞紐的做法,從而提升本港的綠色金融地位。團隊透過分析上述樞紐的成功經驗,總結以下有助香港轉型為綠色金融中心的四大關鍵要素: 1. 制訂政策:制訂明確的政策,闡釋香港綠色金融的發展目標,訂立確切可行的計劃並按步落實。參考其他環球金融中心的經驗,政府應在綠色金融改革擔當領導角色,就其決定發出清晰的的政策訊息 2. 協作機制:建立各級協調機制,促進持份者之間的合作與協同效應,相關機制需要平衡政府和市場的角色。當中可包括定期召開會議,邀請公私營部門持份者出席;同時在不同層面建立具不同目標的工作小組,為可持續金融推展過程中有機會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3. 金融多元化:量身打造切合香港獨特的社會經濟環境的綠色標準,使金融體系更多元化,並促進與其他市場的互通性 4. 人才培育:透過加強參與國際倡議及提供誘因鼓勵更多人士接受綠色金融教育,培養人才。政府應制定政策提高接受綠色金融相關培訓的需求,包括專業培訓及學位課程,同時與香港及境外不同機構合作,以提供包括學位課程的相關培訓機會,縮窄技能差距及強化能力建設
新聞
企業管理, 金融科技, 綠色金融
科大夥金管局及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合辦國際會議 匯聚亞歐美多地專家獻策央行數碼貨幣發展
為探索央行數碼貨幣(CBDC)的發展潛力,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與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以及金融學院轄下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今天聯合舉辦「央行數碼貨幣和支付系統國際會議」。 會議吸引了國際貨幣機構、亞洲、歐洲及北美洲地區的中央銀行及學界專家,以及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企業的從業者參與,一同探討包括政策影響、技術創新、營運挑戰及行業動態等CBDC關鍵議題。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先生於會上致主題演講,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貨幣與資本市場部副主任何東博士則就「CBDC與貨幣政策」發表主題演講,揭開會議序幕。透過專題討論及簡報,會議講者還就有關CBDC的廣泛議題,分享精闢見解。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表示:「CBDC作為一種創新形式的數字貨幣,具備提高金融生態系統及整體經濟交易效率的潛力,成就全球金融業變革。各地央行也正積極探索釋放其潛力的方法。要於批發和零售層面多方面推展CBDC,需要先解決技術、宏觀經濟及金融等不同領域帶來的挑戰。藉著促進跨學科討論、研究協作及知識交流,大學可於此發揮重要作用。我們衷心感謝金管局及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與我們聯手舉辦這次國際會議。」 憑藉其在金融科技的跨學科專長,科大商學院致力於推動CBDC的探討與項目研究,包括行業研究、公眾意見調查、研討會,以及數碼港元用例試驗,並積極連繫有關持份者。兩名科大商學院的教授亦為金管局CBDC專家小組成員,協助探究CBDC相關題目,推動香港成為主要金融科技樞紐。 本次會議共設兩場專題討論,其中一場聚焦各地探討及實施CBDC帶來的啟示,講者包括來自阿聯酋央行行長顧問李樹培先生、金管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鮑克運先生,以及菲律賓中央銀行副行長Mamerto E. TANGONAN先生,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主管Bénédicte NOLENS女士主持研討。 

2023

新聞
財務工程學及風險管理, 綠色金融, 企業管理
科大與滙豐展開為期一週假設性的數碼港元試驗
該項目示範了學術界和私營機構透過緊密合作,共同探索和試驗在香港應用央行數碼貨幣。
新聞
研究, 研究及科技, 海洋科學, 應用數學, 環境, 粵港澳大灣區, 綠色金融, 商業, 土木及環境工程, 可持續發展
「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2023-24 香港科技大學所獲資助項目冠絕所有本地院校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的三個研究項目,今日獲得研究資助局(研資局)2023/24年度「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合共港幣1.67億元資助。科大亦在此兩項計劃中,成為獲資助項目最多的大學,而其中一個項目更獲得資助金額達港幣8,715萬元,為所有獲資助的單一研究項目中最高。 三個研究項目涵蓋大灣區氣候變化預測和緩解、滑坡風險管理以及規管香港的數碼資產的範疇。三個項目合共獲得研資局約港幣1.42億元的研究經費。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向研究團隊表達祝賀,她說:「作為一所致力透過科研帶來創新而具影響力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本地及全球挑戰的大學,科大多個項目獲得卓越學科領袖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的資助,彰顯我們在科研方面的出色表現。尤其令人感到振奮的是,其中兩個由大學領導而獲資助的項目將由科大和科大(廣州)兩校的研究人員共同參與及推動,這顯示出結合基礎和應用研究可以產生更佳的協同效應。我們將繼續憑藉科大的科研實力,進一步推動香港、整個地區以及全球的創新發展。」 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亦表示欣喜,他說:「科大在兩個最高級別的研資局資助計劃中表現出色,證明我們的教授、研究人員和研究生都非常優秀,對做科研的熱誠和初心始終如一。他們投入了無數的時間和最大的努力,全程推動具影響力的卓越研究。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提升科大的科研能力,並與全球的優秀研究人員協作,藉此再進一步推進香港的科研,解決一些最迫切的世界問題,並為改善世界作出重大貢獻。」

2021

新聞
工商管理碩士, 可持續性, 綠色金融, 教與學
科大與香港交易所聯手開展首個可持續發展金融課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公布與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攜手合作,首次推出可持續發展金融課程,為目前投資與基金管理業界發展最迅速的領域培育新一代人才,並協助香港發展為全球綠色金融樞紐出力。是次為香港交易所首度與亞洲學府就此重要領域合作,為高級管理人員提供相關課程。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亞洲享有特殊地位,融資網絡及工具發展成熟,可為推動亞洲地區的綠色金融項目發揮重要角色。課程由科大商學院與香港交易所共同籌劃,讓有志在這新興領域發展的學生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為香港發展成綠色金融中心填補人才缺口。 該課程名為「可持續發展與商業實務」,將率先於2022年春季學期成為科大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選修科。內容包括可持續發展金融和負責任投資的框架,探討不同資產類別的環境、社會與管治(ESG)投資方案、相關產品和策略方向,以及監管措施。憑藉科大經驗豐富的教師和香港交易所專家的指導,學生將能夠了解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金融的不同挑戰和機遇。 科大商學院副院長兼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陳泰元教授稱:「我們的商學教育不單旨為經濟作出貢獻,更希望回應不斷轉變和迫切的社會和環境需求。我們很高興與港交所緊密合作,為畢業生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並為可持續發展金融以至整個社會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兼綠色及可持續發展金融主管許淑嫻女士表示:「香港位處亞洲金融市場中心,香港交易所致力促進香港穩健及可持續的金融生態圈的長遠發展。香港要成為亞洲可持續發展金融樞紐,爭取領導地位,我們深信培育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很高興與香港科大商學院共同籌劃這門工商管理碩士選修課程,攜手為可持續發展金融市場培育本地人才 。我們期待與新一代領袖分享在多個資本市場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共創淨零排放的未來。」 該課程體現科大商學院和香港交易所積極推動綠色金融教育,以及為香港以至境外推動可持續發展金融的承諾。 新課程涵蓋的主題包括:
新聞
本科生, 可持續性, 綠色金融
科大推出全港首個可持續發展及綠色金融課程
新課程針對培育可持續發展與綠色金融人才,旨在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填補全球可持續及綠色金融的專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