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聞
土木及環境工程, 粵港澳大灣區, 合夥
香港科技大學與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新聞
粵港澳大灣區, 合夥, 行業參與, 土木及環境工程
香港科技大學與太平再保險簽署合作備忘錄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太平再保險(太平再)於2025年3月4日在中國太平金融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開發和轉移新技術,以解決保險業面臨的問題,並逐步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及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副總經理趙峰先生舉行會談,並見證備忘錄簽署。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張利民教授及太平再行政總裁于曉東先生代表雙方簽約。香港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業務發展總監衛志豪先生、星睿雲智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廖子平博士出席簽約儀式。 趙峰先生對太平再與科大的聯合研發項目——「用於保險業的香港洪澇巨災模型」,獲香港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夥伴研究計劃」的資助表示祝賀,並對科大給予中國太平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謝。他介紹了中國太平的歷史沿革和經營特點,表示中國太平始終堅持立足港澳,深耕大灣區,堅持國際化特色,肩負在商言政、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太平再是太平集團國際化經營的排頭兵、亞洲地區知名的專業再保險公司,堅持穩健經營、創新發展、合作共贏,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綜合性風險解決方案,希望雙方以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契機,積極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探索在教育培訓、低空經濟、風險減量、大數據分析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提升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災害風險管理能力,助力香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建設。 郭毅可教授介紹了科大的教學科研、規劃發展及辦校理念,對太平再在科大科學研究方面給予的支持和信任表達感謝。他表示通過香港洪澇災害模型的研發,雙方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希望以此次合作備忘錄為契機,不斷擴大合作範圍,在聯合創新研究、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人工智能等方面開展更加深入合作,共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助力韌性城市建設。 郭毅可教授一行參觀了中國太平歷史文化展廳,隨行成員包括科大知識轉移辦公室業務發展主管梁俊偉博士及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何健。其他出席的太平再代表並包括其副總經理何則勝先生、業務管理部總經理李柏璋先生、業務管理部分析中心總經理馮力揚先生及業務管理部副總經理白韻琪女士。

2023

新聞
研究, 研究及科技, 海洋科學, 應用數學, 環境, 粵港澳大灣區, 綠色金融, 商業, 土木及環境工程, 可持續發展
「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2023-24 香港科技大學所獲資助項目冠絕所有本地院校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的三個研究項目,今日獲得研究資助局(研資局)2023/24年度「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合共港幣1.67億元資助。科大亦在此兩項計劃中,成為獲資助項目最多的大學,而其中一個項目更獲得資助金額達港幣8,715萬元,為所有獲資助的單一研究項目中最高。 三個研究項目涵蓋大灣區氣候變化預測和緩解、滑坡風險管理以及規管香港的數碼資產的範疇。三個項目合共獲得研資局約港幣1.42億元的研究經費。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向研究團隊表達祝賀,她說:「作為一所致力透過科研帶來創新而具影響力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本地及全球挑戰的大學,科大多個項目獲得卓越學科領袖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的資助,彰顯我們在科研方面的出色表現。尤其令人感到振奮的是,其中兩個由大學領導而獲資助的項目將由科大和科大(廣州)兩校的研究人員共同參與及推動,這顯示出結合基礎和應用研究可以產生更佳的協同效應。我們將繼續憑藉科大的科研實力,進一步推動香港、整個地區以及全球的創新發展。」 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亦表示欣喜,他說:「科大在兩個最高級別的研資局資助計劃中表現出色,證明我們的教授、研究人員和研究生都非常優秀,對做科研的熱誠和初心始終如一。他們投入了無數的時間和最大的努力,全程推動具影響力的卓越研究。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提升科大的科研能力,並與全球的優秀研究人員協作,藉此再進一步推進香港的科研,解決一些最迫切的世界問題,並為改善世界作出重大貢獻。」

2022

新聞
粵港澳大灣區, 大學發展, 創新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設立
2022年6月29日,國家教育部宣布,已於近日依法批准正式設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新聞
粵港澳大灣區, 合夥
港科大(廣州)與民心學校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共同完善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培養體系 (只有中文)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港科大(廣州))與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民心學校)合作框架協定簽約儀式今日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舉行。 在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候任校長倪明選教授的共同見證下,港科大(廣州)校長特別助理、校長辦公室主任李斌博士與民心學校總校長潘淑嫻博士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以為粵港澳大灣區培養輸出高品質人才為己任,共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推進全方位的教育合作。 港科大(廣州)與民心學校均屬廣州市南沙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的重點建設項目,都將為大灣區發展全面教育合作發揮重要引領作用。合作期內,港科大(廣州)將發揮學校獨特的跨地域、跨體制和跨學科的辦學優勢,面向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學生開展前沿科學研究的專題演講、分享及指導,提供部分學分課程。兩校將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協作,形成合力,建立起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體系,力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教育合作的創新標杆。 雙方都相信,此次合作將為梁振英副主席親自推動落實的港式社區專案提供優質的教育支援,在南沙營造「港人熟悉、國際一流」的環境,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內地發展,更好促進粵港澳民心相通。 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毗鄰港科大(廣州),將面向前沿、勇於創新,在課程上推動創新科技教育,提升學生解決難題及邏輯思考能力,學習並應用跨學科知識,激發創意,培育協作精神,致力於發展成為大灣區基礎教育領域的科創教育先進典範學校。 傳媒查詢: 談家誠 電話﹕+852 2358 8556 電郵﹕johnnytam@ust.hk

2021

新聞
研究及科技, 環境工程學:空氣質素研究, 粵港澳大灣區, 環境
香港科技大學與香港特區政府展開合作 解決大灣區臭氧污染問題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合作開展一個為期三年的開創性跨領域研究,從海、陸、空三方面監測空氣質素,為本港以及大灣區臭氧的形成和傳送路徑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右六)、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右五)、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部副教授寧治(右四)及其他來自環保署和飛行服務隊等團隊成員。 是次合作為大型科研計劃「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的一部分。該計劃由廣東省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聯合推出,旨在研究臭氧對整個區域所造成的空氣質素問題。 空氣污染乃世界上最大的環境健康威脅,每年導致全球700萬人早逝1。香港政府環境保護署(環保署) 今年推出「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以進一步改善本港和區內的空氣質素,並協助本港於2050年達至碳中和。儘管當局近年在控制影響健康的空氣污染物﹕例如懸浮粒子、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構成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臭氧濃度卻依然呈上升趨勢。
新聞
粵港澳大灣區, 合夥, 新興小型企業, 創新
科大與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同激發大灣區的創科增長機遇
與業界建立策略性共同培育計劃,推動創新及人才培訓促進跨境生態圈蓬勃發展。
新聞
金融科技, 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科技大學與騰訊金融學院(香港)攜手培育金融科技人才
合作雙方將於人才培養與教育和研究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共同促進金融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