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企業管理, 金融科技, 綠色金融
科大夥金管局及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合辦國際會議 匯聚亞歐美多地專家獻策央行數碼貨幣發展
為探索央行數碼貨幣(CBDC)的發展潛力,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與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以及金融學院轄下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今天聯合舉辦「央行數碼貨幣和支付系統國際會議」。 會議吸引了國際貨幣機構、亞洲、歐洲及北美洲地區的中央銀行及學界專家,以及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企業的從業者參與,一同探討包括政策影響、技術創新、營運挑戰及行業動態等CBDC關鍵議題。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先生於會上致主題演講,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貨幣與資本市場部副主任何東博士則就「CBDC與貨幣政策」發表主題演講,揭開會議序幕。透過專題討論及簡報,會議講者還就有關CBDC的廣泛議題,分享精闢見解。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表示:「CBDC作為一種創新形式的數字貨幣,具備提高金融生態系統及整體經濟交易效率的潛力,成就全球金融業變革。各地央行也正積極探索釋放其潛力的方法。要於批發和零售層面多方面推展CBDC,需要先解決技術、宏觀經濟及金融等不同領域帶來的挑戰。藉著促進跨學科討論、研究協作及知識交流,大學可於此發揮重要作用。我們衷心感謝金管局及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與我們聯手舉辦這次國際會議。」 憑藉其在金融科技的跨學科專長,科大商學院致力於推動CBDC的探討與項目研究,包括行業研究、公眾意見調查、研討會,以及數碼港元用例試驗,並積極連繫有關持份者。兩名科大商學院的教授亦為金管局CBDC專家小組成員,協助探究CBDC相關題目,推動香港成為主要金融科技樞紐。 本次會議共設兩場專題討論,其中一場聚焦各地探討及實施CBDC帶來的啟示,講者包括來自阿聯酋央行行長顧問李樹培先生、金管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鮑克運先生,以及菲律賓中央銀行副行長Mamerto E. TANGONAN先生,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主管Bénédicte NOLENS女士主持研討。 

2022

新聞
金融科技, 合夥, 學生發展
科大攜螞蟻助金融科技人才培訓
雙方將在業界分享、實習與就業機會以及產業研究等方面展開合作。
新聞
金融科技, 研究, 商業
香港首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深入研究 就策略、創新及人才培育提出多項建議
科大商學院公佈金融科技發展深入研究結果,為香港邁向全球領先金融科技樞紐提出路向。 金融科技有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公布深入行業發展研究結果,為香港邁向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樞紐提出路向。研究剖析七個主要金融科技樞紐的發展經驗,歸納有助強化本地金融科技發展的十大機遇,當中包括成立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委員會,以及打造香港成為區域性金融科技沙盒等策略方針建議。此項研究是香港首項同類全面性研究,獲業界持份者廣泛參與,針對包括倫敦、紐約、三藩市、上海、新加坡、東京及蘇黎世等七個金融科技樞紐,探討其金融科技策略及措施,以助香港走在全球金融科技前沿。研究結果已歸納於一份名為《香港邁向全球領先金融科技樞紐:其他樞紐的經驗啟示、最佳作業方式及發展建議》的研究報告,內容包括團隊的主要觀察,以及就長期策略、創新及人才培育所提出的建議。該研究揭示,香港在金融科技監管、政府支援及營商環境方面的表現,遠勝於人才供應,並且就促進創新及人才供應作出多項建議,涵蓋資助培育初創企業、要求修讀金融科技學生完成強制實習,以及便利企業招聘海外人才舉措等。

2021

新聞
金融科技, 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科技大學與騰訊金融學院(香港)攜手培育金融科技人才
合作雙方將於人才培養與教育和研究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共同促進金融科技的發展。
新聞
金融科技, 合夥
科大與建行合辦金融科技碩士項目 培育金融專才助力兩地聯通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中國建設銀行(建行)今日(1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於新學年開始合辦大灣區首個金融科技碩士課程(MSc Fintech)、並將籌劃針對中小微企業的mini-MBA項目。建行亦會向科大提供金融數據及案例,與大學共同開展相關研究課題。是此合作為兩地青年交流與金融互聯互通開創了新的示範。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和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代表科大出席簽署儀式。 根據合作備忘協議,建行每年將選拔推薦學員(不只限於建行員工),進修科大的金融科技碩士課程。而建行亦會同步開放部分實踐類的金融課程,以及其華南學院的設施,供所有科大金融科技碩士課程的學生選修、進行交流參訪和實習培訓等。成功修畢的學員將獲頒發結業證書,而達到畢業條件的學員則會獲頒科大相關學位證書。  了解更多關於科大金融科技碩士課程  http://www.mscfintech.ust.hk/

2020

新聞
金融科技, 企業管理, 商業, 調查
香港首個金融科技業人力資源研究歸納13項人才關鍵能力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科大商學院)公布一項名為《金融科技業界專才發展、能力與人力資源》的研究結果。鑑於香港對金融科技專才的需求日益殷切,這項深入的研究就業界現況和人才發展總結出十項觀察和提出十項建議,以及羅列出十三項業界最重視的能力。該研究是香港首次同類項目,獲包括銀行、保險公司、監管機構和虛擬銀行等超過八十間金融科技機構支持和參與,以加深了解香港的金融科技專才供應。研究結果已歸納成報告,詳細列出主要觀察所得和提出多項建議,內容包括有關培訓與教育、專業資格、規管框架與政策等。研究目標對象為香港金融科技界的專業人士,分三個階段於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間進行,包括 (1) 訪問行政人員、(2) 業界問卷調查,以及(3) 驗證環節。研究亦羅列出十三項業界認為最關鍵的核心能力,有助本地金融科技人才成功發展。與人才相關能力與商業與客戶相關能力與工作方式相關能力- 創業精神- 學習敏銳度- 應對不確定情況- 創新導向- 文化創建

2019

新聞
金融科技, 商業, 程式設計馬拉松, 區塊鏈, 虛擬銀行
科大舉辦一連串活動支持香港金融科技周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科大商學院)宣佈為學生和業界推出一連串活動,以示對今天開展的香港金融科技周全力支持。 作為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周的周邊活動,科大商學院夥拍香港金融科技協會,於11月1日率先舉辦行業研討會。活動主題為《銀行4.0與金融服務之未來》,邀請到五位行業專家,討論最新科技發展及其對銀行和金融服務界的影響。活動於科大商學院中環中心舉行,吸引超過一百位校友和業界人士參與。 緊接研討會的另一項活動於上11月2至3日在科大校內舉行,活動名為Bizkathon@HKUST,是香港首個虛擬銀行黑客松,歡迎香港專上院校所有學生和校友參賽,共吸引了25支隊伍、超過120人參與。具金融科技背景的校友和業界人士為參賽隊伍提供意見,協助各隊在24小時內制訂創新方案,幫助虛擬銀行取得客戶信任,並提供自動化運作建議。比賽獲三間虛擬銀行贊助,分別是平安壹賬通銀行、WeLab和眾安銀行。活動令參賽者有機會打好基礎,共同迎接香港虛擬銀行服務,並提早建立行內人脈。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身兼一項由研資局撥款的主要金融科技研究項目負責人,他表示:「商學院樂意分擔推廣金融科技發展的重任。金融科技涉及跨學科專業,作為一所科技學府下的商學院,我們處於有利位置推動業界知識,並為金融業培育新一代人才。」 除了以上已舉辦的項目外,作為配合香港金融科技周的壓軸活動,科大商學院將與HashKey Digital Asset Group攜手於11月22至23日為學生舉辦另一項比賽 ─ 區塊鏈商業挑戰賽。從事區塊鏈研究的HashKey總部位於香港,在金融科技界具領導地位。是次活動旨在加深參賽者對區塊鏈科技及其應用的認識,歡迎科大以至其他本地大學的團隊參與。挑戰賽將為有志從事金融科技工作的學生提供了解行業的良機,並促進香港金融科技發展。
新聞
金融科技, 研究, 教與學
香港科技大學推出跨學院金融科技理學碩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工商管理學院、工學院和理學院攜手合作,共同推出香港首個跨學科金融科技理學碩士課程。 科大金融科技理學碩士課程分為一年全日制和兩年兼讀制,旨在為金融科技行業引入人才。課程將透過三所學院多位教授的多元化專業知識,為學生提供與流行金融科技及其工程和金融原理相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從而提升學生在多領域及日漸蓬勃的金融科技領域中的市場競爭力。第一屆學生由60位主要具有金融和科技背景的專業人士組成。 課程啟動禮在上星期六(8 月17日)舉行,由科大首席副校長倪明選教授、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工學院副院長(研究及研究生教務)蘇孝宇教授及理學院副院長(招生)梁承裕教授主持。 科大首席副校長倪明選教授說:「憑藉科大的世界級工商管理、工程及理學教育,此課程將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以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取得成功。課程亦充分體現了科大勇於創新的獨特定位。」 科大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研究)及金融科技理學碩士課程聯合主任許佳龍教授表示:「此課程滿足了市場的迫切需求,而第一屆同學的卓越能力及多元化背景正正體現了這一點。這些學生學歷優秀,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院校,當中不乏經驗豐富的銀行、金融及科技行業管理層和專業人士。他們均致力於學習、發展和引領全球的金融科技創新和應用。」 WeLab集團資深顧問、虛擬銀行董事局主席及科大財務學系客席教授陳家強教授以「香港及大灣區的金融科技教育」為題於課程啟動禮發表主題演講,指出香港作為金融科技人才教育樞紐的優勢。其後,啟動禮舉辦以「虛擬銀行與金融科技業的未來」為題的論壇,進一步闡明金融科技在金融業的整體發展的關鍵作用。論壇嘉賓包括大華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葉楊詩明女士、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先生、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業務合規總監楊冠熹先生,各人同為科大校友,均在論壇中分享他們對金融業的寶貴知識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