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Prof. Gary Chan Shueng-Han (center),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his team members Dr. Lai Ki-Kit (left), Manager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Jerry Lin Zhongming (right), Assistant IT Manager, in front of the huge LED walls that display university entrances’ bus queue status and occupancy of selected study space on campus – one of the research innovations they developed and being newly featured at the Engineering Commons.
新聞
工程學, 計算機科學, 研究, 人工智能, 物聯網, 社區, 大數據
HKUST Community Benefits from Award-Winning AIoT Project to Estimate Queue Status and Occupancy(只供英文版本)

2024

新聞
人工智能, 大數據, 計算機工程
科大成功研發四大AI醫學大模型 革新醫療保健領域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成功研發四大嶄新的AI醫學大模型,推進醫療保健領域的發展。這批AI醫學大模型旨在協助全科及專科醫生診症,能為多達 30 種癌症及疾病提供診斷和預後評估,部分模型的準確度更可與擁有 5 年或以上經驗的專業醫療人員媲美。 是次研究透過科大的人工智能運算設施進行,在充足的運算力下,這些AI醫學系統得以由大量數據建構而成,結合團隊創新的機器學習訓練策略,性能表現比其他現有模型更為優秀。領導研究的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浩教授指出,單單是其中一個針對病理學而設的 AI 基礎模型,便曾處理逾1.6億張醫學圖像,涵蓋32癌症類別。 四大模型包括: •    MOME(乳癌診斷)為首個以大模型方式分析多參數磁力共振(MRI)影像的AI模型,針對乳癌診斷而設。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此模型能助醫生分析病人的乳房MRI,輔助他們快速區分乳房腫瘤屬良性或惡性,從而盡量避免病人進行不必要的病理穿刺化驗。此外,此AI模型更能預測患者對化療的反應,為病人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系統的準確度能與具有5年或以上經驗的放射科醫生相媲美,對為病人開創非入侵性及個人化的治療管理有莫大幫助。
新聞
合夥, 人工智能, 大數據
科大與阿里巴巴合作 計劃成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與阿里巴巴集團(阿里巴巴)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成立「香港科技大學 – 阿里巴巴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開展前瞻性的研究協作。 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與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吳澤明今天於校園進行簽署儀式。根據協議,阿里巴巴計劃於未來三年,與科大攜手成立聯合實驗室,以及於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語言模型及多模態訓練推理、算力基礎設施和系統軟件等方面進行前沿研究。阿里巴巴與科大將各自派出不同領域的專家,就聯合實驗室的管理和學術範疇組成委員會,以協調、組織及計劃不同的研究項目。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吳澤明表示:「科大是一所世界領先的大學,在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更是擁有世界一流的水平與實力。阿里巴巴擁有全球領先的數字零售業務和亞太地區領先的雲計算業務,也造就了豐富且多元化的業務場景。在用戶為先,AI驅動的戰略下,先進科技是阿里巴巴未來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非常高興能與科大加強合作關係,期待雙方在關鍵領域強強聯手、突破創新,一方面促進科研成果在豐富的業務場景中快速應用與發展;另一方面攜手培養年輕人才,以推動引領科技的快速變化。」  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感謝阿里巴巴對科大的信任:「科大與阿里巴巴為長期的合作夥伴,雙方多年來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前沿領域,促成了不少科研上的突破以及成果轉化。這次我們計劃成立的聯合實驗室,將為雙方人才提供更緊密的合作與交流機會。事實上,過往有不少優秀的科大畢業生投身到阿里巴巴發展,而阿里巴巴亦有為數不少的精英加盟科大進行學術科研工作。藉著研究資源共享,我們將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方面的創新應用,實現互惠共贏,在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之時,亦助力國家發展數字經濟,驅動高質量發展。」 科大和阿里巴巴自2018年起,共開展了超過10個協作研究及人才培育項目。2022年,科大與阿里雲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培育在數據分析、雲計算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才,協助壯大香港人才庫。除此以外,阿里巴巴亦一直大力支持科大的創新創業舉措,不但是科大創業基金的支持夥伴之一,「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亦有為科大成員創立的初創企業提供投資基金及企業策略指導,為完善科創生態圈作出貢獻。

2023

新聞
大數據, 數據分析, 商業, 企業管理, 數據分析
科大與慧科聯手推出本港首個前瞻性旅遊指數 人工智能分析訪港意欲 支持旅遊業復甦
旅遊指數可協助行業持份者制訂前瞻性政策及商業部署,支持旅遊業的長遠發展。

2022

新聞
人工智能, 機械人學, 大數據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工業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推動培育智能及先進製造工業的創科人才
聯合研究中心旨在研發創新工業科技,解決製造商面臨的技術挑戰
新聞
海洋科學, 大數據, 公共政策, 環境保護
科大推出首個線上海洋環境影像化平台 促進海洋科研與保育
平台將促進海洋研究工作,以使政策制訂者能於海洋保育和社會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2021

新聞
創業, 青年創業, 人工智能, 商業, 大數據
人工智能初創的逆轉勝
屠厚鈞 (右)和其他 Dayta AI 的創辦人毋懼創業路上的失敗和挑戰,沉著應變,重整旗鼓。 屢敗屢戰,越挫越勇,是初創企業的生存之道。在四年的創業路上,屠厚鈞(Patrick)和拍檔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挫折。然而,這群只有26歲的初生之犢,已懂得如何迅速應變,擺脫困境。每次失敗,都代表一個新的契機。憑著這股信念,他們重整旗鼓,最終創業成功,公司甚至入圍《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菁英榜》。 他們的創業之旅始於2017年。當時Patrick還是學生,一邊在科大修讀最後一年的工商管理課程,一邊當兼職補習老師。 他回憶說:「我與兩位朋友成立了一個人工智能網上學習平台,透過大數據分析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事與願違,這個經營模式當時無法吸引足夠投資者,三位創辦人最終虧本,並決定結束業務。 Patrick說:「雖然未能打響頭炮,但更重要的是怎樣重新出發! 我們掌握了人工智能技術,加上市場對人工智能有龐大的需求,我們欠缺的是一個更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  機會總是留給有心人。幾個月後,創業團隊參加由全球最大奢侈品巨擘LVMH舉辦的初創大賽,提出以閉路電視收集顧客的行為數據,在不辬識客人身分的情況下進行實時分析,協助店舖調配資源,提升效益。  他們的構思獲得評判青睞,勝出比賽,讓他們再次踏上創業征途 !
新聞
企業管理, 大數據, 創業, 青年創業, 金融數學
始於圖書館的智能投資平台
Don 和 Kelvin 在2015年成立 AQUMON,矢志將投資服務改革得更透明和大眾化。 2015年,科大校友黃耀東博士 (Don) 仍在科大教授金融工程,有天收到舊同事雷春然 (Kelvin) 來電,邀請他合夥創業,Don二話不說,爽快答應! 他說:「Kelvin跟我分享他希望改革財富管理方式的願景,好讓每個人都享用到優質服務。當中涉及的演算法和財務模型非常複雜,但發展潛力很大。」   Kelvin是資深銀行家,曾任職多家著名投資銀行;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促使他停下腳步反思:銀行有充分維護客戶的權益嗎?    Kelvin說:「業界鼓勵銀行從業員銷售複雜的衍生產品,但客戶並不了解當中風險。此外,優質的投資顧問服務通常屬於貴賓客戶的專利,一般零售客戶很難獲得個人化的投資建議。金融海嘯讓我洞悉到當中的商機,市場需要一些以演算法為基礎的自動化財富管理產品!」 由零開始 雙劍合壁迅即成軍,兩人創辦名為AQUMON的財富管理服務程式,為所有投資者提供使用方便的智能顧問服務,並涵蓋各式各樣的投資產品。創業之初,由於沒有辦公室和資金,科大圖書館便成了開展前期工作的主要場地。他們待在圖書館和大學餐廳一共九個月,研發出程式演算法和制訂集資策略,而首批員工和實習生,也是在校園裡實地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