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槎基金會今日(2018年12月7日)舉行頒獎典禮,頒授「裘槎前瞻科研大獎」及「裘槎優秀科研者獎」/「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給來自香港四所大學的七位優秀學者,以表揚他們卓越的科研成就。四所大學包括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香港大學(港大)及香港城市大學(城大)。頒獎典禮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先生主禮。
得獎學者其中三位獲頒「裘槎前瞻科研大獎」,三位獲得「裘槎優秀科研者獎」及一位獲「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七位獲獎學者名單如下:
「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018」
黎冠峰博士(中大)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
阮俊英博士(科大)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
「裘槎優秀科研者獎2019」
Andrey L. Rogach教授(城大)
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及功能光子研究中心主任
繆謙教授(中大)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化學系教授
溫子龍教授(科大)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教授
「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2019」
鄧智偉教授(港大)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腎臟內科講座教授及余氏基金教授(腎科)
「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018」得獎學者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黎冠峰博士致力從事天體物理及重力波的研究。黎博士領導的中大研究團隊,自2016年起正式成為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簡稱LIGO) 科學團隊的成員隊,負責分析來自LIGO探測器的數據。LIGO最近探測到重力波的存在,開啓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新紀元,人類從今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發現以往看不見的黑洞和中子星,以及其他緻密天體。獲裘槎基金會資助研究經費,黎博士將研究緻密天體的性質及起源,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交互作用以及它們在塑造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黎博士亦期望透過進行STEM外展工作、與國際聯繫及跨領域大數據研究,為社會帶來影響。(黎冠峰博士簡歷請參閱附件)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阮俊英博士主要利用生物化學和生物信息學技術研究等跨界別方式,研究pri-miRNA的結構是如何被各種RNA作用蛋白、酶以及小化學分子識別,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miRNA廣泛存在於生物之中,而當中很多於人類身上出現的miRNA都要疾病相關,包括癌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所有miRNA的序列都是由前期主要的miRNA(即pri-miRNA)透過生物合成的方法洐生出來。他的研究結果有助理解miRNA引起的人類疾病,以及在基因敲除技術中指導設計人工pri-miRNA。(阮俊英博士簡歷請參閱附件)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及化學系助理教授潘鼎博士團隊致力於應用和開發第一性原理的計算和數值方法,以理解和預測液體、固體與納米結構的性質和行爲。他的團隊在超級計算機的輔助下,研究與可持續發展迫切相關的基礎科學問題,例如水科學,深部碳循環和清潔能源等。藉著裘槎基金會的支持,潘博士希望研究於極端條件下,這些存在於地球深處的碳物質形成的物理現象和化學性質。潘博士的研究將有助我們加深了解深部碳循環,以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能源消耗帶來的影響。(潘鼎博士簡歷請參閱附件)
「裘槎優秀科研者獎2019」得獎學者簡介:
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及功能光子研究中心主任Andrey L. Rogach教授在過去25年來專注研究化學合成納米材料的製作及光譜學,以及將之用於各項與能源相關及光電的應用,包括以水產生光催化氫、光探測器、發光器及顯示的用途。Rogach教授領先研究多種膠質半導體和金屬納米結晶的水合成。他的早期研究,啟發了現今被視為「傳統」的二至六型半導體量子點的發現及進一步發展,並且在近期擴展至其他多類發光膠質納米材料的發展,包括金屬納米團簇、碳點和鈣鈦礦納米結晶。Rogach教授計劃以裘槎基金會的獎金,進一步研究如何將鈣鈦礦這些特殊材料擴展應用於其他器材,例如電激發光二極體、光探測器、場效電晶體、激光以及量子自旋電子器材。 (Andrey L. Rogach教授簡歷請參閱附件)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繆謙教授專研有機化學與分子功能材料。其領導的有機化學及分子材料實驗室,一直致力探索全新的碳納米結構和開發高性能的有機電子材料及器件。他的團隊發現了一種獨特的自組裝結構,可以向有機半導體材料引入各種功能基團而不破壞電荷傳輸的途徑。以此為基礎製作的有機薄膜電晶體,可檢測水溶液中的離子和蛋白質。獲裘槎基金會資助研究經費,繆謙教授將進一步研發電子傳感器,並應用在醫學檢測領域。此外,繆教授亦計劃以有機合成為基礎來創造具有負曲率的全新碳納米結構。他的團隊最近向這目標邁進了一大步,合成出目前為止最大、具有負曲率的石墨烯片段,為開拓碳納米材料的新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繆謙教授簡歷請參閱附件)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溫子龍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致力於闡明多種血液細胞的發育與功能,以及它們在血液系統相關疾病中的作用。獲裘槎基金會資助研究經費後,他將繼續研究這些血液細胞在正常環境和病理環境下調控其發育、穩態及功能的細胞和分子機制,期望能為治療相關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溫子龍教授簡歷請參閱附件)
「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2019」得獎學者簡介: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腎臟內科講座教授及余氏基金教授(腎科)鄧智偉教授致力研究的範圍,主要是了解慢性腎病進展至終末期腎衰竭的細胞及分子機制。蛋白尿腎病和糖尿病腎病是全球導致慢性腎病最常見的原因,鄧教授的研究工作重點闡釋了腎小管細胞介導的炎症和纖維化反應在這兩種腎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角色,並取得了開創性的研究成果。 慢性腎病影響全球約10%人口,成為不容忽視的公共衞生問題。「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讓鄧智偉教授得以利用高通量平台科技,進一步剖析不同腎臟常駐細胞及髓性細胞介導的先天性免疫反應在腎臟炎症病理過程中的作用,這也是引致腎臟纖維化至終末器官衰竭的關鍵。對於現時缺乏針對慢性腎病治療的特定方案,這些研究能辨識出全新治療靶點,為未來研發更有效的藥物治療策略創造條件。 (鄧智偉教授簡歷請參閱附件)
有關「裘槎前瞻科研大獎」
「裘槎前瞻科研大獎」於2012年成立,旨在物色一批極具才華,學術成就足以在國際學術界競爭的學者,讓這批「明日之星」在學術成就剛起步階段,獲得支持,得以在科研﹑個人能力和專業上盡展所長,在專業領域內不斷精進,勇敢創新嘗試,為推動香港的教育和科研發展﹑作出貢獻。每個科研基金最多有500萬元供五年研究之用。
有關「裘槎優秀科研者獎」/「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
裘槎基金會於1997年設立「裘槎優秀科研者獎」,頒授給在科研工作上有卓越表現的學者,以表揚他們的成就,並鼓勵他們在其研究領域取得更理想的成績。其所屬大學可獲資助另聘替代人員,讓得獎者可全職投入研究工作。該獎項經多位國際權威科學家嚴格評審各候選人的科研工作後,再選出得獎者。目前「裘槎優秀科研者獎」/「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每個獎項包括港幣200萬元的科研基金;以及另聘替代講師/臨床醫療人員一年的開支,上限「裘槎優秀科研者獎」為港幣994,860元,「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港幣2,426,100元。
傳媒查詢︰
香港科技大學
公共事務處公共關係及新聞主管
林淑媛
電話︰2358 6313, 電郵︰anitalam@ust.hk
公共事務處公共關係及新聞事務經理
李永寧
電話︰2358 6317, 電郵︰liyongning@ust.hk
香港中文大學
高級傳訊及公共關係經理
吳文鳳
電話︰3943 8896, 電郵︰fiona-ng@cuhk.edu.hk
傳訊及公共關係經理
溫安怡
電話︰3943 3916, 電郵︰angelawan@cuhk.edu.hk
傳訊及公共關係主任
關紹亨
電話︰3943 1719, 電郵︰henrykwan@cuhk.edu.hk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知識交流及學院發展助理經理
黃潔玲
電話︰3917 6857, 電郵︰oliviaow@hku.hk
香港城市大學
鄭誼群
電話︰3442 6805 / 9201 8895, 電郵︰cheng.karen@cit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