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領袖思維

諾貝爾獎得主匯聚科大:以好奇心為舟 航向科學卓越之境

2025-04-16
#Thought Leadership
#生命科學
#物理學
合照

科大與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合辦「我與科學家在一起:諾貝爾獎得主走進科大」活動,邀得三名諾貝爾獎得主,與近200名師生和嘉賓作現場交流,同時吸引近2,000名內地高校的線上觀眾參與。

合照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左四)、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會長李然(右四)、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右一)、清華大學校友總會副會長姜勝耀教授(右二)、科大生命科學部吳若昊教授(左一)與三名諾貝爾獎得主May-Britt MOSER教授(左三)、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左二)及Didier QUELOZ教授(右三)合照。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致歡迎辭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致歡迎辭。

三位享譽國際的諾貝爾獎得主

三位享譽國際的諾貝爾獎得主,包括May-Britt MOSER教授(左)、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中)、Didier QUELOZ教授(右)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

問答環節

活動設有問答環節,讓學生與研究員直接與諾貝爾獎得主交流。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近日邀得三名諾貝爾獎得主,與近200名師生和嘉賓作現場交流。活動同時吸引了約2,000名來自內地各個高等院校的線上觀眾參與,彰顯科大在推動跨學科創新,以及連結本地科研社群與全球思想領袖方面的努力。

作為今年「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暨「香江諾貝論壇」的主題活動,這場名為「我與科學家在一起:諾貝爾獎得主走進科大」的活動於4月14日舉行,由科大與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京校聯) 合辦。三位享譽國際的諾貝爾獎得主分享了他們的真知灼見:

•    May-Britt MOSER教授:2014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以發現大腦空間導航系統中的網格細胞聞名
•    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因石墨烯和二維材料的卓越研究獲獎 
•    Didier QUELOZ教授: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因首次發現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而改寫了天文學史

這三位頂尖科學家分享了他們的科研歷程以及對未來科學突破的展望,同時強調好奇心驅動研究的重要性。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感謝一眾貴賓親臨校園,並衷心答謝主辦方和支持機構的精心安排。她說:「今天的活動不僅讓師生有機會與優秀的科學家交流,更能一同深入探索科學研究的本質。科大自創校以來,一直秉持推動創新、研究與知識轉移的使命,而這些諾貝爾獎得主所展現的好奇心、創造力與堅毅不屈的精神,正正是科大致力培養學生所具備的素質。我期盼他們的科研歷程,能啟發師生們繼續追求突破,透過跨學科、跨地域的合作,共同發掘知識的力量,造福社會。」

活動亦設有問答環節,讓學生與研究員直接與諾貝爾獎得主交流。環節由科大生命科學部吳若昊教授主持,討論的議題涵蓋材料科學、神經科學乃至天體物理學。

科大一直致力匯聚全球領袖,促進知識交流,並以培育人才為己任,推動前沿研究以應對當前社會的迫切挑戰。去年11月,科大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分子前沿研討會」,邀請包括四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國際知名科學家參與,激發討論,為年輕新一代帶來啟發。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hkust.edu.hk/) 是國際知名的大學,致力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研究及具影響力的知識轉移。科大著重為學生提供全面及跨學科的教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4》中全球排第19、全港第一。另有 13 個科目躋身《2025 年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 50強,其中「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全球排名第17位,蟬聯本地大學之冠。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一直位處全球首30名以內,反映畢業生極具競爭力。在研究及創業創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的「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直至2024年11月,科大成員共創立了逾1,800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6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

傳媒查詢:

林淑媛
電話﹕2358 6313
電郵﹕anitalam@ust.hk

曾詠珊
電話﹕3469 2512
電郵﹕janicetws@ust.hk

 

註冊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

了解香港科技大學的最新動態、活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