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2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舉行第六屆冠名教授席就職典禮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舉行第六屆冠名教授席就職典禮,向八位傑出教授頒發冠名教授席及表揚各捐贈者對大學的鼎力支持。
典禮的主禮嘉賓、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表示:「科大的『冠名教授席』計劃每年均吸引和延攬享譽全球的學者,研究具挑戰性而多元的課題,與科大致力實踐突破界限的思維,促進科學、工程、商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創新研究的目標一致。在此謹向所有捐贈者致以最由衷的謝意,並恭賀2022年的科大冠名教授,祝願各位以科大最新一代傳承人的身份,在學術與教學上力臻卓越。」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致辭時亦恭賀獲冠名的教授,並對捐贈者的慷慨支持表達謝意。他說:「我們自2013年以來已向超過五十位教員頒發了冠名教授席名銜,以表場他們超卓的研究和教學成就,為下一代塑造更美好的世界。我們謹此以摯誠向所有多年來支持科大的捐贈者致謝,特別是那些贈予教授席的善長。感謝他們慷慨解囊,讓我們得以嘉許、獎勵和延攬各領域的知識領袖,以支持他們與大學一起再創高峰。」
獲頒授殊榮的八位冠名教授,其研究範疇涵蓋多個領域,包括粒子物理學、計算材料科學、材料物理學、幹細胞生物學、量子模擬、癌症基因組學、數據科學,以及銷售和營銷創新。
冠名教授席的成立,有賴各位一直大力支持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善長,包括(按英文名字字母順序排列):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嘉里控股有限公司、夏利萊博士、夏利萊夫人、潘樂陶慈善基金及其他不願具名的捐贈者的贊助,還有大學特備撥款的支持。
出席就職典禮的主禮嘉賓包括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科大校長史維教授以及其他大學高層。捐贈者、企業捐贈者及其代表亦有親臨典禮,包括莊嘉雯女士、夏雅朗博士、潘彩鳯小姐及陳黎肖霞女士。
冠名教授名錄如下:

新聞
向弱勢群體傾斜的疫苗分配策略最能令社會受益
一項基於智慧數據模型的新研究揭示,增加對弱勢社群的疫苗接種投入,是實現為社會最大健康利益的有效途徑。
要想同時提升有限疫苗資源的社會效用和公平性,政府應將更多的疫苗優先分配給最弱勢的社群——即使這類人士對疫苗表現出更強烈的猶豫。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和科大(廣州)的許彬教授、芝加哥大學的James EVANS教授和清華大學的李勇教授共同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設計了能準確預測美國都會區新型冠狀病毒案例曲線的傳染病模型,並基於該模型揭示了在複雜的流行病環境中平衡多種倫理價值的關鍵。
傳統流行病模型往往對人群混合模式做出了很強的假設,認為一個地理區域內的所有人均勻混合,從而有相同的機率感染病毒並傳給他人。這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的情形顯然不相符。有見及此,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個會考慮出行行為和人口屬性差異的流行病模型,以捕捉不同社區面臨不同疫情風險的程度。出行數據和人口結構在社區層面的整合,使團隊能夠更真實地描述不同人群的混合方式。例如,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低收入家庭的情況會更糟,因為他們為了生計必須維持原來的社區流動水平,這使他們面臨更大的風險。因此,與許多可以在家工作的白領相比,他們有更大的機率感染和傳播病毒,這也使他們成為接種疫苗、阻斷疫情傳播的關鍵群體。
研究得到兩個關鍵結果:首先,它強調在設計疫苗分配政策時,應將出行行為和人口屬性同時納入考慮。大多數現有的疫苗接種計畫僅基於年齡或年齡與職業的組合來設計;美國部分地區採用一個社會脆弱性指數來指導疫苗的分配先後次序。儘管如此,它仍無法捕獲出行行為導致的傳播和暴露於新型冠狀病毒的不同可能性。相比之下,該研究提出的模型顯著提高了疫苗分配策略的針對性,透過分配疫苗給最弱勢的群體,有限的疫苗資源便能被充分利用,實現社會的最大福祉。研究團隊還指出,他們的智慧模型僅使用粗細微性的聚合出行數據,從而消除了個人私隱洩露的擔憂。事實上,許多優秀的聚合資料來源可被用於構建流行病模型,而不必擔心私隱或其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