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科大歡迎教資會推出科教創新基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歡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推出科教創新基金,這將為大學推行創新的教學科技提供額外資源。
作為創新教育的先驅,科大是亞洲最早引入「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的高等院校之一,同時也是其中一所最早於教學上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教育機構。科大與教資會同樣關注新興技術應用有可能引起的道德和法律問題,認為必須謹慎考慮並履行相關的社會責任,因此,科大多年來開設了不同課程,探討人工智能所引發的潛在道德問題及好處。為確保能以負責任及包容的態度使用人工智能和新科技,科大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討論並就課程開發、教學方法、評估策略和維護學術誠信相關的政策作出指導。大學亦於2018年成立了高教界首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CAiRE),於科學、技術、商業、社會及教育等多個與人工智能息息相關的層面,推展跨學科研究。
科大近期設立了各項基金,以推動更恰當及廣泛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大學期待教資會未來公佈更多有關科教創新基金的具體細節,以研究如何透過此計劃,進一步深化與學術界和業界的合作,為科大成員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新聞
求佳職,不只要學業佳績
現今的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大學畢業生必須付出額外的努力才能脫穎而出。科大一直致力協助同學規劃職業生涯,提供源源不絕的機會讓他們吸取職場經驗。以下我們請來兩位科大畢業生分享他們找到夢想工作的秘訣,以及一位對科大生高度評價的僱主,分享求職者必備的職場特質與條件。
外向變通 致勝關鍵
許智滔 (Terry) 2022年畢業於電子工程系。在大學四年間,他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斜槓族」,做過多份工作包括兼職救生員及補習老師,後來在一家研發機械人的初創公司當電子工程實習生。
Terry天生喜歡冒險,他自言求學期間沒有為自己訂立明確的就業目標。相反地,他採取了探索式的求職策略,在課餘時間爭取機會,在現實社會累積不同的工作經驗。
「實習期間,我和其他同事一同為中小學生設計 STEM 課程,公司也滿意我的表現,完成實習後,我繼續在公司兼職。」Terry 相信這些實習經驗對他的未來職業發展有莫大幫助,但同樣重要的,是他在大學期間學習到的人際關係技巧和領導才能。

新聞
別再「以貌取果」
當你到水果店購買梨子時,你會否因為它們的形狀不規則或表皮上有小瑕疵而避開不選?雖然這些水果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但大多數消費者仍然會對外觀不佳的水果敬而遠之。你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種消費習慣會造成甚麼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看「醜陋」食物背後的一些醜陋真相——據聯合國推算,全球約有14%糧食在收成到消費過程中損失或浪費。在英國,官方估計本土種植的蘋果當中,純粹因外觀不佳而被扔掉的可能多達四分一;新加坡的情況亦大同小異,入口水果中,近乎三成是基於上述原因而淪為廚餘。
全力以赴 減少食物浪費
由科大校友張藝譯(右)和她的創業夥伴方苑瀠共同成立的Not Only Powder在「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3」中勇奪金獎及可持續發展影響力獎。
2024

新聞
科大校長葉玉如於2023年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校長年會發表睿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於6月27日出席2023年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校長年會,就可持續發展及全人教育方面分享她的真知灼見。
是次年會的主題為「從創新實踐:可持續發展未來的解決方案」,聚焦討論應對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思想和策略,包括實現碳中和目標,和綠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葉校長參與了由數碼港公眾使命總監陳思源先生擔任主持的「教育新生代關顧地球的思維領導力」專題討論環節。一同參與討論的專家包括朱拉隆功大學校長Bundhit EUA-ARPORN、名古屋大學校長杉山直、南洋理工大學校長何德華、奧克蘭大學副校長Dawn FRESHWATER以及南加州大學校長Carol L. FOLT。葉校長會上強調同心協作締造可持續的世界的重要性。
本次年會為環太平洋地區高等院校的領袖菁英提供切磋交流的平台,共同塑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