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第三十一屆學位頒授典禮 頒授榮譽博士予六位傑出學者及社會領袖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舉行第三十一屆學位頒授典禮,並首次在畢業典禮上奏唱校歌。
新聞
科大加強與英國和瑞士機構的合作夥伴關係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11月迎接來自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和曼徹斯特英中協會,以及來自瑞士的Swissnex等國際合作夥伴到訪校園。這些與海外大學的交流,印證科大重視國際合作和知識交流。 曼徹斯特大學特別專案協理副校長John HOLDEN教授和曼徹斯特英中協會執行董事Rhys WHALLEY先生於11月14日與科大團隊在知識轉移辦公室會面。科大團隊分享了大學結合教育和研究專案的技術轉移,以及培育初創企業為社會作出貢獻等方面作出的努力。科大另安排代表團參觀點動Point Fit和 煥境生物科技兩間源自科大的初創企業,了解其公司的創新意念及發展里程。 科大於11月15日亦迎來瑞士駐華大使,兼任瑞士聯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Swissnex中國區首席執行官何輝博士到訪。代表團參觀校園,並與科大的知識轉移辦公室和創業中心團隊進行交流。科大一直支援初創企業國際化,與Swissnex推動瑞士和中國企業交流有著共同願景。 與海外大學的夥伴關係對科大推動創新和培育更多初創企業的使命至關重要。科大將持續加強與全球夥伴的關係,開展更多跨領域、跨國界的科研合作。
新聞
科大主辦2023年亞洲大學聯盟執行會議促進亞洲學術合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作為2023-2024年度亞洲大學聯盟執行主席單位,於2023年11月7日至10日主辦了亞洲大學聯盟執行會議。會議匯集來自15所知名亞洲高等教育機構的領袖和代表,共同探討亞洲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 會議有幸邀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蔡局長致詞表達香港特區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和支持,並為「Asian Universities Alliance Limited」主持揭牌儀式。「亞洲文化遺產的瑰麗」攝影展是會議的另一亮點,展覧呈現了亞洲多元文化的視覺盛宴。與會者還參觀香港故宮博物館,觀賞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珍貴文物。 作為亞洲大學聯盟執行主席單位,科大將繼續與其他成員機構同心協力緊密合作,追求學術和研究卓越,擴大區域合作,增強亞洲大學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的影響力。  
新聞
科大主辦領袖論壇「合作共創可持續未來」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2023年11月8日主辦題為「合作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領袖論壇,匯集來自15個亞洲地區,22所大學的50多位代表和學者。論壇就兩個關鍵議題「全球共享: 高校如何共用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數據」和「評估績效:評估高校的可持續措施」作出深入討論。 論壇的小組成員包括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校長伊萊桑米·阿德西達教授;東京工業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林宣宏教授;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校長卡鲁纳加特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協理副校長林秀琴教授;阿联酋大学科研事务执行副教务长艾哈迈德·穆拉德教授;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宏偉教授;以及主持人亞洲大學聯盟秘書長張傳傑博士和香港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大學數據研究)萊韻詩博士。 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在致辭中強調大學致力與不同利益相關者合作,培育及實踐新理念,共同實現可持續的世界。科大透過開放式對話及交流,積極尋求通過科研合作建立新的夥伴關係,培養下一代領袖。  
新聞
研究, 研究及科技
科大團隊研發低成本多功能精密微型列印機 實現高速打印壓電薄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微型列印機,其打印壓電薄膜的速度比現有技術快100倍,或可降低大批量製造應用壓電元件之各類微機電系統產品,如傳感器、可穿戴或植入式醫療儀器的成本。 相較市面上的微型列印機,這款微型列印機的成本更低。它利用靜電場力將墨水高速噴射到基板上,並精確、迅速地操作薄膜圖案成型。由於列印速度極快,結構尺寸精密控制水平高,該列印機能有效應對目前壓電元件大規模生產的挑戰。 壓電元件包括納米顆粒、薄膜和微圖案,在傳感、驅動、催化和能量收集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然而,因要在不同基板材料上精確控制元件結構和特徵尺寸的過程依然複雜且困難,所以至今為止大規模生產這些壓電元件仍然具有挑戰性。 由於對微機電系統、可穿戴/植入式電子產品、小型可攜設備和物聯網的需求不斷增加,壓電材料因其能將機械能和電能耦合在一起的特性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科大研究團隊最近開發了一種適用於壓電薄膜、微圖案和納米顆粒的超快多功能微型列印技術,為實現幾乎任何材料構成的3D零件的高速和大規模微製造,邁出了重要一步。 研究過程中,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副教授楊征保的團隊利用自主設計的多刺倒傘狀列印噴頭和相連接的高壓電源,構建了3D微型列印機主體。當足夠強大的靜電場作用到噴頭時,墨水會從每個刺尖噴射出來,就像雷暴天氣積雨雲中的雨滴尖端噴射出帶電液滴流一樣。 該列印機的打印速度比現有技術快100倍,並能像半導體光刻一樣高效地列印薄膜圖案,例如只需10分鐘,它就能在4英寸矽晶圓上製造出10微米厚的壓電薄膜,整個過程幾乎無製造廢料。這項突破性技術可製造出麥克風、臨床超聲探頭的壓電元件,以及可以用作製造薄膜太陽能電池板,並有望降低相關產品的生產成本。 楊教授表示:「團隊研發的微型列印機具有多種材料的列印能力,包括功能陶瓷、金屬納米顆粒、絕緣聚合物和生物分子。同時,它還可以以目前已知的最快速度打印具有商業薄膜壓電性能的元件。這種全新且低成本的精密列印機將為科學界和工業界帶來許多啟示,推動更多技術的發現和突破。」
新聞
科大舉辦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年會及董事會會議推動研究創新與地區合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2023年11月6日至8日主辦第29屆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年度大會和第53屆理事會大會。來自東亞16所著名大學的代表齊聚一堂,為推進區域學術研究合作,邁向另一重要里程碑。 會議回顧了過去一年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高校舉辦的各類課程項目和學生活動,規劃了未來一年的會議及活動,並推舉下一屆協會主席。經協會成員投票,科大被推舉為2024年至2025年度協會主席。作為新一年度協會主席,科大將致力推動東亞研究型大學全方位、深層次、高水平的區域合作。 科大感謝協會夥伴的支持和信任,並承諾與盟友共同擴闊知識領域,推動創新。科大將繼續推進協會發展,凝聚區域共識,推動全球合作。
新聞
科大向荷蘭代表團展示健康創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及其領導的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HKCeND)國際研究團隊,與知識轉移辦公室主管(生物醫學及保健) 於10月下旬會見荷蘭衛生、福利及體育部代表團。 荷蘭駐港澳特區副總領事兼經濟事務主任Lucille MERKS表示代表團的目的是為了了解醫療保健領域的數字醫學和支援社區老齡化的新技術。代表團由11位荷蘭醫療保健行業的從業者組成,包括來自阿姆斯特丹大學學術醫學中心、萊頓大學醫學中心和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學術界人士。 葉校長於會上介紹了檢測和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的創新方法,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的研發總監傅潔瑜教授亦介紹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科大將繼續與世界各地的知名機構和學術組織合作,一起研發更多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應對全球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帶來的挑戰。
新聞
科大「街坊」帶您漫步校園 飽覽美景 編織回憶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由校友創立的社企「街坊帶路」合作,在本月初正式推出「科大深度遊」(HKUSTours) 活動。由衆多不同背景的科大成員,包括現任或已退休的教職員及校友自願擔任導賞員,帶領參與導賞團的科大成員及公眾人士遊覽校園和坑口社區,加深大眾對科大和周邊地區文化和歷史的認識,藉此增強科大與社群的連繫。導賞員包括自創校起於李兆基圖書館工作逾30年的Edwin,以及在海洋研究實驗中心擔任技術員的科大校友Bernadette,他們對科大充滿美好回憶,藉帶領導賞團向參加者分享他們的「科大情」的故事。 科大於本月共舉辦六場「科大深度遊」導賞團,路綫跨越了校園的界限,除了漫步校園、欣賞沿途美景外,範圍亦擴展至與科大一同成長的坑口社區。26名來自科大社群的導賞員,還透過參與路綫設計及分享自己在科大的獨特故事,將參加者和科大精神聯繫起來。 「科大深度遊」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與,活動於9月初接受報名,反應熱烈,名額於開放報名後的兩日內已全數爆滿。有見及此,負責「科大深度遊」活動的環球事務及傳訊處計劃於明年初再度舉辦多場相同主題的導賞團,讓更多市民大眾能透過參與導賞活動,了解科大不同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