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07

新聞
三大洲著名大學簽訂三邊合作協議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星期四)與德國卡爾斯魯大學(Universität Karlsruhe)和美國卡內基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簽訂協議,加強學術合作和交流。卡爾斯魯大學為德國頂尖的研究型大學,而卡內基大學為美國重點大學,以電腦科學著稱。這次三所來自三大洲的世界一流大學簽訂三邊合作協議,意義重大。 科大校長朱經武教授、卡爾斯魯大學校長 Prof Horst Hippler 和卡內基大學校長 Prof Jared L Cohon 今日共同簽訂協議,展開友好合作新一頁。 朱經武教授致詞時表示,對於今次與來自歐美兩大洲的頂尖大學結盟,感到雙重的光榮和喜悅。 朱教授在會上亦就各大學未來的合作模式分享了他的見解。他說:「全球大學未來的合作模式將會邁向一個新階段—各大學夥伴一方面享有管理自主,同時又受惠於彼此文化上的互融,彼此分享創見。」 根據協定,這三所大學將協力發展研究和教學計劃,就計算機科技和通訊技術加強合作;並會推動學生和教員間的學術交流活動,增廣他們跨越國界和文化上的見聞。 德國卡爾斯魯大學簡介 卡爾斯魯大學現被稱為德國三所重點大學之一,根據德國一份有關職業和經濟刊物“karriere ”的調查結果,卡爾斯魯大以電腦科學、機械工程和商業工程著稱。 美國卡內基大學簡介 卡內基大學建校於一九零零年,連續被US News & World Report 選為美國排名最高的大學之一,其中以文科和科技資訊科目最為著名,並以跨學科和創新的教學方法著稱。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 2358-6306 電郵: kluk@ust.hk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於南沙開幕
香港科技大學今天(星期四)正式宣布,將位於南沙資訊科技園的研究院,命名為「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並同時為研究院舉行開幕典禮,及為研究院新校園進行奠基儀式。這項命名是為了紀念已故霍英東先生對國家及香港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他對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支持,使科大能實現在南沙資訊科技園成立研究院,落實科學興國崇高的理想。開幕禮及奠基儀式主禮嘉賓包括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林迪夫副主任、廣州市南沙區劉海濤常務副區長、廣州市南沙區委唐航浩副書記、霍英東基金會董事長霍震霆先生和董事霍震宇先生、梁愛詩女士、霍英東銘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銘思先生、科大校董會主席陳祖澤博士、科大校長朱經武教授、科大署理副校長(學術)錢大康教授、副校長(行政及總務)黃玉山教授、署理副校長(研究及發展)易東萊教授、科大協理副校長余同希教授(研究及發展•南沙發展)及南沙資訊科技園常務副董事長林垂宙教授等。 研究院及其轄下八個研究中心現時暫在南沙資訊科技園軟件大樓進行運作,其中「北京-香港科大聯合研究中心」已於去年八月正式開幕,而另外七個研究中心亦於今天聯同霍英東研究院一併正式開幕。 這七個研究中心分別為:人口與社會分析中心大氣研究中心工程材料及可靠性研究中心先進複合材料技術研究中心華南研究中心無線通訊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數字生活研究中心
新聞
國家科技部支持香港科技大學成立高等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於本月上旬訪問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部,與科技部副部長尚勇會面,雙方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的科技合作與交流,進行了深入會談,科技部並表示支持科大成立高等研究院。 國家科學技術部發表網上新聞公布指出,尚勇副部長稱讚朱經武校長在高溫超導研究領域和發展上,取得輝煌成就。他說:「朱校長在高溫超導的研究,是華人科學家的巨大榮譽。科大在短短十幾年間,躍升為世界知名大學,令人欽佩。」 朱經武教授則向尚勇副部長介紹了科大建立高等研究院的情況。朱教授稱:「科大致力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拓展最尖端的知識領域。我希望跟內地的相關機構,進行廣泛的合作和交流,以及進一步獲得科技部的支持。」 在會面中,尚勇副部長還向朱教授介绍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科技規劃、重點實業室建設、以及内地與香港近年來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領域上取得的成果。 他指出,香港國際信息流通,跟國際科技界有密切和廣泛聯繫,在科技合作方面具有較好的區域優勢,特别是在國家提出自主創新戰略的形勢下,香港將會發揮更大作用,科技部願意為香港的科技發展及經濟建設,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服務。 基礎研究司葉玉江副司長、中國科技交流中心趙新力副主任等亦參加了是次會面。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 2358 6306 電郵: kluk@ust.hk  
新聞
張浚生教授率浙江大學團訪問科大
浙江大學訪問團一行十二人今天到訪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雙方簽訂兩校學術交流協議。訪問團由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主席張浚生教授率領。張教授為新華社香港分社前副社長,他表示,對於科大在短短十五年間,發展成為一所全球優秀的大學,實在令人讚嘆。 科大校長朱經武表示,很高興科大和浙江大學加強合作。今次的學術交流協議,雙方將聯合培養研究生及博士生,培育優秀人才。 另一方面,一個越南高層訪問團來科大觀摩。訪問團由越南政府官員Tran Quoc Toan率領,團員包括該國教育及培訓部副部長Banh Tien Long。由於越南政府銳意在今後10至15年內,建立幾所高質素的大學,足以跟東南亞及最終跟世界一流學府媲美。訪問團成員與朱經武校長交流心得,並跟大學高層討論建造頂尖學府的辦學經驗。 該團這次中國及香港之行,共與三所大學進行觀摩及交流,這三所大學分別為北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 2358 6306 電郵: kluk@ust.hk  
新聞
頂尖學者雲集科大分析未來中美外交關係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加州栢克萊大學今日(1月9日)科大校園合辦一個具影響力的區域性研討會。會上,國際著名學者、時事評論家、商界領袖和政策研究者聚首一堂,一起討論影響著中美關係的存在因素,以及分析未來美國外交政策遇到的挑戰。 是次研討會由科大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及加州栢克萊大學新世紀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合辦,是「全球新世紀計劃2007」的第一個系列研討會。 研討會上,與會者對「2012年全球局勢如何影響中美關係」這個主題展開深入討論,並取得豐碩的成果。 科大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社會科學部講座教授暨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崔大偉教授,在會上剖析了現時影響著中美關係的主要因素。他說:「這個是中國的時代嗎?還不是。未來二十年,中國的崛起將是一股促進國際政治發展的力量,但這股力量將會在一個受制於美國權力的框架下發展。」 會上,另一位講者,加州栢克萊大學國際研究學院(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主任及「全球新世紀計劃2007」的主辦者史提芬韋伯教授(Prof Steven Weber)補充:「現今世代,沒有國家能活在真空狀態。舉辦『全球新世紀計劃2007』的目的,是為全球的策略性夥伴展開對話,為大家共同受影響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全球新世紀計劃2007」是加州栢克萊大學新世紀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和杜克大學與及全球的夥伴學院合作的一個新計劃。科大因其前瞻性的國際視野而獲選為是次系列研討會的首個舉辦地方。 「全球新世紀計劃2007」未來的一系列研討會,將分別在新加波、海法、日內瓦、倫敦和莫斯科舉行。 崔大偉教授簡歷 崔大偉教授是科大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社會科學部講座教授及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他是研究中國政治、中國外交及東南亞國際政治經濟的著名學者。 他最近的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資源外交政策、海外留學的中國內地人和香港在中國現代化的角色。 史提芬韋伯教授簡歷 史提芬韋伯教授為加州栢克萊大學國際研究學院主任和政治學系教授。

2006

新聞
科大推行五天工作周與維持每周五天半服務
/press_release_archive/chi/news/archive/c_pa061228-1610.pdf
新聞
科大獲捐款推動創新研究
/press_release_archive/chi/news/archive/c_pa061220-1609.pdf
新聞
科大獲500萬元捐款以推動教研卓越
/press_release_archive/chi/news/archive/c_pa061212-160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