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聞
科大團隊揭示小膠質細胞在脊髓損傷後防止軸突退化中的關鍵作用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工程研究人員和生物學家攜手展開跨學科研究,成功揭示了一種脊髓神經損傷的保護機制,為開發治療方案帶來曙光,有望造福全球逾千萬患者。
脊髓損傷可造成嚴重後果,例如終身癱瘓,但科學界至今尚未全面了解它的機理,因此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長期以來,由於缺乏適當的活體成像技術,科學家無法精確地觀察研究脊髓內未受干擾的細胞生物過程。
為了克服這一困難,科大工學院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瞿佳男教授與理學院生命科學部劉凱教授組成了跨學科團隊。他們結合多模態顯微成像技術和光學清除技術,成功實現微創活體成像,並由此發現小膠質細胞在脊髓軸突損傷後,會發揮一種特殊功能,並有效阻止軸突退化。
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裏最為主要的長駐免疫細胞。它們對大腦發育、穩定體內環境和神經系統疾病均有重要影響。科學界近年的研究顯示,無論在神經新生、突觸可塑性或神經退化等過程中,小膠質細胞與神經元之間都有重要的相互作用。
劉凱教授介紹說:「這項研究採用了瞿教授實驗室所開發的先進活體多模態顯微成像技術和光學清除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展示了自然生理條件下脊髓中膠質細胞與節點的相互作用。」
他續指:「在單一脊髓軸突損傷的急性階段,我們發現小膠質細胞原來對神經具有關鍵的保護功效。研究結果也解釋了小膠質細胞與軸突之間的通訊機制,為開發有效治療策略提供了新的靶點。」
團隊證實了在脊髓中,小膠質細胞能與髓鞘軸突的郎氏結(nodes of Ranvier)建立直接接觸,並在軸突損傷後,表現出顯著的神經保護包裹行為。這種保護機制依賴於P2Y12受體的功能,突顯出神經元與膠質細胞之間一種新的相互作用,能夠防止急性軸突退化擴散至節點之外。

新聞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歡迎施政報告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歡迎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今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當中,她特別欣喜特首支持籌建本港第三所醫學院、推出支援研究及創業發展的新政策,以及多項粵港澳大灣區的協作計劃等,相信可進一步發展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她指出:「科大對特首支持籌建本港第三所醫學院,並成立工作組跟進相關事宜,深感鼓舞。當中,政府建議於北部都會區內的牛潭尾預留用地,發展新醫學院校舍及綜合醫教研醫院,相信將可與河套港深創科園大力發展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產業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我們得悉工作組將邀請有意開設新醫學院的大學提交建議書,科大會積極了解相關計劃的細節及要求,期望可作出貢獻。」
為響應政府希望透過增加醫學培訓名額及成立第三所醫學院,以增加本地醫療專業人才的願景,科大於本年初表明有意籌劃本港第三所醫學院,並已成立不同的工作小組,收集相關持份者的意見,並制定初步建議書。
在研究及創新創業發展方面,葉教授欣喜政府將推出新一輪 15 億元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撥款1.8億元促進初創企業的發展,以及成立100 億元的母基金,鼓勵市場投資新興和未來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等。她相信,這些舉措將可助香港打造更具活力的創科生態圈。科大近月亦推出「創新創業基金」,冀吸納市場投資夥伴,以支持科大重點領域初創企業的發展,正好與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的母基金目標一致。
此外,葉教授亦歡迎政府推進第三個「InnoHK 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更指此與科大的重點前沿科學領域高度契合。一直以來,科大有不少創新科技及研發獲公營機構、企業垂青,例如政府部門即將試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文書輔助應用程式,正正是由科大牽頭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所研發。科大學者亦將領導新的InnoHK研究中心,開展太空機械人與能源研發項目,參與包括嫦娥八號任務在內的國家航天事業,充分展現科大於力學、熱學、機械人、傳感器、微型儀器以及熱控技術等前沿領域的實力。
新聞
科大引入全港最大的浸沒式液冷卻系統
隨著AI研究的算力需求和電力用量不斷攀升,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率先於校內科研運算設施引進全港最大規模的浸沒式液冷卻系統,有效降低超過80%的冷卻耗電量之餘,亦為電腦提供了一個更理想的低溫操作環境,提升其運算性能。
科研工作,特別是分析大數據及執行複雜算法等,需要高效能的運算設備(HPC)。然而,這類伺服器的耗電量高,並會產生大量熱力,阻礙發揮運算效能。
作為AI研究的領航者,科大近日成為本港首間引入浸沒式液冷卻技術的大學,以解決此問題。大學首階段安裝的八個浸沒式冷卻水箱,可容納約280台中央處理器(CPU)和圖形處理器(GPU),而大學預計於2026年落成、樓高八層的高性能數據中心,亦將採用液冷技術。隨著運算能力的提升,原本耗時數日的數據分析工作,現可縮短至數小時內完成。這將有利大學從事更多包括疫苗開發、個人化醫學、癌症基因組學、天體物理學模型構建以及材料科學等需要高效大數據分析的研究工作。
新聞
「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4」 以智慧科技引領可持續發展與健康未來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信和集團(信和)一直致力培育新一代創意人才,並攜手舉辦「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為有志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創科發展平台。今屆大賽首度開放予海外大學生參加比賽,破紀錄吸引近340隊來自本港及海外的隊伍競逐獎項,促進香港與不同海外大學的合作,激發各地人才創意交流。
可持續發展和醫療保健是今年「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的焦點議題,各參賽隊伍善用創新科技,以創意解決方案應對環境與健康等挑戰,其中Pest0、TerraGreen Limited以及EC Innovation Limited分別榮獲比賽白金獎、金獎及銀獎,而今年新增的「國際學生組賽道」,獲獎隊伍分別來自新加坡的HydroTech Solution、新加坡的Pawsible Foods及美國的Empathera。
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表示:「今年賽事以 『開創你的豐碩未來』(Empower Your Future)為題,展示科大有志創業人才的卓越成就。我為全新推出的『國際學生組賽道』感到尤其興奮,這不但為大學生提供創業交流的機會,更將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的足跡從大中華區擴展至全球,同時彰顯科大在推動創業教育方面的領導地位。今屆有近四分之一的參賽隊伍來自15個國家,國際參與有助豐富比賽的多樣性,亦促進多元的思想交流。未來透過更廣泛的全球參與,我們希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和初創孵化樞紐的地位。」
信和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先生表示:「信和集團一向積極支持香港整體創科生態圈發展,透過『信和創意研發室』協助本地、中國內地及海外的初創企業及創業人士實現嶄新創意概念。我們深信創新科技是『建構更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很高興連續第七年與科大團隊合作,培育具創業夢想及有抱負的年輕人,尤其將環境、社會及管治元素融入項目當中,為應對全球挑戰帶來解決方案。期望今年的得獎者與歷屆一樣,充分利用獎金作為種子資金,實現他們的創業目標,努力不懈繼續研究和業務發展工作,共同促進創新和技術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得獎名單如下:

新聞
科大舉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早於校園舉行升旗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包海斌參贊、科大副監督陳祖澤博士、校董會副主席楊佳錩教授、顧問委員會主席廖長城博士,以及其他大學高層管理人員作主禮嘉賓,並由香港輔助警察隊(香港輔警)會操及升旗隊負責莊嚴而隆重的升旗儀式,隊員當中大部分為在讀科大學生及畢業生。
四百多名包括科大校董會及顧問委員會成員、師生、校友、教職員及其家屬親身參與典禮,並有逾兩萬人在線上觀看直播。典禮期間,科大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合唱團與所有出席典禮的嘉賓及科大成員一同奏唱國歌、科大校歌及「我和我的祖國」,聯誼會日前亦在校園內組成「75」字樣,祝賀祖國成立七十五周年。

新聞
HKUST Chairs AEARU Meetings to Foste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只供英文版本)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Vice President for Institutional Advancement, Prof. WANG Yang chaired the 55th Board of Directors Meeting and 30th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East As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AEARU) at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on September 27, 2024. This significant event convened distinguished delegates from 16 leading East Asian institutions, enhancing regional collaboration.During the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East Asian Universities" workshop, senior leaders from Fudan University, Tohoku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acau, and Yonsei University showcased their institutions' research excellence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The discussions were particularly meaningful as they marked a vibrant resurgence of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following a three-year hiatus due to the pandemic.

新聞
Less is More: Saving Manpower on Traffic Control While Improving Road Efficiency(只供英文版本)
HKUST Dean of Engineering Prof. Hong K. LO and his team have developed an award-winning smart traffic control plan to mitigate the notorious congestion in Kwun Tong District, Hong Kong. And they have a broader vision to share in this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