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2

新聞
研究
科大與港鐵成立智慧社區實驗室 攜手研發創新方案 便利市民生活及出行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港鐵公司及港鐵學院今天(二零二二年六月十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備忘錄」),成立「香港科技大學—港鐵聯合實驗室」。這是港鐵首次與大專院校合作成立實驗室,公司期望透過與科大極智慧城市研究院的合作,推動自主創新科技應用於鐵路及其他服務上,達至鼓勵本地科研、建設智慧社區的目的。 今次合作計劃為期三年,研究項目主要集中於智慧社區及智慧出行等方面。雙方會以此實驗室為平台,就港鐵在智慧社區及智慧出行的發展進行交流和互動,因應不同範疇的需要度身訂造項目,應用到市民出行及生活的不同範疇。 備忘錄在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博士及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見證下,由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港鐵學院署任校長鄭惠貞女士與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及科大極智慧城市研究院主任羅康錦教授簽署。 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博士表示:「港鐵一向致力以科技提升服務、工程和資產管理的水平,打造優質品牌。在公司的新企業策略『變.造未來』下,我們更銳意將數碼技術融入各服務範圍,及增加對創新科技的投資。過程中,我們希望善用港鐵的規模,與本地初創企業、學術界攜手合作,支持本地科研項目的應用,並為推動創新科技出一分力。」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表示:「與港鐵公司成立聯合實驗室對科大具重要意義,因為這象徵大學與一所成功的鐵路營運及物業發展商長期合作的開端。智能交通乃科大(廣州)重點學科之一,是次合作將會為雙方帶來更多協作機會。我們期望科大與港鐵公司加強合作,長遠把香港以及大灣區打造成一個智慧地區。」
新聞
科大與應科院合力推動智能晶片產業化
智能晶片與系統研發中心與應科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智能晶片研究與應用。
新聞
從商業教育到父子傳承
劉紹民教授跟科大及工商管理學院(商學院) 的關係真摯深厚,由最初擔任客席副教授,到後來出任副教授以及本科課程主任(營運管理學),教澤廣被二十載,最近獲校方頒發長期服務獎。劉教授桃李滿天下,被他教過的學生更包括他的四位兒子。 我從前可沒想過以教學為終身事業。 劉教授笑說:「我從前可沒想過以教學為終身事業!中學畢業後,我的成績未能讓我升讀大學,只好一邊在銀行當成本及營運分析員,一邊進修成為認可管理會計師,再前往美國深造。」 在彼邦取得管理科學博士學位後,劉教授留美教學,轉眼十餘載,早已在當地成家立業。2001年,正值科大商學院物色一位能結合國際與香港商業教學策略的教員,劉教授於是回港應聘。那一刻,他沒想過這份工作一做便20多年,科大更成了四位兒子的心儀學府。 劉教授的長子Joshua (工商管理學士綜合商業管理學2011年畢業生)說:「爸爸當時說我們只會在香港逗留兩年,結果年復年,後來香港成為了我們的家。」 步伐永遠向前 初執教時的首要任務是將教學內容本地化,引入本地商業案例。 劉教授攜家人回流,安頓一切,讓孩子在香港成長。然而其教學方法卻從不停步,永遠與時並進。採用北美傳統商業案例授課對劉教授可謂駕輕就熟,但本港學生對美國商業案例的來龍去脈和企業困境未必有充分理解。因此,將教學內容「本地化」便成了他初來科大執教鞭時的首要任務。
新聞
表彰航空航天領域之卓越成就
于宏宇教授及李建邦教授獲選為英國皇家航空學會院士
新聞
統計
科大研究人員利用年齡資格特性 成功在數據不足的情況下測量疫苗有效率
科大研究團在公共衛生數據不足的情況下為現行測量方法提供較易於實行的替代方案
新聞
影響力系列:在我們的宇宙中尋找元宇宙
影響力系列:在我們的宇宙中尋找元宇宙
新聞
環境保護, 污染
聯合研究揭示香港和中國內地超大城市二次有機氣溶膠污染的關鍵來源和反應途徑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系助理教授王哲與國際研究團隊合作,在中國四個超大城市同步開展了大氣綜合觀測研究,揭示了人為源低揮發性有機蒸汽對二次有機氣溶膠(SOA)形成的重要影響,為開展有效的城市空氣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了新的見解。   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全球約700萬人死亡,是最大的環境健康風險。城市空氣中的污染物既可以從各種排放源直接排放,也可以經由自然源(如植物)和人為源(如交通、燃燒煤炭等)排放的前體物在大氣中通過複雜的化學反應形成。一直以來,針對直接排放的污染物的控制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由於科學家未能充分掌握二次污染物在大氣中生成和轉化的機制,故要有效治理由二次污染物造成的空氣污染非常困難。 二次有機氣溶膠(SOA)是許多城市地區空氣污染的重要污染物,對氣候變化和人類健康有重要影響。加強對SOA的源頭及相關生成機制的理解,即有助於開展有效的城市空氣污染控制措施。是次聯合研究證實人為源低揮發性有機蒸汽於揮發性有機物(VOC)氧化生成SOA的內在機制中扮演關鍵角色,對形成城市空氣污染有重要影響。 科大研究人員於香港開展全面的實地研究,內地及國際研究人員則於同期在北京、南京和上海這三個超大城市開展相同研究。該聯合研究首次成功在不同城市識別和測量超過1,500種高活性含氧有機分子(OOMs),並研發出一套全新的分類體系,成功追溯這些OOMs及所生成的SOA的前體物。 研究結果表明,人為源VOCs氧化主導了OOMs的形成,其中約40%來自芳香烴,另外40%來自脂肪族碳氫化合物,後者的重要性在過往研究中一直被低估。研究還發現多步氧化和自氧化過程是超大城市地區中OOMs生成的關鍵化學機制,同時氮氧化物(NOx)對OOMs的生成有重要影響,導致OOMs中的含氮分子數量超過70% 。這些人為源OOMs分子通過凝結過程產生了38-71%的SOA,是重霾污染情況下SOA的主要來源。
新聞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合夥, 可持續性
科大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深化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合作
新的合作備忘錄將擴大並加強於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及創新科技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