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香港科大故事

2007

新聞稿
朱經武校長與夫人捐出一百萬培育物理科研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一直致力培育科研人才。為鼓勵物理學系本科生參與物理研究,提升研究興趣和能力,科大校長朱經武教授與夫人捐出一百萬港元,嘉許科大物理學系具有科研潛力和成績優秀的學生,藉此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朱經武教授與夫人物理獎頒獎典禮今日(6月5日)於科大校園舉行。朱校長在典禮上向兩名今屆得獎學生洪小平同學(本科一年級)和何卓婷同學(本科三年級)頒贈各五萬港元的支票,以示鼓勵。其他出席今日典禮的人士包括科大署理副校長(學術)錢大康教授、科大理學院院長鄭紹遠教授、科大物理學系主任沈平教授及物理獎評審委員會成員。
新聞稿
科大研究精神分裂症再作突破
科大科研人員在精神分裂症基因研究方面,再作突破,為尋求此症的有效治療及預防方法,開拓廣闊的前景。現時全球每100人之中,便有一人患上此症。 這是科學界首次發現,與精神分裂症有關基因的變異,在人類進化歷程中,獲得「正面選擇」。就人類基因學而言,人類的基因變異時有發生,從而產生新的基因模式,而在「正面選擇」當中,有助於適應環境的基因模式會被大自然選擇並保存下來,因此它們的數量相對於沒有被選擇的基因模式的數量,隨著人類進化一代接一代的增加。
新聞稿
科大與路透攜手優化金融貿易研究室
https://bm.hkust.edu.hk/zh-hk/press-releases/2007/05/hkust-business-school-and-reuters-team-upgrade-financial-trading-laboratory
新聞稿
凱洛格-科大EMBA課程十周年論壇
https://archives.hkust.edu.hk/server/api/core/bitstreams/5cbc55b0-c12f-4408-a4a1-bd9ab71f3270/content
新聞稿
科大教授清理丹麥污染地下水源而獲國際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土木工程學系勞敏慈教授,最近在環境工程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她以香港科學家的身份,成功改善丹麥一塊土地淤積污染地下水的情況,因此獲頒國際獎項,以表揚她的傑出成就。該項國際獎項自1968年成立迄今,只有三位華人獲此榮譽,勞教授是其中一人。
新聞稿
國際著名「右腦」思考專家將於凱洛格 - 科大EMBA課程十周年論壇上作主講嘉賓
https://bm.hkust.edu.hk/zh-hk/press-releases/2007/05/world-acclaimed-right-brain-thinker-speak-kellogg-hkust-emba-10th
新聞稿
科大畢業生就業前景遼闊 最高月薪達 $67,000
超過99%的香港科技大學(科大)2006年畢業生於去年底前,已經覓得工作、創業或繼續深造,就業情況理想。 根據科大2006年就業調查,去年畢業生的平均總月薪上升至$12,421,較2005年增加8%,當中最高月薪為$67,000。 在1,549位回應調查的畢業生當中,85%已投入全職工作或創業,12.5%選擇繼續深造,只有1.5%從事短期或兼職工作。對比上一年,畢業生全職就業率上升了6%。
新聞稿
香港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成立 增強科大應用研究技術力量
香港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中心)今日(4月17日)正式在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園成立,這將進一步提升科大在應用及研究技術上的力量。 為應付與日俱增的研究與發展活動,科大需擴充校舍。新落成的中心總面積為一萬平方米,總建造費約1.6億港元,其中半數由政府資助,另一半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捐出。中心以香港賽馬會命名,以示對基金的謝忱。 中心的成立,體現大學透過應用研究和技術轉移,為香港經濟發展作貢獻的使命,有助科大與工商企業建立更緊密的夥伴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