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4

新聞
潔淨食水唾手可得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發一個低壓「小型脈衝電場殺菌裝置」,可於短短數秒內殺滅食水中超過90%的細菌。 有關技術能防止水源性疾病擴散,例如受食水中的微生物污染所引致的退伍軍人症。該疾病在香港頗為常見。健康人士感染退伍軍人症的風險較低,但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士可能因退伍軍人症而感染致命的肺炎。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逾100萬人因飲用遭微生物污染的食水而死亡。 研究人員現正於伊利沙伯醫院測試這個成本低廉的裝置。裝置僅以兩顆AA電池推動,即可使用長達六個月,可望成為一項普及的家居用品。
新聞
校友
Hong Kong – New York – Beijing
Carol Choi Graduate of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2014
新聞稿
社會科學, 國際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教授獲頒Barrington Moore最佳圖書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 社會科學部和文凱副教授獲美國社會學協會頒發Barrington Moore比較歷史社會學組別最佳圖書獎,為本年度兩位得獎者之一。和教授乃首位美國以外的大學教授奪得此殊榮。
新聞
Migratory Bird
Ashima Saxena MSc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 2011 - Life is about helping each other -
新聞稿
發現, 化學, 研究
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破解光合作用機理 助研發再生能源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化學系黃旭輝助理教授、嚴以京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解開了光合作用機理的難題,有望應用於人工光合作用系統,提高光合作用機器的功能和效率,更有效利用陽光發展再生能源。研究成果近日刊登於國際權威科學雜誌《自然通訊》。
新聞稿
物理學, 國際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專家獲表揚推動材料物理貢獻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學系副教授韓一龍獲全球華人物理和天文學會頒授2014年亞洲傑出成就獎,表揚其利用創新的膠體實驗對晶體熔化、玻璃態轉變及幾何阻錯材料研究的卓越貢獻。該獎項今年由韓一龍教授及香港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姚望共同獲得。 此年度獎譽表揚一至兩位在亞洲工作、為物理及天文學作出貢獻的50歲以下華人科學家。韓教授將於2015年3月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接受獎項。
新聞
教與學
Why Take Engineering and Why at HKUST?
KONG Wing Man Samantha Year 3,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ead Student Ambassador of HKUST Recipient of the Hong Kong Top 10 Outstanding Youth
新聞稿
發現, 創新
香港科技大學工程團隊研發新鋁合物 質輕強韌成本低 應用廣泛具潛力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陳銳斌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獲全球領先鋁生產商 UC RUSAL(「俄鋁」或「本公司」; 股份代號: 486;Euronext:RUSAL/RUAL;莫斯科交易所: RUALR/RUALRS)支持,成功混合鋁及碳纖維,研發出全新的複合鋁物料,不但較傳統鋁強韌,亦較鋼鐵輕及便宜,用途廣泛。複合鋁配合團隊研發的一種隔熱物料使用,可用於製造更安全、更便宜、更節能以及更容易裝嵌的大廈外牆。這項研究項目現正進行最後研發階段,預計於2015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