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7

新聞
意想不到
謝茜嘉,原名何紀秋,是知名的商業電台主持人,主持的節目包括廣受歡迎的《叱咤樂壇》及《西加航空》等。然而,當年剛進科大修讀化學時,她仍是一個害羞和文靜的女孩,從未考慮過在廣播界發展事業。 謝茜嘉表示:「考進科大的時候,我還是相當文靜和害羞,但宿舍生活讓我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使我變得開朗和外向。」當年攻讀理科學位之時,她亦副修文化研究和邏輯思考等科目,因而初次接觸流行文化。畢業後,她原先於一家藥業公司任職,其後因緣際會參加了商業電台主辦的DJ選拔賽,並成為電台節目主持人。這個決定從此改寫了她的事業。 今天,謝茜嘉已是一位穿梭世界各地的旅遊達人,曾出版多本書籍,並為電視主持旅遊節目,介紹各地的異國風情。她表示:「修讀哪一個科目並不重要,最重要是擴闊自己的視野,因此(年輕同學)不應為自己訂立任何框架,或者局限自己的理想。」 原名李澄的「西瓜」也是廣受歡迎的商台節目主持人,主持以年輕人和學生為對象的《早安,同學早!》,以及主打環球流行音樂的《太陽從西瓜升起》。西瓜是主修市場學的工商管理畢業生,同時也是香港歌星林姍姍的女兒。畢業後,她原本到商台應徵市場推廣職位,但結果卻獲聘出任一個商台有份參與的社企項目的創作職位。勇於挑戰自己的西瓜欣然接受。 及後成為主持人,西瓜一直學以致用,透過清晰的意念、簡明扼要的表達、了解目標聽眾,以及每年自我評估等方法,提升個人競爭力及聽眾群的忠誠度。西瓜指出:「(年輕同學應該)時常思考進步的空間,並設法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 謝茜嘉和西瓜的故事原載於2016年冬季《科大校友通訊》。
新聞
合夥, 可持續性, 校園生活
Transforming Our Food Waste into Resources
In September 2016 our Campus Service Office appointed South China Reborn Resources (Zhongshan) Company Limited to collect food waste from our canteens every day and bring it to their facility in the Tuen Mun Eco Park to transform it into high-nutrient fish food pellets.
新聞
教育, 教與學, 國際
科大MBA課程連續八年位列全球15強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於《金融時報》MBA課程排名榜中,位列全球十五。科大MBA課程已連續八年榮膺全球前十五位。 科大MBA課程在《金融時報》全球MBA課程排名的多項評級中一直保持卓越的表現。課程多年來培育了大批市場所需的人才,成功為畢業生創優增值。 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表示:「學院秉承不斷求進及創新的精神,積極提升課程內容,回應全球商業環境的轉變及學生的需要。對學生透過我們的課程能在事業上取得豐碩成果,我們感到十分高興,亦喜見學院的優質商學教育在區內保持領導地位。」 根據《金融時報》的2017年全球MBA課程排名榜,科大MBA課程畢業生(在畢業三年後)的平均年薪達149,538美元(約116萬港元),較就讀MBA前上升103%。排名榜同時對全球一百間院校的MBA課程在「物有價值 – Value for Money」進行排名,比較各課程的畢業生薪酬及課程修讀年期和費用等因素,結果科大MBA課程位列全球第十,排名亞洲第一。 科大商學院副院長(工商管理及理學碩士課程)及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霍格信先生表示:「修讀科大MBA課程的同學除可與我們校內來自全球各地的同學砥礪學習外,更可透過課程的全球網絡,與60間頂級學府的學生交流,或參與不同的海外學習活動,爭取擴展國際視野的機會。」 請按以下連結瀏覽《金融時報》2017年MBA排名榜: https://rankings.ft.com/rankings/2710/global-mba-ranking-2017 傳媒查詢:
新聞
心理健康, 校園生活, 教育, 學生發展
Take A Smile: Promoting Positive Energy
"We create our own happiness."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bout creating our own happiness in a proactive manner.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we have a capacity to control our individual happiness. We hope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event, students would learn more about how these "happiness habit" work and then put them into practice in our daily life.
新聞
研究, 學術出版物, 數據庫
ORCID Identifiers in the HKUST Research Community
ORCID is a non-profit, cross-disciplinary effort to create and maintain a Registry of unique and persistent researcher identifiers. By the end of 2016, close to 3 million ORCID iDs have been created. Research funders and institutions worldwide are joining the effort to integrate ORCID iDs into their systems. At HKUST, EVPPO is requiring all faculty to have ORCID iDs and connect them to the HKUST Scholarly Publications Database (SPD).
新聞
企業項目
"Go Paperless"-Corporate Project Sponsored by Hong Kong Jockey Club and 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
With the support of Hong Kong Jockey Club and 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 (IBM GBS), 2016 fall term's Corporate Project "Go Paperless" is to help change work habits by reducing paper consumption in Hong Kong Jockey Club business units. The project aims at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hands-on experience in solving complex real business problems and polishing their advanced skills in strategic thinking and executive communication.
新聞
科大教授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重塑海洋生態系統 大大提升航運效率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揭開了海洋底棲生物移遷及落戶棲息地機制的神秘面紗,這不僅有助團隊開發出可為航運業減少油耗的無毒防污損塗層,亦打開了未來研究之門,有望重整瀕危的海洋生態。 科大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錢培元,就生物膜如何影響珊瑚及貝類等海洋底棲動物尋覓棲息地的重大發現,獲中國國務院頒發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一直以來,科學家集中研究環境變化如何影響海洋底棲生物,卻忽視了生物膜在底棲生物和環境之間的連接人角色。錢教授的團隊就這方面進行前瞻性研究,發現底棲生物的幼蟲於海洋中覓地進行繁衍時,主要是受到生物膜釋放的化學訊號影響而決定到那兒棲息,而非直接受環境所影響。因此透過操控這些訊號,科學家可將珊瑚、鮑魚及貝殼類等海洋生物,引領到較少污染的地區落戶繁殖,以確保它們可以健康成長,保護瀕危的物種免於滅絕,重塑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 錢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成果為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也展示了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海洋生態系統可能出現的變化趨勢。 」 錢教授亦利用有關成果,為生物污損的問題找到一種全新天然無毒的解決方案。海洋生物寄附於船身所引起的污損問題,不僅增加船舶燃料的損耗達40%,大大降低航行速度,甚至危害到國家安全,因為原本無法被雷達偵測的隱形軍艦,一旦受到海洋生物所黏附,行蹤便無所遁形。船舶和海軍軍艦一直以防污塗層作應對,但目前絕大多數坊間的塗層對海洋環境有害。而錢教授利用包括生物膜細菌所開發的天然防污塗料,卻不僅與傳統的同樣有效,且更為環保。錢教授至今已獲得12項防污天然化學品的專利。 傳媒查詢: 林淑媛 電話﹕2358 6313 電郵﹕anitalam@ust.hk
新聞
研究, 社區
Bathing for Elderly made Easy
Illustrating the innovation at work at HKUST, Prof Neville Ka Shek Lee and his design team consisting of HKUST alumni have devised a novel way for seniors to wash in greater safety while retaining their independence The bathroom can be a dangerous place especially when you are a senior.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 has found that more than one in three aged 65 and over fall each year, with 80% taking place there. Heart attacks, scalding and fainting are other incidents that can frequently occur while ba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