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7

新聞
香港以外, 實地考察
ENVR Field Trip to Beijing 2017
21 students of the MSc Program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 and Management and BSc Program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led by Prof. Arthur LAU and Dr. N. T. LAU of the Division of Environment, visited Beijing from 8 to 13 January 2017 to get first-hand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 the approaches that various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are adapting to handl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Beijing.
新聞
「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完滿結束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天野浩教授分享發光二極管LED技術的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舉辦最後一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該系列為科大25週年校慶活動之一,過去一年多共舉辦了27場講座,邀請來自全球各地的領袖、學者和實業家分享他們的成功之道。系列最後一位演講嘉賓為著名半導體物理學家及工程學家天野浩教授,他亦是演講系列中第9名諾貝爾獎得主。 2014年,天野浩教授的三人團隊憑藉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LEDs),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發明令白色光源更明亮和節能。天野浩教授以「LEDs照亮地球」為題,向觀眾分享有關氮化鎵(GaN)的開發和應用,這種二元III / V直接帶隙半導體,自90年代起獲應用於LED上,當中的全色顯影技術,為智能手機及手提電子遊戲等產品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氮化鎵亦有助降低能源損耗,並為淨化水源提供一個簡單而低成本的方案。天野浩教授更進一步闡述第三類半導體未來的應用範疇,及其對建立可持續社會的貢獻。 天野浩教授是未來電子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兼名古屋大學材料與可持續性系統研究所教授。早於1985年,天野教授已研發出低溫沉積緩衝層,為技術供應商提供高質量的第三類半導體LEDs和激光二極管(LDs)。至1989年,他成功製造全球首個P型氮化鎵及P-N結LEDs。天野浩教授乃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E)外籍院士,也是日本應用物理學會和物理研究所(IOP)會員。他出版了超過529篇論文,撰寫或合撰共27本書,並獲獎無數,包括1994年的光電子研討會特別獎和1996年國際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鐳射與光電學門(IEEE LEOS)工程成就獎。 「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是科大25週年校慶活動之一,旨在實踐大學提升學習及開拓知識的使命,共吸引了逾7,000名學生、教職員及嘉賓出席。欲了解詳情,請瀏覽網址https://25a.hkust.edu.hk/tch/dss.php。 傳媒查詢:
新聞
工程學, 科技, 國際
「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完滿結束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天野浩教授分享發光二極管LED技術的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舉辦最後一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該系列為科大25週年校慶活動之一,過去一年多共舉辦了27場講座,邀請來自全球各地的領袖、學者和實業家分享他們的成功之道。系列最後一位演講嘉賓為著名半導體物理學家及工程學家天野浩教授,他亦是演講系列中第9名諾貝爾獎得主。 2014年,天野浩教授的三人團隊憑藉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LEDs),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發明令白色光源更明亮和節能。天野浩教授以「LEDs照亮地球」為題,向觀眾分享有關氮化鎵(GaN)的開發和應用,這種二元III / V直接帶隙半導體,自90年代起獲應用於LED上,當中的全色顯影技術,為智能手機及手提電子遊戲等產品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氮化鎵亦有助降低能源損耗,並為淨化水源提供一個簡單而低成本的方案。天野浩教授更進一步闡述第三類半導體未來的應用範疇,及其對建立可持續社會的貢獻。 天野浩教授是未來電子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兼名古屋大學材料與可持續性系統研究所教授。早於1985年,天野教授已研發出低溫沉積緩衝層,為技術供應商提供高質量的第三類半導體LEDs和激光二極管(LDs)。至1989年,他成功製造全球首個P型氮化鎵及P-N結LEDs。天野浩教授乃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E)外籍院士,也是日本應用物理學會和物理研究所(IOP)會員。他出版了超過529篇論文,撰寫或合撰共27本書,並獲獎無數,包括1994年的光電子研討會特別獎和1996年國際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鐳射與光電學門(IEEE LEOS)工程成就獎。 「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是科大25週年校慶活動之一,旨在實踐大學提升學習及開拓知識的使命,共吸引了逾7,000名學生、教職員及嘉賓出席。欲了解詳情,請瀏覽網址https://25a.hkust.edu.hk/tch/index.php。 傳媒查詢:
新聞
校園生活, 學生發展,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學賽馬會大樓開幕 推動全人教育及環保設施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昨為科大賽馬會大樓舉行開幕典禮,新宿舍座落於將軍澳,為本科生提供512個宿位。為答謝香港賽馬會對科大慷慨捐助三千三百萬港元,協助學生體驗「四年一宿」,大學將該校外宿舍命名為「賽馬會大樓」。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先生在開幕禮上表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早於八十年代末期撥款二十億港元支持興建科大,雙方的夥伴關係始於這個重要的計劃,穩健的基礎有助科大在創校初期專注發展軟件配套。我們很高興在實踐工作時能夠與本地的大學建立密切夥伴關係,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於業界的領導能力,為香港創造更大和可持續社會效益。」其它主禮嘉賓包括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以及大學其他管理層成員。 陳校長感謝賽馬會的慷慨支持,讓大學得以進一步充實同學的大學生活。他說﹕「科大一直努力實踐全人教育的願景,我們希望於課程以外,為同學提供額外的學習機會,於地區社群中融入生活及學習的元素,讓他們擁有更豐富的個人體驗。」 樓高九層的宿舍共有64個單位,每個單位設有4個雙人房間,兩個共用洗手間及一個客廳。新宿舍旨在融入社區,除會開放宿舍公共空間予社區使用,更鼓勵宿生參與或自發性舉辦社區服務計劃,包括為貧困學生補習,或到附近學校和醫院進行探訪活動等。 新宿舍採納多項環保設計,包括按實際耗電量收費的「用者自付空調系統」、裝置於走廊和電梯大堂的動作感測照明系統,以及戶外太陽能燈柱等,以盡量減少耗電。新宿舍亦具有善用自然光、促進空氣流通和循環使用雨水灌溉等概念。 賽馬會大樓是科大第10座本科生宿舍,科大現為本科生提供逾4,500個宿位。 傳媒查詢: 林淑媛 電話﹕2358 6313 電郵﹕anitalam@ust.hk
新聞
展望未來
新聞
獎項, 設計
T&M-DDP Alumni won the Beazley Transport Design of the Year
The Design Museum at London awards the Lumos Helmet, co-created by Jeff CHEN, alumni of Dual Degree Program of Technology & Management, the Beazley Transport Design of the Year.
新聞
健康, 科技
Health Tech for Seniors
2017 Wint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 Management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on "Health Tech for Seniors" was hosted by HKUST in January 2017. 34 students from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SA), University of Bayreuth (Germany), and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Brazil) flew to Hong Kong to join 14 students of HKUST Dual Degree Program i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and form mixed teams in competing for the best business plan in health-tech services and products for seniors.
新聞
空氣, 應用程式, 大學公告
Real-time Air Quality Informatics App
HKUST is developing a mobile app named "Personalized Real-Time Air Quality Informatics System for Exposure - Hong Kong" to provide real-time air quality information of specific areas/streets to the 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