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聞稿
人工智能, 研究及科技, 研究
港科大與大灣區院士聯盟首辦人工智能研討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院士聯盟)今日攜手舉辦科學盛會「2023人工智能新視野:科學領袖研討會」,雲集全球頂尖人工智能(AI)專家、學者和業界翹楚,深入交流開創性研究,分享深刻洞見,共同展望人工智能的未來。
新聞
研究, 研究及科技
科大團隊研發低成本多功能精密微型列印機 實現高速打印壓電薄膜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微型列印機,其打印壓電薄膜的速度比現有技術快100倍,或可降低大批量製造應用壓電元件之各類微機電系統產品,如傳感器、可穿戴或植入式醫療儀器的成本。 相較市面上的微型列印機,這款微型列印機的成本更低。它利用靜電場力將墨水高速噴射到基板上,並精確、迅速地操作薄膜圖案成型。由於列印速度極快,結構尺寸精密控制水平高,該列印機能有效應對目前壓電元件大規模生產的挑戰。
新聞
跨學科,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 生命科學
科大研究團隊研發創新顯微鏡平台 揭示骨骼肌再生中的複雜動態過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個由雙鐳射非線性光學顯微鏡構成的先進平台,以研究肌衛星細胞在肌肉再生過程中的動態。透過這項突破性技術,團隊發現了肌衛星細胞在肌肉修復中的新行為機制,有助進一步推動研發針對肌肉相關疾病的標靶治療策略。 骨骼肌的再生過程依賴肌衛星細胞與各種細胞成分之間的複雜協作。當肌肉受傷時,隨著肌衛星細胞的激活,髓系細胞會遷移到傷口處。以往有研究已發現在肌肉微環境中靜止肌衛星細胞的形態異質性,這些細胞透過建立特異的細胞黏附和空間排列,以維持其靜止狀態。然而,由於缺乏適合的活體動物成像技術,研究人員難以分析肌衛星細胞與髓系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
新聞稿
科大公布虛擬資產意見調查 揭示公眾投資取態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今天發布有關虛擬資產註1投資取態的公眾意見調查結果。調查發現,9月中發生加密貨幣平台涉嫌金融詐騙事件後,41%的香港人表示無意持有任何種類的虛擬資產,比例較事件之前增加12個百分點。 此為科大商學院今天發布的調查所得的重要結果之一。該調查分為兩階段進行,旨在就包括投資經驗及意向,以及監管措施等虛擬資產相關題目,了解香港市民的意見。調查發現,事件發生後,約兩成受訪者表示未來有意持有虛擬資產,較事件之前減少五個百分點。
新聞稿
科大領導團隊研發機器學習模型CELLO2 揭示腦膠質瘤演化的預測因素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近日揭示了原發性腦腫瘤在接受治療時的惡化機制,並研究出一套人工智能模型,可預測腦癌患者接受治療後的進程和結果,為改善病人管理策略以及實施精準腫瘤治療提供新方向。 瀰漫性腦膠質瘤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原發性腦腫瘤,一般透過手術,並結合放射式治療與使用化學治療藥物-替莫唑胺(TMZ)進行治療。然而,TMZ化療往往只可延長患者約三個月的壽命,因為幾乎所有患者都會面對腦膠質瘤復發的問題,而醫學界至今仍未釐清這套標準療法促使腦膠質瘤惡化的分子機制。
新聞稿
科大學生3D打印製作月餅慶中秋
明天就是中秋節,除了賞月外,當然少不了要吃月餅。近日,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一班綜合系統與設計學系的博士生,於助理教授李桂君的帶領下,炮製出全港首批利用3D打印技術印製的月餅。這批紫薯及奶黃口味的月餅,印有科大校徽。該食物打印機由團隊設計,除可印製月餅,亦可製作包括曲奇或蛋糕等甜品。
新聞
讓肺癌病人免受第二刀之苦
科大研發了一種嶄新的細胞成像技術,只需三分鐘便能產生準確的圖像,協助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快而準地找出癌細胞位置,讓病人免受再次開刀之苦。
新聞稿
財務工程學及風險管理, 綠色金融, 企業管理
科大與滙豐展開為期一週假設性的數碼港元試驗
該項目示範了學術界和私營機構透過緊密合作,共同探索和試驗在香港應用央行數碼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