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6

新聞
社區, 聯繫
*WARM* Welcome Back to IPO
IPO welcomed students back to campus in the Spring term of 2015/2016 with Hot Chocolate and Marshmallow.
新聞
研究, 藝術與創意
微軟應用和服務工程部執行副總裁陸奇博士 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演講 剖析新興數碼社會的結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1月25日舉辦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由微軟應用和服務工程部執行副總裁陸奇博士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講座,反應熱烈。 陸博士以「新興數碼社會的結構」為題發表演說,剖析流動裝置及雲端技術的新世代。他說:「我很高興來到科大演講。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讓全球的傑出領袖分享改變世界的真知灼見,同時展示科大走在數碼社會的前沿,甚具影響。微軟矢志創造數碼新世代和新生活體驗,為世界帶來改變,讓人類成就更多,期望與各位攜手合作,共創美好將來。」 陸博士指出數碼社會的興起改變世界,他表示:「社會急速數碼化,無處不在移動及穿戴式智能裝置已不只是工具,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及一種生活方式。配合雲端數碼技術日漸融入各行各業,數碼化正逐步改寫業界的基本規律,甚至改變社會整體的生態。」 陸博士領導微軟的業務發展,涵蓋生產效率、通訊、教育、搜尋器及資訊服務等。他帶領應用和服務工程部制訂目標、策略及業務方向,並管理微軟所有業務,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 365、SharePoint、OneDrive、Exchange、Yammer、Skype、Bing及廣告業務平台的研發團隊。陸博士曾擔任微軟線上服務部總裁,領導集團的搜尋服務及網上廣告業務。 陸博士加盟微軟前,在雅虎任職管理層十年,管理雅虎搜尋服務和收益平台,以及雅虎搜尋、電子貿易、業務及產品資料庫等方面的技術發展。加入雅虎前,他擔任IBM艾曼登研發中心及卡内基美隆大學的研究員,亦曾於中國復旦大學任教。他於復旦大學取得計算機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並於卡内基美隆大學取得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他擁有20項美國專利。

2015

新聞
大學事務, 社區
李達三博士捐贈港幣三億元予三大院校 設立獎學金嘉惠學子
香港大學(港大)、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及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獲李達三博士捐款共港幣三億元,設立獎學金計劃培育優秀學生。 三校將各自獲贈港幣一億元成立教育基金,頒發獎學金予品學兼優,並有經濟援助需要的寧波公學或寧波第二中學畢業生。 李博士是本地的商界領袖及著名慈善家,一向熱心支持香港及內地的教育事業,他深信教育是民富國強的根本。李博士是香港寧波同鄉會創會會長,該會創辦了寧波公學和寧波第二中學。 「李達三葉耀珍伉儷李本俊獎學金」捐款協議書簽署儀式於12月15日舉行,李達三博士及其親友,以及大學代表出席,包括李博士的兒子李立峯先生、孫兒李本俊先生、香港寧波同鄉會會長及理事、港大校長馬斐森教授、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以及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 李博士表示:「我很高興與香港三所頂尖大學合作,我期望獎學金計劃能鼓勵學生奮力學習,爭取入學。我相信三校將會繼續作育英才,培育更多明日領袖。」 港大校長馬斐森教授衷心感謝李博士這次慷慨的獎學金捐款。他說:「我們對李博士支持教育的遠大目標,不勝感激。這一份心意,推動着港大繼續努力。我們會致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的社會棟樑,讓他們盡展所能,貢獻社會。」 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對於李博士一直以來對中大的支持,深表衷心的謝意。他表示:「很高興中大繼本年中獲李博士捐款成立中醫藥研究發展中心後,今次再次得到李博士的慷慨捐贈。中大將繼續作育菁莪,培育更多社會棟樑。我希望同學能以李博士為榜樣,努力不懈,日後積極回饋社會。」 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衷心感謝李博士的慷慨捐贈,他說:「李博士熱心支持香港的高等教育。能夠成為是次捐贈的受惠大學之一,我們深感榮幸。科大將繼續培育學生,讓他們充實知識及擴闊眼界,並鼓勵他們推己及人,成為有承擔的公民。」 獎學金計劃將於2016至2017學年展開,三所院校每年合共頒發最多51個獎學金,每名獲獎學生每年可獲港幣五萬元,即每名四年制本科生獎學金總額為港幣二十萬元。 傳媒查詢:
新聞
商業, 國際
Brainchild Design Group及Brainchild Design Consultants 創辦人兼設計總監賴平先生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 分享成為頂尖汽車設計師之路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12月7日舉辦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由Brainchild Design Group及Brainchild Design Consultants創辦人兼設計總監賴平先生擔任主講嘉賓。賴先生曾任保時捷汽車公司首席設計師,負責911、Cayman 及Boxster等多種汽車型號的外觀設計。科大師生踴躍參與,反應熱烈。 賴先生以「旅程與終點:設計之路」為題發表演說,分享他成為汽車設計師的故事。他說:「1972年,我買了一張單程機票毅然前往羅馬,那時候我對未來還沒有清晰的計劃。但是我義無反顧地為事業目標而奮鬥,堅守信念,邁向成功。」 賴先生的設計譽滿全球,他認為夢想能夠推動他努力向前。他表示:「我年輕時有很多夢想,現在仍然想得很多。夢想是無界限的,不要懼怕前路會如何,原地踏步才是最可怕。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規則,你們應該不斷思索——為何不可?」 賴先生是少數能在歐洲汽車設計行業穩佔一席的華人。他在香港土生土長,並在1972年離開香港,到意大利入讀ISIA (Istituto Superiore per le Industrie Artistiche),並在1978年取得工業設計學士學位。其後,他獲得德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獎學金,在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修讀交通工具設計。1980年,他在福特汽車公司開展汽車設計事業,設計了Fiesta、Escort、Seirra 及Scorpio等型號的汽車。他於1984年加入寶馬汽車公司,負責寶馬3系列的外觀設計,並參與寶馬1、7及8系列的設計。1989年,他加盟保時捷汽車公司,成為911 (996系列)、Cayman及Boxster等型號的首席設計師。2005年,他成為保時捷的首席設計師,領導全球顧客及特別項目的相關設計。 賴先生於2012年創立Brainchild Design Group設計顧問公司,其客戶和項目包括協助中國主要汽車製造商的汽車系列建立品牌,並為一家私營電池製造商設計輕型電動車。與此同時,他亦與意大利Zorzi 基金會合作,於2015年威尼斯視藝雙年展展出他過去四十年的汽車設計草圖。2015年12月,他獲香港設計中心頒授「 DFA亞洲設計終身成就獎」。
新聞
獎項及排名, 社區
香港科技大學舉行第二十三屆學位頒授典禮 頒授榮譽博士予五位傑出學者及社會領袖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今天(11月20日)在大學校園舉行第二十三屆學位頒授典禮,並向五位傑出學者及社會領袖頒授榮譽博士。頒授典禮由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議員主持。 科大向五位傑出學者和社會領袖頒授榮譽博士,以表彰他們的重大成就及對社會的貢獻。他們分別是(按英文姓氏順序排列): 捷成集團主席捷成漢先生BBS-工商管理學榮譽博士 倫敦帝國學院理論固態物理學講座教授約翰‧彭德里爵士FRS-理學榮譽博士 印度儲備銀行行長Raghuram G Rajan博士-工商管理學榮譽博士 嘉柏環球集團創辦人兼主席詹康信先生GBS-工商管理學榮譽博士 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學家徐立之教授GBS, JP-理學榮譽博士 典禮上,校長陳繁昌教授恭賀及勉勵畢業生實踐科大的核心價值,讓他們在工作上表現卓越,擔當出色的領袖,並會推己及人,成為有承擔的世界公民。五個核心價值包括「追求卓越、堅守誠信、維護學術自由」、「放眼全球發展,貢獻地方社會」、「凡事皆可為」的精神、「和諧共融、匯聚多元、彼此尊重」及「同一科大」的精神。 印度儲備銀行行長Raghuram G Rajan博士主講「畢業禮致辭」。對於有言論指出不平等問題於世界各國日益深化,Rajan博士強調需要重燃公眾對市場的信心,而非輕易接受只為迎合大眾而提出的政策與意見。他說:「我們必須讓大眾更能接觸市場,並要提倡平等就業機會,不分性別、種族及背景。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提升對自由市場的信任。」 Rajan博士寄語新一屆畢業生,勉勵他們不要只著重結果,應該享受及投入工作的過程。他續說:「大家都認為只要成功,就自然會快樂。其實,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才會有成功感。就算結果未如自己所願,亦能豐盛人生。」
新聞
工程學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Hightower材料科學及工程講座教授及董事講席教授王中林以納米發電機及壓電電子學為題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演講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昨天舉辦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由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Hightower材料科學及工程講座教授及董事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教授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講座,反應熱烈。 王教授以「納米發電機及壓電電子學」為題發表演說,並分享他如何踏上研究之路。他說:「所有人類製造的東西都由電力驅動。我在想,我們可否以人類的機械性感官去驅動電子產品?可否以想像控制電子器材?我認為是可行的。」 王教授講解納米發電機的最新發展。納米發電機利用壓電效應、摩擦起電效應及熱釋電效應為微型或納米系統提供自給自足的能源。王教授表示,現今的納米發電機輸出的電力足以驅動無線感應系統,以及為一部手機充電。這項技術日趨重要,可讓微型或納米系統,以及便攜電子產品持續及獨立運作,亦省卻維修工序。 王教授認為納米發電機是一項革命性科技,他說:「這項技術可應用於不同層面,更重要的是,所需的材料並不昂貴,這意味納米發電機的價格將在可負擔的水平,有關技術亦可以非常容易提升和調整。納米發電機技術不僅能夠驅動便攜電子產品,將來更可能應用於利用風力及海浪發電的大型電力裝置。」此外,王教授在講座中亦闡述了壓電電子學的最新發展情況。 王教授是知名物理學家,專門研究納米科技。他於2009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2年成為歐洲科學院院士;2005年成為美國物理學會院士;2006年成為美國科學促進會院士;2008年成為材料研究學會院士;2010年成為美國顯微學學會院士;2002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及世界創新基金會院士。他亦於2015年榮獲湯森路透集團引文桂冠獎。 除了王教授,多位傑出人士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政策領袖、企業領袖與實業家等,亦將應邀蒞臨為「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演講,包括印度儲備銀行行長Raghuram Govind Rajan博士。至於講座系列的首位主講嘉賓為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教授,其他講者包括施耐德電氣主席兼行政總裁趙國華先生、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王石先生,以及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史特曼教授等。科大將邀請更多傑出人士進行演講。 傳媒查詢:
新聞
科技, 創業, 商業
諾貝爾獎得主丹‧史特曼教授 於「俄鋁校長論壇」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 分享如何培育科技創業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及全球領先鋁生產商 UC RUSAL(「俄鋁」)(股份代號:486; Euronext:RUSAL/RUAL;  莫斯科交易所: RUAL/RUALR)邀得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丹‧史特曼(Prof Dan Shechtman)於「俄鋁校長論壇」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主講,科大師生及校外嘉賓踴躍參與,反應熱烈。是次論壇標誌著科大與俄鋁完成了五年的合作計劃。 史特曼教授以「科技創業: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的關鍵」為題,分享由自由市場經濟孕育出的科技創業活動,如何協助提升生活水平,並以中國、以色列、南韓和土耳其為例,引證這些國家於過去數十年憑藉科技創業活動,由農業社會轉移至發展工業,並藉此改變人民的生活。 對史特曼教授來說,科技創業是建立於科技上的新嘗試:「要建立可持續的經濟便必須發展人民的獨創性,因此工程師和科學家都是創業的人才。科大作為一所科技型大學,是培育香港新一代創業家的理想地方。」 史特曼教授提出了五項成功推動創業的重要因素:「首先社會人人都可以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第二是優質的工程及科學教育。此外,政府政策亦須支持創業和自由市場經濟環境,而最重要的是廉潔的社會,因為貪污會扼殺創業。」 要培育創業精神,史特曼教授建議越早開始越好:「很多人問我小孩子應該何時開始學習科學,我會答是從幼稚園開始,關鍵是令小孩領略到科學的樂趣。」 史特曼教授又指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不怕失敗:「創業者必須學懂接受失敗,更重要的是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並盡快重新嘗試。」 史特曼教授於1972年在以色列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於美國的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Wright Patterson Air Force Base)的太空研究實驗室擔任了三年研究員。直至1975年,史特曼教授加入以色列理工學院任教,現時擔任材料科學系教授,他於1981至 2004年期間多次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學術休假,參與了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的合作計劃,並於這段期間發現了準晶體(quasiperiodic crystals),史特曼教授於20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殊榮。
新聞
創業
萬科企業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王石先生 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分享真知灼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舉辦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由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王石先生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反應熱烈。 王石先生以「道路與選擇」為題發表演說,分享他創立萬科的故事,以及對商業道德價值的堅持。他並詳談自己對戶外運動的熱愛,尤其是登山後體會全球暖化的影響,啟發他引領公司走向綠色道路。作為熱愛學習的企業決策者,他分享了如何突破自己,離開舒適區,毅然遊學四方,以及透過深潛的體會,作出艱難決定和取捨。 王先生在講座上表示,今年是科大25周年,雖然學校歷史不長,但已經發展成為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學。他於2010年到科大商學院為EMBA班講課,引發他產生了去國外學習的念頭,教學生涯亦從科大開始,之後他更在世界其他地區的著名大學授課。 他說,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三十年,在很多地方還要向香港學習,如法治、金融、自由貿易及城市規劃等。他又指出,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而內地正蓬勃發展,為香港提供了很多機會,鼓勵香港把握機會。除出席講座外,他又參觀了科大的水上活動中心,與學生就賽艇活動交流。 王石先生於1970年代就職於鄭州鐵路水電段,1978年畢業於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本科學歷。畢業後,他先後供職於廣州鐵路局、廣東省外經貿委、深圳市特區發展公司。1984年組建萬科前身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 1988年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房地産公司,目前主營業務包括房地産開發和物業服務。公司聚焦城市圈帶的發展策略,截至2014年底,公司進入中國內地65個城市。公司自2013年起開始嘗試海外投資,目前已經進入香港、新加坡、洛杉磯、紐約等4個城市,參與6個房地産開發項目。2014年公司的銷售金額達2,151.3億人民幣,銷售規模居全球同行業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