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07
新聞
科大生於商業計劃比賽贏得聘用合約
四名修讀科技及管理雙學位課程的學生,在今天舉行的實習生計劃比賽中,取得優勝成績,除了每人獲得一萬元獎學金外,還可能得到德國興華科儀有限公司的聘用合約。
這項實習生計劃由科大及德國興華科儀有限公司合辦。興華科儀贊助科大12名修讀科技及管理雙學位課程的三年級學生,在酒店、珠寶及主題公園三門行業上,利用「射頻識別技術」制訂商業計劃,並進行競賽,優勝的學生除獲得獎金外,還即場知悉是否獲得該公司聘用。比賽結果,由陳俊興、黎柏樺、李立德及陳冠一組的同學獲勝。
獲興華贊助進行制訂商業計劃的學生,之前到該公司實習三個月,包括參加研討、訪問該公司的高層及實地視察等,以深入認識「射頻識別技術」的用途。
在頒獎典禮上,興華電子集團業務發展及策略市場推廣董事文振聲先生表示,舉辦這個獨特的實習生計劃之主要目的,是希望在香港使用「射頻識別技術」的主流行業外,發掘更多應用範疇。我們很高興,參與計劃的學生表現優秀,他們提出了創新及可行的商業計劃,展現了大學和業界的合作,十分成功。
興華電子集團成立逾四十年,是譽滿亞太地區著名的電子科技及服務供應商,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增值產品及服務。該集團總部設於香港,並在歐洲及亞洲各地有辦事處。
傳媒查詢:
陸錦榮
Tel:2358 6306
Email:kluk@ust.hk
張美珍
Tel:2358 6103
Email:mccheung@ust.hk
新聞
北韓首度接受聯合國資助項目到科大接受培訓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首度接受聯合國基金資助的培訓專案項目,為該國所選派的統計局代表團,到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接受短期強化培訓,加強調查研究能力。科大是本港首家專上院校獲聯合國遴選為培訓機構,為北韓代表提供專案項目培訓。
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計劃在2008年,實施首次現代人口與住房普查。在提升朝鮮發展水準的關鍵時期,科大及科大人口與可持續發展中心獲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遴選為此次培訓的組織方,實為一項榮譽。
是次培訓由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資助,旨在提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統計機關的調查研究能力,培訓時間從11月26日至12月22日,培訓地點包括清水灣的科大校園,與及科大在廣州南沙資訊科技園的研究中心。
聯合國特別是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年來加大援助朝鮮發展與建設的資源投入,美國政府近期也新增2,500萬美元款項援助朝鮮。這次培訓專案,致力於改善朝鮮統計系統計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大人口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將積極努力,期望在朝鮮未來的研究活動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科大人口與可持續發展中心,日前就聯合國基金資助的這個培訓專案項目,在科大舉行了一個簡短而隆重的開幕儀式,由科大署理副校長(研究及發展)易東萊教授主持開幕,並致歡迎辭。科大人口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馬忠東教授及金鍊教授則主持訓練。
傳媒查詢:
陸錦榮
Tel:2358 6306
Email:kluk@ust.hk
新聞
香港高校合辦高校管理研討會 推動甘肅青海香港高校交流合作
香港十一所高等院校聯同中聯辦教育科技部於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舉辦「甘肅青海高校校級領導及高級行政人員高校管理研討會」,目的是促進香港與甘肅和青海兩省高校的交流協作。研討會的總結會今日於香港科技大學舉行,由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鄭振耀教授主持。
是次為香港高校首次攜手合作為內地高校舉辦研討會,獲得國家教育部和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支持。
研討會的主題為香港高等教育發展及高校管理。研討會開幕儀式於十一月二十六日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行,由該校副校長陸大章教授等主禮,其後一連五天輪流在十所高校舉行。
來自甘肅和青海兩省教育廳的官員及兩省十二所高校的校級領導及高級行政人員共二十六人參加了研討會,就高校管治、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質量評審、全人教育、學生管理和國際化等課題與本港高校同行討論和交流,並參觀了多所高校的不同設施。
研討會籌委會主席香港理工大學境外中心拓展處處長羅璇女士表示,參與籌辦是次研討會的香港高校希望結合大家的力量為內地高校舉辦研討會,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出一分力。與會者均表示是次來港參加研討會的機會難能可貴,獲益良多。
籌辦是次研討會的香港高校包括港大、中大、公大、城大、科大、浸大、教院、理大、演藝、樹仁和嶺大。
傳媒查詢:
陸錦榮
Tel:2358 6306
Email:kluk@ust.hk
新聞
科大及清華簽約設立「劉富榮教授工程教育交流基金」
劉富榮教授教育基金、清華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三方於今天(2007年11月20日),在科大簽署設立「劉富榮教授工程教育交流基金」協議書,加強香港和內地工程教育的交流,進一步提升工程人才的質量。
劉富榮教授教育基金創辦人劉富榮教授、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賀美英教授、科大工學院院長陳正豪教授及科大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張慕聖教授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劉富榮教授亦是昭興建築運輸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最近,他捐資500萬元人民幣,設立「劉富榮教授工程教育交流基金」,加強香港和內地工程教育的交流。基金所支持的項目,將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主,並優先為清華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的教授和學生開展交流及研討互訪等活動。
劉富榮教授向來大力支持教育。他是科大及理大的兼任教授。在科大,他於2006年捐資500萬港元,設立「劉富榮助學金」,協助本地與內地有經濟需要的土木工程學系學生。最近,他更捐助清華設立工程結構實驗室,作為國家教育部的重點實驗室。
劉教授表示:「國家的發展需要一流的工程人才,我希望可以盡點綿力,透過交流基金,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賀美英教授及陳正豪教授表達對劉教授的感謝。他們不約而同表示,「清華和科大一直保持友好關係,今次得到劉教授支持成立交流基金,兩所院校日後合作機會必定更多。」
傳媒查詢:
陸錦榮
Tel:2358 6306
Email:kluk@ust.hk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設立科大高研院─史拔思科研發展實驗室
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科大高研院)與美國史拔思科研院(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達成合作協議,於科大設立科大高研院─史拔思科研發展實驗室 (HKUST-Scripps R&D Laboratory)。 美國史拔思科研院為世界一流的科研中心,設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
在今日(11月16日)於科大舉行的一項儀式上,香港科技大學與美國史拔思科研院代表,聯合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確認雙方為合作夥伴,於科大成立科研發展實驗室。
根據合作備忘錄之協議,美國史拔思科研院將於新的科研發展實驗室建立研究隊伍,與科大理學院及工學院之研究人員,合作進行生物醫學研究。科研隊伍將分別由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美國史拔思科研院史湘慕(Professor Paul Schimmel)教授及科大生物化學系教授張明傑領導。
這個科研隊伍將會合作開拓合成酵素的功能,並希望把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醫治各種疾病上。實驗室將會於一年內全面啟用。
科大校長、科大高等研究院創辦人朱經武教授在簽署儀式上表示,「我們根據合作備忘錄成立的科研發展實驗室,匯聚了一群最優秀的科研人員,標誌著科大要把科大高研院建立為世界級研究中心的夢想,又邁出了一步。」
「這個合作備忘錄,也加強了科大與世界級科研組織合作的目標。美國史拔思科研院的史湘慕教授,不但在生物醫學的研究上卓然有成,更擅於把研究成果進一步研發為藥物,並推出市場應用。科大高研院─史拔思科研發展實驗室 ,標示了美國及香港的科技研究所,結合成為合作夥伴的一種嶄新模式。」
除了合作成立科研發展實驗室外,備忘錄亦正式確認另一項學術交流合作協議,讓香港科技大學及美國史拔思科研院互相交換其科研人員及研究生。
科大高等研究院
科大高等研究院由科大校長朱經武於2006年6月成立,目的是從事先導性的基礎及應用研究,協助華南地區的經濟發展;透過主辦工作坊、研討會及會議,促進世界各地優秀學者及科學家的交流;促進本地、國內及國際學者在高效應領域的跨學科合作,及開辦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及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新聞
科大與香港教育城攜手發掘少年科學家 網上網下激發學生數理潛能
為了發掘更多在數理方面具優厚潛質的本地少年優才,與及更有系統地培育他們,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香港教育城合作,並得到尊科(香港)有限公司支持,攜手合辦第二屆「少年科學家優才計劃」,讓全港近3000名12-14歲的初中學生提早得到啟發,激發他們的數學潛能。
「少年科學家優才計劃」今年已是第二屆進行,形式與上一屆大致相同,將分三個階段進行,主辦單位早前已邀請了全港中學推薦校內的中一至中三學生參加。第一階段是為期8個星期的「每日一數」網上學習及訓練,所有題目均由國際著名學者編寫,同學從互動數學難題從中得到啟發。完成8個星期的訓練後,同學們可繼而挑戰2008年4月舉行的「世界數學測試」,尊科公司將提供考試費優惠及接受申請考試費減免。
第一階段「每日一數」最高分數的600名同學將有機會進入第二階段,參與科大的數理互動工作坊;而在「世界數學測試」最高分數的200名參加者,將有機會參與科大的數學增益課程、通識講座及珠三角考察團,體驗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全面提昇個人潛能。
科大數學系副教授蔣翼邁博士表示:「『少年科學家優才計劃』去年成功推行,反應踴躍,今年科大與香港教育城再次合作,並得到尊科公司慷慨提供『世界數學測試』的考試費優惠。同時,參與這個計劃的學校名額由去年的80所增至今年的120所,增幅達五成,令更多學生受惠。我們希望透過這些互動及有趣味的數學測試,激發學生的數理潛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而科大一系列為中小學生舉辦的數理增益課程及珠三角考察活動,更能培育學生全人發展。」
今日的計劃簡介會中,主辦單位邀請了上屆參與學校的老師分享「每日一數」對學生的裨益及推行「世界數學測試」的經驗。同時,曾參與這個計劃的同學代表亦有到場分享感受,他們均認為這個計劃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樂趣,使他們在解答數學難題時更有信心。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2358-6306
電郵:kluk@ust.hk
新聞
科大舉行第15屆學位頒授典禮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11月7日至9日舉行第15屆學位頒授典禮,向1,862位本科畢業生,1,317位碩士畢業生及149位博士畢業生頒授學位。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今日(11月9日)以科大監督身份主持第三天的學位頒授典禮,並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三位傑出人士,以表揚他們在不同領域的傑出成就,與及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他們是:
著名文學家及《明報》創辦人查良鏞教授:文學榮譽博士
著名慈善家及信興集團主席兼董事長蒙民偉博士:工商管理學榮譽博士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卡爾‧夏普斯教授:理學榮譽博士
在典禮上,科大亦頒發其他獎項,表揚卓越的教授和學生。
物理學系副教授梁伯和教授獲頒授大學最高榮譽的「祁敖卓越教學服務獎章」。梁教授熱心教學,他透過靈活的教學方法和詳盡的教材,竭力引導學生,亦關心學生的個人發展,他的專業精神和優秀學術成就,堪為教師的楷模。
第14屆學生會長李諾韋同學獲頒「張鑑泉卓越學生服務獎章」,以表揚他在任期間,積極舉辦一連串校園生活及時事的研討會,啟發同學關心社會,認識世界。李同學及幹事會成員更走訪亞洲幾間大學的學生組織,推廣文化交流。
科大去年成立「我最敬佩的老師獎」,畢業班的學生可提名一位在中學時期,對他們有深遠正面影響的全職中學老師,予以表揚。今屆獲獎的兩位老師,分別是在九龍華仁書院任教英文科逾四十五載的已故江之鈞老師,以及現執教於迦密柏雨中學世界歷史科和中國歷史科的梁少燕老師。
自1991年創校以來,科大已培育了約 30,000 名畢業生。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2358-6306
電郵:kluk@ust.hk
黃慧婷
電話:2358-6317
電郵:donnaw@ust.hk
新聞
科大教授成功研製可摺曲電子顯示屏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溫維佳教授及其研究小組,成功研製全球首個柔韌如紙,應用廣泛,可隨意屈曲、摺疊及捲成筒狀的電子顯示屏。
顯示屏只有信用咭六分一的厚度,以導電線路圖形壓於值熱變色合成菲林上而製成。由於其值熱變色的性能,顯示屏上的影像清晰,而其顏色可隨温度調校,並可因應情況不斷轉換。
溫教授表示:「柔性、輕盈並易於攜帶的顯示屏早己被應用於手機、數碼相機等電子設備中,但是,大多數的顯示屏都是用液晶技術製造,而液晶顯示屏製造成本隨著尺寸的增加,而大幅上揚。」
「經由科大科研小組研製成功的顯示屏,厚度只有150微米,與同類產品比較,容易生產,價錢相宜及耗電量較低,特別在製造大型的顯示設備時,比如指示牌、計分器、或者巴士車頭的目的地顯示屏,若使用這種顯示技術,就更為方便,也降低了成本。」
「由於顯示屏很柔軟,易於折叠,在運送和保存方面,非常便利。如果製成一張大型的廣告,可以捲成筒形運送到使用地點,鋪開使用後,亦可輕易捲好運走。」
溫教授所開發的顯示技術用途廣泛,除了可以應用於指示牌、計分器、巴士車頭的目的地顯示屏外,還可用於溫度感應器、電子廣告板及電子書等。
研究小組並以該導電材料,成功開發了一系列運用於科学領域的微型装置,如微型加熱器及能精確控溫的熱顯示條,後者並可以輕易植入生物晶片中,讓研究人員進行生物樣本的分析和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獲著名的國際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和 Applied Physics Letter 廣泛報導。溫教授及其研究小組並正在為這項顯示技術申請專利,及物色有興趣人士,為這項技術一同拓展更廣濶的商業應用,以便早日可發展為成熟的工業技術,投入市場。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2358 6306
電郵:kluk@u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