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Filters
2018

新聞
夢想愈高,飛得更高
敢於想像,便能成就更高,造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上榮登世界最佳年輕大學。這亦是第一次,我們位列全球校齡50年以下的大學之首。
科大署理校長史維教授認為大學能夠獲此佳績,源於我們擁有定位清晰的科研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生命科學、公共政策和可持續發展等。儘管大學資源有限,我們仍能出產大量如阿爾茲海默症和愛滋病毒等具影響力的研究,成績有目共睹。
科大在教學、科研、引文影響力和國際視野方面表現尤其出色。史教授說:「過去十年來,我們一直致力將大學課程發展引向跨學科、高度個性化和以學生為本的方向。」
全賴各教職員的貢獻及努力,以及來自校友、學生和捐助者的支持,科大才能獲頒這項非凡榮譽。
更多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輕大學排名的詳情,請按此瀏覽。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予四位傑出人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 今日向四位傑出人士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他們分別為夏雅朗博士、梁嘉彰女士、雷鼎鳴教授及伍偉國先生。榮譽大學院士頒授典禮由大學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及署任校長史維教授主持。
夏雅朗博士是夏利里拉酒店有限公司的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亦是香港博雅公關公司的非執行主席。夏博士於2011年出任香港投資推廣署投資推廣大使,並於2014年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他致力促進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現任香港總商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及香港公益金董事會成員。夏博士積極貢獻科大,他服務大學顧問委員會超過10年,現為顧問委員會榮譽委員。他運用其豐富經驗,為大學的發展,持份者參與及籌款等方面作出貢獻;其家族亦多次對科大慷慨捐助。
梁嘉彰女士是創投基金公司MizMaa Ventures的共同創辦人,她曾在摩根大通證券服務廿載,先後於顧問諮詢、併購、股權資本市場、債務資本市場,以及債務和股本衍生工具等不同範疇擔任多項要職。梁女士屢創業界先河,並於2011 年獲《亞洲金融》雜誌選為「金融界最頂尖的 20 位女性」。她不只是投資銀行界擔任管理層的少數女性之一,更熱心於教育與藝術工作,現任香港藝術發展基金理事會成員及香港歌劇院成員。梁女士亦是科大顧問委員會成員之一,並在 2016 年與夥伴共同發起科大HeadStart 卓越領先計劃,積極為科大本科生與商界建立連繫。
雷鼎鳴教授是科大經濟學系榮休教授及兼任教授,同時為科大經濟學系創系成員。他曾於科大先後擔任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系系主任,以及商學院副院長。師承四位知名諾貝爾獎得主的雷教授,對寫作及教學充滿熱忱,亦擔任多個政府及公共機構的公職。他曾擔任逾30份國際專業經濟學報的審稿人,並撰寫多達13本著作與多篇論文。2008年,雷教授獲科大商學院頒發范凱霖傑出教學獎。他亦是第二屆全球傑出華人暨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得主,並在2017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銅紫荊星章。

新聞
科大與南科大攜手成立深港微電子學院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南方科技大學(南科大)今日於深圳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籌備成立南科大—港科大深港微電子學院(學院)。
憑藉科大與南科大在研究實力上的互補優勢,籌備中的新學院將構建成為一個產學研全方位合作平台,就不同範疇如集成電腦與系統、通訊系統單晶片設計、人工智能及機械人,以及包括寬禁帶半導體裝置等新一代微電子儀器,培育產業所需的高端人材並促進科技創新研究。
簽署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深圳市副市長高自民先生、中聯辦教科部部長李魯教授、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邢鋒先生、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許建領先生、科大署理校長史維教授、南科大黨委書記郭雨蓉女士及校長陳十一教授。李魯教授表示,微電子學院的成立不但會加強政府、院校及業界之間的合作,促進地區於微電子業方面的發展,更突顯了香港與深圳為提高國家科研實力所作出的貢獻。
陳校長於儀式上對中聯辦及深圳市政府給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港科大是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在科學、工程、商業管理及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均臻達世界一流水準,而南科大則是中國以至世界上最年輕、但成長最快的大學之一。此次兩校回應國家大力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號召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促進香港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的重要指示,共同建設國際化、高水準、研究型的國家級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將為兩校帶來新的、巨大的機遇和前景。」
科大署理校長史教授亦指出,是次合作將對國家大灣區的發展計劃有所貢獻:「科大多年來一直為深圳的微電子和集成電路產業作出貢獻。在我們積極探索於廣州設立分校的同時,科大期望可透過是次合作,協助深圳於落馬洲河套區等地成為一個產業拓展、教育及研究活動的重要平台,以支持內地在這個工業領域的市場和戰略需求,成為大灣區發展計劃中獨特的一部份。」
按計劃,微電子學院將座落於南科大校園,並將開辦本科及研究生課程,另會就四個範疇設置研究中心,它們分別為集成電路設計方法與電子設計自動化、通訊、系統單晶片及系統整合,以及寬禁帶半導體裝置。
兩所大學將分別派遣代表成立聯合工作小組,與深圳市政府進一步商討有關支持微電子學院基礎建設及營運的各項細節,並就落實計劃進行申報。
有關香港科技大學

新聞
Talent for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Being a gifted person means you should become an inspiration for others, and trailblaze a path to success for them.
Kathy Cheung is only 20 years old, but is already a gradu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Enrichment Program and was once a student of the Cen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run by HKUST, and now she wants to inspire others.
Skipping both secondary 6 and her senior year at university, Kathy is somewhat of a prodigy, yet is still friendly and breezy. However, Kathy’s achievements are anything but casual, especially after joining a coveted position with HKUST’s Vice-President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Prof Nancy Ip. The professor has been bestowe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Awards for her work on the treatment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s.

新聞
IPO Industrial Fellowship - Career Insider Series: Turbulence Ahead-The Future of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PO Industrial Fellowship "Career Insider Series" is held regularly to provide insights and insider tips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to IPO students. On 26 April 2018, we were pleased to have Dr Zhi-Xiong CAI, Managing Director and Head of Risk Management in Huatai Financial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 to share hi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新聞
科大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展開合作計劃 促進人道救援工作 透過體驗式學習提升同學的國際視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宣佈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開展合作計劃,範圍涵蓋研究工作與一系列活動,包括工作坊及為科大生預留實習機會等,合作旨在促進國際人道工作,並讓學生透過體驗式學習提升國際視野。
科大師生將透過今次合作,與ICRC專為促進與包括科大等機構開展研究工作而成立的新部門,就人道工作對發展中國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行統計研究。此外,科大同學亦獲預留一個實習生名額。作為一個三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人道救援組織,ICRC的實習名額一向為全球競爭目標,而今次也是ICRC首次預留實習生名額予本港院校的學生。
被選中的學生必須善於溝通、積極主動及對人道工作有興趣和熱誠,他/她將到ICRC位於日內瓦的總部工作一年,協助處理外交事務,接待包括國家領事代表和國際集團管理層等組織捐款者與合作夥伴。
為了讓科大同學感受ICRC前線員工每天面對的挑戰,ICRC亦於二月在科大舉辦「模擬工作坊」,安排了一整天的小組討論、匯報及角色扮演。這個工作坊亦是ICRC於亞洲首次舉行。
科大學生事務處副處長(輔學課程)兼科大侍學行項目主任汪含芳女士認為,今次的安排為學生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她表示﹕「我們十分榮幸可以與這個獨特的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展開合作,是次計劃不只對科大學生有利,同時也為科大教職員及校友提供一個平台,提高他們對全球議題的參與。」
今次合作為「科大侍學行」的最新項目。「科大侍學行」乃科大一個社區參與計劃,透過跟廣大社區持續合作及舉辦各種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及公民意識,並促進教職員對推行公民教育的投入。
ICRC政府事務及捐款者關係區域市場主管葉維昌先生表示﹕「通過這個實習計劃,亞洲的學生得以從一個國際人道救援組織獲得直接及充實的經驗,我希望未來將有更多來自亞洲的年輕專業人士加入ICRC。」
經過多輪面試,環球商業管理及營運管理學四年級學生黃子容最終脫穎而出,將於今年六月中開始有關實習。

新聞
推動香港未來科學家
世界競爭日益激烈,要爭取優勢並保持競爭力,高度創作力的頭腦、批判性思考及分析能力缺一不可。為了鼓勵香港小科學家超越課本知識,並透過學生的解難能力展現自己對生物學的知識,科大舉辦以本地中四及中五學生為對象的生物學比賽:香港中學生物奧林匹克(HJKJSBO)。
HJKJSBO委員會由科大周敬流教授及一群熱心的大學教授和中學教師組成,活動旨在讓香港學生運用自己的觀察力及邏輯力,推論出合理的科學結論。周教授解釋:「HKJSBO按照國際生物奧林匹克模式進行,我們深信比賽為學生提供一個靈活互動的學習平台。」委員會亦希望比賽中獨特而具挑戰性的難題,能夠刺激及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追求,並以此作為未來專業。
比賽始於去年11月,吸引近500名來自60間中學的學生參加;經過兩輪賽程及一系列工作坊,最後勝出的4位參賽者除了獲得獎盃及書劵,更將會在暑假跟隨教授進行生物研究。透過參與這項生物奧林匹克,所有的學生都贏得難忘的體驗!
請按此瀏覽更多關於香港中學生物奧林匹克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