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Filters

2021

新聞
創業, 青年創業, 人工智能, 商業, 大數據
人工智能初創的逆轉勝
屠厚鈞 (右)和其他 Dayta AI 的創辦人毋懼創業路上的失敗和挑戰,沉著應變,重整旗鼓。 屢敗屢戰,越挫越勇,是初創企業的生存之道。在四年的創業路上,屠厚鈞(Patrick)和拍檔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挫折。然而,這群只有26歲的初生之犢,已懂得如何迅速應變,擺脫困境。每次失敗,都代表一個新的契機。憑著這股信念,他們重整旗鼓,最終創業成功,公司甚至入圍《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菁英榜》。 他們的創業之旅始於2017年。當時Patrick還是學生,一邊在科大修讀最後一年的工商管理課程,一邊當兼職補習老師。 他回憶說:「我與兩位朋友成立了一個人工智能網上學習平台,透過大數據分析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事與願違,這個經營模式當時無法吸引足夠投資者,三位創辦人最終虧本,並決定結束業務。 Patrick說:「雖然未能打響頭炮,但更重要的是怎樣重新出發! 我們掌握了人工智能技術,加上市場對人工智能有龐大的需求,我們欠缺的是一個更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  機會總是留給有心人。幾個月後,創業團隊參加由全球最大奢侈品巨擘LVMH舉辦的初創大賽,提出以閉路電視收集顧客的行為數據,在不辬識客人身分的情況下進行實時分析,協助店舖調配資源,提升效益。  他們的構思獲得評判青睞,勝出比賽,讓他們再次踏上創業征途 !
新聞
青年創業
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1 迸發商業創意解決社會問題
應對社會問題成為今年「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的獲獎主題。在躋身三甲的隊伍中,其中兩隊不約而同提出了希望能拯救地球的解決方案。 香港現正努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今年百萬大賽的兩支學生獲獎隊伍,就分別提出了通過回收剩餘麵包,以及製作可與食物一併吃掉的餐具的方案,以求協助減少城市垃圾。至於另一支隊伍則研發了一款即時、非入侵性且便捷使用的技術來監測運動員的壓力和肌肉疲勞水平,以保護他們避免因過度訓練而受傷。三個獲獎隊伍都已和業界展開合作,將成果商品化。 儘管疫情肆虐,今年的大賽仍然吸引了185支隊伍競逐,數目乃自2011年賽事首辦以來最多。大賽從最初在香港舉辦,至今已擴展到其他七個賽區,覆蓋澳門、北京、廣州、深圳、佛山、中山和長三角,包括香港在內的各個賽區的勝出隊伍,將於稍後進行總決賽。
新聞
企業管理, 大數據, 創業, 青年創業, 金融數學
始於圖書館的智能投資平台
Don 和 Kelvin 在2015年成立 AQUMON,矢志將投資服務改革得更透明和大眾化。 2015年,科大校友黃耀東博士 (Don) 仍在科大教授金融工程,有天收到舊同事雷春然 (Kelvin) 來電,邀請他合夥創業,Don二話不說,爽快答應! 他說:「Kelvin跟我分享他希望改革財富管理方式的願景,好讓每個人都享用到優質服務。當中涉及的演算法和財務模型非常複雜,但發展潛力很大。」   Kelvin是資深銀行家,曾任職多家著名投資銀行;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促使他停下腳步反思:銀行有充分維護客戶的權益嗎?    Kelvin說:「業界鼓勵銀行從業員銷售複雜的衍生產品,但客戶並不了解當中風險。此外,優質的投資顧問服務通常屬於貴賓客戶的專利,一般零售客戶很難獲得個人化的投資建議。金融海嘯讓我洞悉到當中的商機,市場需要一些以演算法為基礎的自動化財富管理產品!」 由零開始 雙劍合壁迅即成軍,兩人創辦名為AQUMON的財富管理服務程式,為所有投資者提供使用方便的智能顧問服務,並涵蓋各式各樣的投資產品。創業之初,由於沒有辦公室和資金,科大圖書館便成了開展前期工作的主要場地。他們待在圖書館和大學餐廳一共九個月,研發出程式演算法和制訂集資策略,而首批員工和實習生,也是在校園裡實地招聘。 
新聞
粵港澳大灣區, 創業, 研究及科技
張雲飛:沉着破浪的無人船領航人
雲洲智能的始創人及董事長娓娓道出他如何把個人興趣轉化成專門製造无人船艇的初創獨角獸。
新聞
學生創新, 新興小型企業, 青年創業, 創業, 商業, 企業管理, 可持續性
來一瓶麵包釀的啤酒
四名科大學生善用賣不出的麵包釀製手工啤酒,轉廢為食,為環保出力。

2020

新聞
創業, 研究, 生命科學, 健康, 生物醫學
採中草藥精髓防腦退化於未然
眼睜睜看著敬愛的姨媽因罹患阿茲海默症而性情大變,原本精神矍鑠的七旬長者漸漸變得思緒紊亂,身為神經科學家的葉翠芬博士深知此乃不治之症,說時亦難掩沮喪 。 中草藥容易受環境和氣候影響,團隊用了超過兩年時間,尋找每種草藥的最佳來源地。 她說:「姨媽退休前是中學老師,頭腦敏銳,我小時候常常得她指導功課。可惜她現在記憶力退化,有時說起話來語無倫次、毫無條理。」 葉翠芬博士矢志尋找腦退化治療之法,在世界知名的神經生物學家兼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教授指導下,於1993年起聯同科大生命科學部的傅潔瑜研究助理教授進行相關研究。這個鐵三角不久已開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向來由西方醫藥主導的範疇中另闢蹊徑。
新聞
化學, 研究及科技, 創業
生育檢查與新冠肺炎測試有何共通之處?
AUISET正計劃運用AIE 技術幫助人類解決眼前的最大危機——新冠肺炎, ​​​怎麽做到呢?
新聞
創業, 青年創業, 化學生物工程, 學生創新
校友與學生攜手將研究成果商業化(只供英文版本)
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的校友、教授和三位應屆畢業生攜手合作,將一份課程習作變成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