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敗屢戰,越挫越勇,是初創企業的生存之道。在四年的創業路上,屠厚鈞(Patrick)和拍檔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挫折。然而,這群只有26歲的初生之犢,已懂得如何迅速應變,擺脫困境。每次失敗,都代表一個新的契機。憑著這股信念,他們重整旗鼓,最終創業成功,公司甚至入圍《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菁英榜》。
他們的創業之旅始於2017年。當時Patrick還是學生,一邊在科大修讀最後一年的工商管理課程,一邊當兼職補習老師。
他回憶說:「我與兩位朋友成立了一個人工智能網上學習平台,透過大數據分析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事與願違,這個經營模式當時無法吸引足夠投資者,三位創辦人最終虧本,並決定結束業務。
Patrick說:「雖然未能打響頭炮,但更重要的是怎樣重新出發! 我們掌握了人工智能技術,加上市場對人工智能有龐大的需求,我們欠缺的是一個更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
機會總是留給有心人。幾個月後,創業團隊參加由全球最大奢侈品巨擘LVMH舉辦的初創大賽,提出以閉路電視收集顧客的行為數據,在不辬識客人身分的情況下進行實時分析,協助店舖調配資源,提升效益。
他們的構思獲得評判青睞,勝出比賽,讓他們再次踏上創業征途 !
2018年,團隊成立Dayta AI ,全力為零售商研發分析方案,幫助店舖瞭解顧客的購物模式。
以人工智能預測顧客行為
店家將閉路電視接駁Dayta AI的雲端平台後,軟件便可實時分析多組數據,包括店面人流、客人年齡及性別分佈,以及他們的消費行為和情緒。
軟件將根據相關數據提出有助商業決策的重點意見,如怎樣擺放最新產品才能吸引最多顧客,或如何提高個別年齡或性別顧客群組的銷售力。
一家以香港為總部的食品公司便曾僱用Dayta AI,希望找出旗下一家店舖人流不足和產品滯銷的原因。澳洲一家車展公司亦借助他們的服務,瞭解性別與買車喜好的關係,以及不同顧客群組注視一輛陳列汽車所花的時間。Patrick說,這些分析有助商家找到正確的巿場定位。
由於大部分客人和店家都關心私隱問題,Patrick會向客戶保證公司的系統不會儲存任何錄影片段,亦不會在後台進行人面識別或身分配對。
他解釋:「系統只會持續提供合計數據,不能從中識別個人身份。」事實上,Dayta AI不但嚴格遵守香港的《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也緊跟歐盟《通用數據保障條例》的規定。
Dayta AI採用訂戶制模式營運,按接駁其數據分析平台的鏡頭數量計算服務收費,相較其他同業,其中一項優勢是客戶可沿用現有監察鏡頭,大大降低營運成本。
疫情衝擊
營運首年,公司已錄得逾100萬港元營業額,證明業務大有可為。然而,舉杯慶祝卻是言之尚早 -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多個地區相繼關閉邊境,踏入2020年,商場和展覽中心更連續多月空空如也,人流大跌。
他說:「去年是公司成立至今最艱難的日子,業務增長大幅放緩,幸好今年已有強烈反彈的勢頭。」
雖然越來越多人接受網上購物,但Dayta AI的研究結果顯示,實體商店仍佔全球八成零售銷售額。Patrick認為店家要清楚零售市道環境,設計一套足以兼顧網上與實體業務的市場推廣策略,而不是二選其一。
踏入2021年,零售業逐漸重拾生機,大型商場、地產發展商,甚至公營主題樂園都是Dayta AI的目標客戶。
榮登 《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菁英榜》 (亞洲區零售及電子商貿組別) 的 Dayta AI,現時聘用十多名員工,大多負責科技研發。公司至今已從科大創業基金及初創加速器ParticleX等集資300萬美元,並獲得「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支援,此非牟利項目由香港科技園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及商湯集團合作成立,培育人工智能初創企業。
走出香港,Dayta AI現時也為馬來西亞和澳洲的客戶提供方案,不久更會進軍印尼和泰國。隨著實體業務在多國陸續復甦,Patrick表現樂觀,深信公司能把握時機,邁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