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0

新聞
嘉許傑出藝術及多元才能
科大以科技學科見稱,但這絲毫無阻富有藝術才華的學生培養及發展他們的創作能力。事實上,大學設有形形色色的獎學金,嘉許在學術以外領域表現出眾的優秀學生。
薛俊朗是「田家炳獎學金(藝術 ) 」八位得主之一。對俊朗而言,科大校園臨海而建,遠離市區,風景秀麗,不僅是求學的好地方,更是讓他享受最大嗜好 - 觀星的理想地點。
閲讀相關文章:Picture Perfect Balance for Student Life (只提供英文版本)
薛俊朗把自己的兩大興趣合而為一,創作了一首名為《深空天體》的粵語歌,並透過安裝在高空氣球上的音樂播放器送上太空邊際。
在科大主修數學的四年裡,他一直熱心帶領天文學會在社交平台向公眾推廣科學知識,並積極參與國際天文學組織。
2018

新聞
香港科技大學呈獻第八屆國際知名音樂盛會「創意間的親暱」
被《金融時報》譽為“精雕細琢”的盛事──「創意間的親暱」迎來另一個最新的樂季,並將於2018年4月23日至5月6日在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園再度舉辦。
今年「創意間的親暱」與以色列駐香港總領事館及以色列室內樂計劃樂團合作,邀得當地多位知名的作曲家及演奏家來港,並從全球徵選出五位新晉作曲家參與是次盛會。多位音樂家將透過在科大校園舉辦,為期兩周的公開排練,深入討論及修改不同作品。科大學生、教職員及公眾可透過出席公開排練,見證世界級音樂家於作曲及修改曲目時的互動過程,更可參與其中、向音樂家提出意見。修改完成的作品不但會於科大預演音樂會亮相,稍後更將於香港演藝學院和香港大會堂,進行世界首演音樂會。
「創意間的親暱」創辦人和藝術總監,兼科大高等研究院蘇海文伉儷博文講座教授盛宗亮將聯同茱莉亞音樂學院作曲系院長羅伯特・比薩;廣受好評的駐校樂團以色列室內樂計劃樂團;以色列總理獎得主、客席藝術家吉拉德・霍赫曼;以色列著名當代鋼琴家、客席藝術家雅爾・曼拿;香港電台第三台知名節目主持菲爾.威蘭; 著名馬林巴琴及敲擊樂手張鈞量;香港管弦樂團巴松管首席莫班文;香港管弦樂團低音大提琴首席林達僑;四川交響樂團長號首席亞歷山大・華登和著名小號手董光宇,參與演出。
由盛教授領導的專屬小組,自全球近130 個呈交作品中,選出五位新晉作曲家﹕尼克・迪貝拿甸奴(美國)、妮可・墨菲(澳洲)、徐美玲(哈薩克斯坦/香港)和嚴是炫(南韓),他們的作品將於音樂會上亮相。而作為「創意間的親暱2018」與以色列室內樂計劃樂團另一大型合作項目,其中一位新晉作曲家的曲目,更有機會於樂團2018-19年度於以色列的樂季中,與盛教授的作品同台演出。欲了解詳情,請瀏覽網址https://ic.hkust.edu.hk/
有關香港科技大學

新聞
Picture Perfect Balance for Student Life
Three budding photographers balance studies with their love of documenting life.
Life at HKUST involves juggling studies with work, and for three students, being on campus offers the chance to do that. ” To me, photography is about using scientific equipment and knowledge to capture an object and expressing it with an artistic soul. In other words, photography is literally a combin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arts,” says Joe Traipattanakul (Mechanical & Aerospace Engineering, PhD, Year 4).
Work life balance is something that Aaron Gao (Electronic & Computer Engineering, PhD, Year 4) values deeply. “It is a great pleasure to help my friends who need some portrait photos for graduation or capturing their memorable university life moments,” he says.
2017

新聞
科大EMBA首場開放課堂 巴曙松教授談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計價的資產配置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於2017年11月16日在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舉辦講座,主題是繼人民幣全球化之後,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對於促進人民幣計價的資產配置所起到的作用。
本次講座題為「人民幣融入全球貨幣體系帶來的變革趨勢」,主辦方為科大EMBA中英雙語課程 ── 一個專為大中華地區的高級管理層及企業家量身設計課程。
巴教授指出,人民幣計價資產將不可避免地融入全球金融市場,原因在於中國投資者對海外配置資產有需求,從而受惠於全球經濟增長帶來的收益。據巴教授分析,海外資產配置對於中國的經濟結構轉型以及解決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也至關重要。他認為,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全球金融市場上的人民幣計價資產將大大增加。中國嘗試將人民幣逐漸變成一種可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而香港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全球金融中心,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滬深港股票通和債券通的大獲成功都顯示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樂觀前景。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副院長、香港科大EMBA中英雙語課程總監徐岩教授表示:「我們非常感謝巴教授能來到科大舉辦講座,就人民幣國際化以及香港定位專題作出分享。我們EMBA課程定期邀請富有遠見的業界領袖、專家為學員進行專題分享。是次活動亦歡迎校友及專業人士參與,冀讓更多人能夠受惠於這場知識盛宴,通過分享知識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正是本校努力實踐的使命和宗旨。本次講座只是開放課堂的第一場,得到參與者熱烈歡迎,未來我們EMBA課程將繼續舉辦一系列開放課堂。」
傳媒查詢:

新聞
弦夢成真
香港科技大學於三月二十三日假香港賽馬會大堂舉行「弦夢成真」音樂會,由十五名獲特別培訓的科大學生與科大管弦樂團合奏,更邀得蜚聲國際的小提琴家兼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姚珏女士擔任獨奏嘉賓。是次音樂會是科大藝術中心主辦的2017年科大藝術節的重點活動,當晚吸引近千名觀眾到場,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以吉他伴奏,參與演出Beyond 樂隊著名歌曲時,更是掀起了音樂會全晚的高潮。
科大雖是一所研究型國際學府,亦致力提倡學生對藝術和音樂的興趣,及鼓勵參與文化活動,培育學生全人發展,啟發創新思維,成就他們的錦繡未來。
學位課程以外,科大透過提升音樂方面的培育,讓學生發掘自己的多元潛能和實現夢想。是次音樂會是「弦夢成真師友計劃」演出巡禮的一部份,由香港弦樂團和八大院校合作,展開為期十八個月的訓練和演出。經過嚴謹甄選,參與計劃的學生獲香港弦樂團的音樂家專業指導和交流,並得到寶貴的演出經驗。
數周前在三月十一日,由八大院校的精英組成的「二十一世紀聯校樂團」,在奧斯卡獲獎作曲家譚盾的指導下舉辦了一場音樂會。獲選拔參與的演奏者當中,有七位是來自科大,包括兩位本科生,三位研究生和兩位校友。
news link">

新聞
Artist biography: Agnes Ku
Agnes Ku is a sociologist and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Division of Social Science of HKUST. She is the first faculty member who holds a solo exhibition at the HKUST Library. This exhibition features more than 20 photos in panoramic format taken by Professor Ku using a mobile phone. She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 among memory, identity and cityscape.

新聞
Sha Fei: A Humanist Photographer at War (1912-1950)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photographers of his generation, Sha Fei captured some of the most iconic images of wartime China from the late 1930s to the 1940s. His work reflects his deep humanism and his belief in the power of photography to awaken the people. Following his tragic execution in 1950, Sha Fei?s name was erased from history, only to be rediscovered in the 19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