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2

新聞
滙豐與香港科技大學聯手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
該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旨在加速滙豐的數碼化進程,並促進該行和香港的金融科技人才發展。
新聞
時光倒流的地圖尋古之旅
數世紀前,空中航行尚未出現,世界似乎遠比今天遼闊。當時的西方旅行家以不同方式到東方進行探索,回家時會帶上一兩張印刷地圖,為家鄉裏無法遠行的人展示異國文化,開啟他們的眼界。科大一位學者最近出版了一本著作,首次全面和豐富地彚集一系列中國古時地圖,開創學術先河。     這本書是製圖學中獨一無二的學術著作。 新書名為 Regnum Chinae: The Printed Western Maps of China to 1735,當中「Regnum Chinae」為拉丁文,解作「中華帝國」。著作由科大李兆基圖書館數碼學術服務及檔案主任柏恪義博士及其團隊花了四年時間合力編著而成,包含了1584 至1735年間在西方印製的127幅中國地圖。   柏博士說:「無論在英文或中文藏庫裏,關於中世紀中國古地圖的合集一直欠奉,這本書是製圖學中首部相關學術著作,獨一無二。」    出版此書源於科大10年前開始的中國古地圖計劃。當時大學在榮譽大學院士高佩璇博士的慷慨資助下,搜羅和購入一批中國古地圖,團隊將這批珍貴館藏數碼化後,進而出版成書。  走遍四方 物色珍寶  雖然館方早已存備出版新書所需的大部分古地圖,但柏博士仍馬不停蹄,到世界各地搜羅珍品,力求盡善盡美。   他說:「除了國家圖書館或大型藝廊,我還接觸德國、意大利和荷蘭等地的地圖收藏家和銷售商,看看不同的藏品。他們非常友善,很樂意和我分享地圖背後許多有趣的故事,我感覺像加入了地圖迷組成的小型秘密會社。」    
新聞
培訓未來元宇宙工程創造家
科大與叮叮科創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攜手為本地中小學生引入特色STEM課程,率先體驗大學基礎訓練及職業探索。
新聞
研究, 人工智能
科大研發人工智能導線辨識技術保障病人安全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能夠辨識導線的人工智能技術,協助醫護人員在進行置入「中央靜脈導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手術後點算導線,減低導線意外遺留在病人體內的機會。 技術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陳雙幸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自去年十一月起已在將軍澳醫院進行臨床應用。在十九宗應用個案中,均能準確及迅速地識別從病人體內取出經使用的導線,證明有效加強保障病人安全。  導線(Guidewire)是常見於醫療程序的細線。醫護人員一般會利用塞爾丁格拉技術(Seldinger Technique),透過導線協助引導導管(catheter)置入人體靜脈,以便導入液體、輸注藥物或監察血液流動狀況。現時,醫護人員需在正式完成醫療程序前,人手點算及核實所有曾置入人體的導線是否已被移除。 為了提升病人及手術安全,陳教授團隊利用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技術,研發出嶄新的「人工智能檢查工具」,以核實醫護人員點算導線的結果。醫護人員確認系統所顯示的導線數目,並經人手點算後,會利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拍攝包含導線在內的所有醫療儀器的照片,人工智能系統便可以透過圖像識別及數據增強(Data augmentation)技術,準確快捷地把幼細的導線從眾多醫療儀器及用具中區分出來和進行點算,並即時核實醫護人員的人手點算結果。 陳教授說﹕「有別於人類,人工智能系統不會疲勞或分神,即使長時間覆核醫護人員的人手點算結果,均可維持最高的準確性及效率。我們很高興可以把電腦視覺方面的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減少人為錯誤的機會。展望未來,我們期望可以把有關技術擴大至導線以外的其他醫療用品,減低它們遺留於病人體內的風險。」
新聞
獎項及排名, 大學發展, 大學盛事
香港科技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予五位傑出人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向五位傑出人士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他們分別為方文雄先生、李聖潑先生、李惠雄先生、李慧琼議員和於崇光先生。榮譽大學院士頒授典禮由大學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及校長史維教授主持。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讚揚五位榮譽大學院士的卓越成就、對社會的貢獻及對大學的支持。他表示:「我們五位榮譽院士均是來自各專業領域的知名領袖。他們致力於造福世界,並持續為香港及國家作出貢獻。我希望他們的經歷與成就能啟發我們的年輕新一代。」 校長史維教授亦向各院士致以祝賀。他說:「獲頒榮譽院士的五位傑出人士是科大的支持者及好朋友,在其各自的社會界別中深具影響力。我十分感謝他們的貢獻,並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 方文雄先生乃香港知名地產商協成行發展有限公司的家族成員。方先生2009年出任協成行董事總經理後,應用先進智能科技,提升旗下200幢物業的競爭力。他又將黃竹坑一幢大型工廈活化成嶄新的文藝空間,贏得前特首林鄭月娥女士讚揚。受其父親影響,方先生積極投身慈善事業。他現時不僅是方樹福堂基金及方潤華基金主席,也是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榮譽委員,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董事委員會成員兼理事。方先生同時兼任香港多家大學的校董會成員,包括於2016年至2021年間出任科大校董會成員,協助籌劃港科大(廣州)的早期規劃與發展事宜。港科大(廣州)已於今年九月一日正式開校。
新聞
推動大灣區及越南的創新科研合作發展
推動大灣區及越南教育及創新科研發展
新聞
獎項及排名, 大學發展, 捐款, 大學盛事
香港科技大學舉行第六屆冠名教授席就職典禮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舉行第六屆冠名教授席就職典禮,向八位傑出教授頒發冠名教授席及表揚各捐贈者對大學的鼎力支持。 典禮的主禮嘉賓、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表示:「科大的『冠名教授席』計劃每年均吸引和延攬享譽全球的學者,研究具挑戰性而多元的課題,與科大致力實踐突破界限的思維,促進科學、工程、商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創新研究的目標一致。在此謹向所有捐贈者致以最由衷的謝意,並恭賀2022年的科大冠名教授,祝願各位以科大最新一代傳承人的身份,在學術與教學上力臻卓越。」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致辭時亦恭賀獲冠名的教授,並對捐贈者的慷慨支持表達謝意。他說:「我們自2013年以來已向超過五十位教員頒發了冠名教授席名銜,以表場他們超卓的研究和教學成就,為下一代塑造更美好的世界。我們謹此以摯誠向所有多年來支持科大的捐贈者致謝,特別是那些贈予教授席的善長。感謝他們慷慨解囊,讓我們得以嘉許、獎勵和延攬各領域的知識領袖,以支持他們與大學一起再創高峰。」 獲頒授殊榮的八位冠名教授,其研究範疇涵蓋多個領域,包括粒子物理學、計算材料科學、材料物理學、幹細胞生物學、量子模擬、癌症基因組學、數據科學,以及銷售和營銷創新。 冠名教授席的成立,有賴各位一直大力支持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善長,包括(按英文名字字母順序排列):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嘉里控股有限公司、夏利萊博士、夏利萊夫人、潘樂陶慈善基金及其他不願具名的捐贈者的贊助,還有大學特備撥款的支持。 出席就職典禮的主禮嘉賓包括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科大校長史維教授以及其他大學高層。捐贈者、企業捐贈者及其代表亦有親臨典禮,包括莊嘉雯女士、夏雅朗博士、潘彩鳯小姐及陳黎肖霞女士。 冠名教授名錄如下:
新聞
范志勇教授榮獲科學探索獎
工學院范志勇教授榮獲2022年科學探索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