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1

新聞
閻連科教授獲頒英國皇家文學學會國際作家終身榮譽獎
閻連科教授獲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頒發國際作家終身榮譽獎,表揚他對英國文學的貢獻。
新聞
研究, 海洋生物, 遺傳學
科大與浸大研究團隊聯手破解深海帽貝群體連通性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香港浸會大學(浸大)的研究人員合作,首次破解一種廣泛分佈於西北太平洋深海熱泉(hydrothermal vent) 與冷泉區(hydrocarbon seep)的深海帽貝的種群歷史、遺傳結構,以及群體連通性。這項研究不僅有助我們了解深海生物在棲息地、地形,與洋流互相影響下的遷徙規律、分佈歷史,以及當代基因流,更可為保育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制定環境管理策略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深海熱泉與冷泉區的相繼發現,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地球上生命進化過程的認知。與主要由光合作用驅動的陸地及淺海生態系統不同,深海熱泉與冷泉這種黑暗、高壓,並經常伴有高濃度有毒物質的生態環境則主要由化能合成作用驅動。它們廣泛分佈於地殼運動活躍區,並孕育了多樣生命,形成了宛若深海「荒漠」裡的「生命綠洲」。然而,隨著日趨深入的海洋考察及研究,科學家發現一些物種在深海熱泉與冷泉區均有分佈,而當中更是相距數百至數千公里。這些發現不禁引人深思:這些深海生物如何實現基因交流?不同生物群落之間是否存在遺傳差異? 為了深入探討這些科學問題,科大海洋科學系講座教授暨系主任錢培元與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率領本港團隊,並連同中國海洋大學及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海洋生物學家,運用群體遺傳學分析與物理洋流模型,系統地研究了一種廣泛分佈於西北太平洋熱泉與冷泉區的深海帽貝的種群歷史、遺傳結構,以及群體連通性。 通過群體遺傳學分析,研究團隊首次揭示深海帽貝在西北太平洋分為四個亞群,包括一個深海熱泉亞群與三個冷泉亞群。研究人員進行種群歷史分析,進一步推衍出深海帽貝這四個亞群形成的歷史過程:最初深海帽貝分為兩個冷泉亞群分支,並分別棲息於較淺水的黑島海丘(Kuroshima Knoll)冷泉區及較深水的冷泉區域。少數屬於黑島海丘冷泉區的帽貝幼體後來隨著太平洋洋流「黑潮」(Kuroshio Current) 的歷史遷移而進入沖繩海槽,牠們逐漸適應沖繩海槽熱泉區的環境,並形成熱泉亞群;而分佈於較深水的南海蛟龍海脊冷泉區與相模灣冷泉區,則逐步分化為兩個較深水亞群分支。該遺傳分化可能與呂宋海峽的地理阻隔及南海蛟龍冷泉區近兩千年來的甲烷通量下降有關。
新聞
研究, 研究及科技, 創新, 人工智能
科大成立亞洲首個跨國人工智能晶片設計研發聯盟
ACCESS致力為香港在人工智能晶片與硬件設計的國際版圖上爭取一席位,並為全球現正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晶片市場,培育所需人才。
新聞
工商管理碩士, 可持續性, 綠色金融, 教與學
科大與香港交易所聯手開展首個可持續發展金融課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公布與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攜手合作,首次推出可持續發展金融課程,為目前投資與基金管理業界發展最迅速的領域培育新一代人才,並協助香港發展為全球綠色金融樞紐出力。是次為香港交易所首度與亞洲學府就此重要領域合作,為高級管理人員提供相關課程。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亞洲享有特殊地位,融資網絡及工具發展成熟,可為推動亞洲地區的綠色金融項目發揮重要角色。課程由科大商學院與香港交易所共同籌劃,讓有志在這新興領域發展的學生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為香港發展成綠色金融中心填補人才缺口。 該課程名為「可持續發展與商業實務」,將率先於2022年春季學期成為科大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選修科。內容包括可持續發展金融和負責任投資的框架,探討不同資產類別的環境、社會與管治(ESG)投資方案、相關產品和策略方向,以及監管措施。憑藉科大經驗豐富的教師和香港交易所專家的指導,學生將能夠了解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金融的不同挑戰和機遇。 科大商學院副院長兼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陳泰元教授稱:「我們的商學教育不單旨為經濟作出貢獻,更希望回應不斷轉變和迫切的社會和環境需求。我們很高興與港交所緊密合作,為畢業生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並為可持續發展金融以至整個社會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兼綠色及可持續發展金融主管許淑嫻女士表示:「香港位處亞洲金融市場中心,香港交易所致力促進香港穩健及可持續的金融生態圈的長遠發展。香港要成為亞洲可持續發展金融樞紐,爭取領導地位,我們深信培育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很高興與香港科大商學院共同籌劃這門工商管理碩士選修課程,攜手為可持續發展金融市場培育本地人才 。我們期待與新一代領袖分享在多個資本市場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共創淨零排放的未來。」 該課程體現科大商學院和香港交易所積極推動綠色金融教育,以及為香港以至境外推動可持續發展金融的承諾。 新課程涵蓋的主題包括:
新聞
大學盛事
香港科技大學第二十九屆學位頒授典禮
科大第二十九屆學位頒授典禮是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以來舉辦的首個實體畢業典禮。
新聞
環境, 污染, 創新
個人化實時空氣污染風險信息系統(PRAISE-HK)
科大環境研究所(科大-IENV)今天推出「PRAISE-HK-EXP」—全新流動應用程式,協助用戶分析個人空氣污染暴露預算,由戶外、室內,到不同微環境(包括不同交通工具),讓使用者在不同的微環境,也能好好管理空氣污染的暴露情況。得到滙豐150 週年慈善計劃的支持,PRAISE-HK項目以三個階段為目標推出不同功能的手機應用程式: (1)    第一階段—2019年6月21日推出了「PRAISE-HK 應用程式」,提供了非常高準確度及"戶外"空氣質素地圖,能分辨出街道之間仔細至2-20米的空氣質素變化 (2)    第二階段—今日(2021年11月24日)推出的「PRAISE-HK-EXP應用程式」提供全日累積的空氣污染暴露風險預算(包括戶外街道、室內建築物內或不同交通方式)的詳細資料。有助用戶了解在空氣污染來襲的時可以做些什麼來減少健康風險 (3)    第三階段—將是一個健康警報應用程式,根據對空氣污染敏感的用戶所提供的癥狀報告記錄,提供特定的警報訊息 今天發佈的PRAISE-HK-EXP 應用程式是整個項目的重點,展示了PRAISE-HK項目的重要技術核心。2019年推出的一階段App為為使用者提供仔細及準確的「室外」空氣質素資訊(包括實時及48小時預測),整個項目奠定了重要的數據基礎。然而,一階段App的資訊未足以為用戶提供「室內」及在交通工具內的相關資訊,亦未能就如何減少個人空氣污染暴露風險提供具體建議。 今天發佈的第二階段應用程式(PRAISE-HK-EXP)是一款空氣污染暴露風險追蹤器。在使用者的授權下,應用程式會從早到晚,追蹤和分析我們在不同處所(包括室內和室外)所接觸的空氣污染量變化。應用程式會向用戶顯示他們在何時、何地,以及在什麼活動之中接觸最多的空氣污染物,並就如何降低空氣污染暴露風險提供建議。
新聞
大學事務, 大學發展
Let's Celebrate HKUST's 30th Anniversary! (只供英文版本)
https://30a.hkust.edu.hk/
新聞
捐款
科大獲越秀集團捐贈港幣一億元支持大學教研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繼過去兩年獲越秀集團(越秀)捐贈港幣共一億八千萬元後,再獲越秀慷慨捐贈港幣一億元,支持大學在教學、研究及培育人才方面的投入。另外,科大今天與越秀簽署框架協議,提升雙方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及技術轉移上的合作。 捐贈儀式暨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今天分別在香港和廣州線上舉行。主禮嘉賓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葉莉苹女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女士、廣州市委常委及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先生、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谷忠鵬先生、廣州市國資委副主任崔彥倫先生、越秀董事長張招興先生、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及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亦透過短片致辭。 今次是越秀連續第三年捐助科大,雙方更首次簽署框架協議深化合作關係。根據協議,科大與越秀將探討在交通基建、金融科技及人口老化等範疇建立研究平台,以推進科技創新、促進大學與產業的合作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此外,雙方亦將加強培育兩地人才,科大學生除每年有機會到越秀及其附屬公司實習,大學亦將利用越秀的捐款開展創新碩士及博士研究生項目,以及推動跨學科教學與科研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