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5

新聞
獎項, 機械人學
科大機械人比賽代表隊再次奪冠
科大機械人比賽代表隊擊敗六家本地大專院校共九組參賽隊伍,在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2015中勝出。自2011年起,科大在該項比賽已連續第五年奪魁。 今年的比賽主題為「羽毛球爭霸戰」,鼓勵大專生設計和動手組裝機械人,親身體驗機械人工程。科大計算機科學系學生兼隊長區竣銘表示,「勝出大賽殊不容易。兩組科大隊伍共29名成員每日花上三小時練習及改良設計,使機械人動作更靈活流暢和精准無誤。」 由四月至今,科大機械人比賽代表隊於不同的機械人比賽中共獲得九個獎項。其中科大遙控水底機械人小隊在6月底於加拿大舉行的國際水底遙控載具大賽中亦勇奪四項殊榮。四個獎項當中包括「Explorer Class」組別第三名以及「Sharkpedo Award」,以表揚團隊的創新和原創性。科大遙控水底機械人小隊為這個國際賽事特別建造水底機械人,機械人能夠在水底進行多達25項任務,包括檢查和修復海底輸油管、協助離岸油田生產及在巨浪的海底環境下維修。 此外,科大隊亦參加了在七月舉行的第十屆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華南賽區),並獲得三項殊榮。三個獎項包括兩個攝像頭組三等獎及一個電磁組優秀獎。於這個國際比賽,學生需要設計自主智能模型車,按照軌道競賽並以完成速度最快者為優勝。 科大隊伍將代表香港出賽參加八月於印度尼西亞舉行的國際比賽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 2015。
新聞
教育, 研究
香港科技大學「本科生研究計劃」踏入十周年
香港科技大學的「本科生研究計劃」(UROP)成立十周年,一直致力為本科生締造研究氛圍,啟發他們發掘自己專長及興趣所在,及早計劃未來。 UROP計劃於2005年創立,科大是首間讓本科生於教授帶領下參與科研的本地院校。過往十年,UROP的規模及影響力不斷提升,參與計劃的同學由最初的70位,逐步增至2013-14年的370位,同期參與的教授人數亦增加四倍至148人。 創立UROP的協理副校長及學務長譚嘉因教授,對計劃多年來惠澤學生感到欣喜﹕「UROP的成功印證本科生有能力就研究提出原創性的想法,並作出重要的貢獻。很多UROP學生年紀輕輕便已於權威性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或獲邀到國際會議作演講,更有不少同學於畢業後獲發獎學金到世界頂尖學府繼續升學。」 計劃原為一個暑期課程,隨後因受歡迎程度日增,終於2010年轉化為一系列學分課程。去年,UROP新增第四個學科,令報讀學生可以連續四個學期持續參與研究工作。UROP目前共有250個研究項目,分佈包括科學、工程、商業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等不同範疇。 身兼UROP總監的社會科學部易靄儀教授表示,讓年輕學生接觸科研,有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未來路向,是否希望繼續學術發展,易教授稱﹕「UROP充分展現了教學與研究融合的獨特性,作為教授的年輕合作伙伴,學生主動提出研究課題,尋找解決辦法,這有助同學多角度分析思考問題。」 為進一步豐富本科生的研究經驗,UROP自2012年起夥拍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推出「國際本科生研究計劃」(IROP),讓本科生嘗試於不同環境及文化下進行研究。有科大生曾於這些頂尖院校及研究機構交流期間,作出重要的研究發現。 傳媒查詢:
新聞
創新, 研究及科技, 跨學科
香港科技大學舉辦第五屆100萬元創業計劃大賽鼓勵創業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舉辦第五屆100萬元創業計劃大賽,推動創業文化及發掘擁有最佳商業前景的方案,成功創造一個實踐創新科技商業概念的平台。獲勝隊伍可以利用獎金自組公司,或繼續進行具商業價值的創新研發項目。 今年有超過一百支隊伍參加比賽,每支隊伍最少有一位科大學生、教職員或校友。國際評審團由企業領袖、專業投資者、以及有創業經驗的學術界人士組成,選出16支優秀隊伍晉身決賽。 今年的「校長特設卓越表現獎」由四名科大學生組成的Parle奪得,獲獎金達港幣30萬元,而亞軍及季軍分別為NanoPrint及NovaMatrix。 Parle研發的程式能讓用家在不同網站,就個別的內容進行討論或留言,程式並會為用家搜尋他們感興趣的資料,隊伍同時獲得學生獎及最佳報告獎;NanoPrint利用嶄新的納米銅漿技術,能夠快捷、便宜地打印出柔性電路板,較現有的方法更環保,隊伍同時獲得90秒推廣獎;NovoMatrix開發全球首創的可注射凝膠,有助蛋白質藥物緩慢釋放,預料可用於治療眼疾如黃斑病變及糖尿眼,隊伍同時獲頒創新獎。 另一支表現優異的隊伍Dream High,研發用於電能儲存設備的智能中央控制器,能夠幫助系統減低耗電和成本,並延長電池壽命,獲頒商品展示獎。 大學今年首次邀請香港以外的夥伴院校派隊伍參賽,並特設一個新獎項,令比賽更國際化,同時促進了大學與國際社會間的互動交流。 科大創業中心主任李漢強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今年設立了一個新獎項,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能夠參與創業比賽其中。我們下一步將聯繫業界,期望這個比賽進一步成為緊密連接學生、創業家、投資者及機構贊助人的平台。 」 是次比賽獲得多間機構贊助,包括瑞安集團、Morris S Smith Foundation、Larry Franklin Trustee、TiE Hong Kong、信報與南華早報的Education Post。 科大2015年100萬元創業計劃大賽詳情請參閱:http://onemilliondollar.ust.hk/。 傳媒查詢:
新聞
獎項及排名, 社區, 國際
香港科技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予四位傑出人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舉行榮譽大學院士頒授典禮,由大學校董會主席廖長城議員及校長陳繁昌教授主持頒授儀式。四位傑出人士獲頒授榮譽大學院士,他們分別為蒲祿祺先生、曹其鏞先生、戴啟思博士,以及蘇東來教授。 蒲祿祺先生,銀紫荊星章,太平紳士,現為Professional Property Services Limited主席,熱心香港的發展,無論是公共或專業服務,他運用其專業知識規劃、實踐及領導大型項目。蒲祿祺先生是香港測量師學會的創會會員及資深專業會員、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並與太太蒲美琪女士共同創辦香港文化遺產基金會。他亦曾擔任香港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及香港房屋委員會委員。蒲祿祺先生於香港科技園成立初期出任董事會成員,及後於2007至2014年擔任主席。 曹其鏞先生為永新企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是成功的企業家及慈善家。曹先生慷慨捐出1.5億美元,資助大中華區和亞洲各地的教育機構,期望興建跨文化學生宿舍,並為亞洲頂尖大學的亞裔學生設立獎學金,資助他們越洋進修。2010年,他為中國及日本學生設立跨文化宿舍的計劃付諸實行,其後擴展並取名為「亞洲青年交流中心」計劃; 2013年成立「亞洲未來領袖獎學金計劃」,得到十六間大中華區、日本及韓國頂尖大學的支持,而科大為計劃六所重點院校之一。 戴啟思博士現為亞洲商業管理學院主席,曾任科大商學院資深副院長、碩士課程主任及管理學系兼任教授。戴啟思博士1996年加入科大。任內,商學院的聲譽在全球急速躍升。他優化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同時創辦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並成為首位課程主任,為科大及商學院作出重大貢獻,致力提升大學在本地、國家及全球的地位。2008年,他獲選為香港美國商會主席; 戴啟思博士亦曾任香港凱洛格校友會前任會長、九龍扶輪社前任會長及科大校友會顧問委員會首位榮譽會員。
新聞
商業, 國際
科大與全球管理教育聯盟合作 首度於亞洲舉辦人力資源交流會議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商學院)與全球管理教育聯盟CEMS1合作,首度於亞洲合辦企業交流會議,邀請全球頂尖企業的人力資源代表,於客觀中立的平台探討招聘及挽留人才策略,促進業界交流。為期兩天的會議於2015年6月15及16日在香港舉行,讓參與機構比較及評估不同吸引和挽留剛畢業人才的方案。出席會議的機構包括ABB、Aon Hewitt (怡安翰威特) 、EF Education First、Hilti (喜利得) 、 LinkedIn、Maersk Line、The Ritz-Carlton (麗思卡爾頓酒店)、United Overseas Bank (大華銀行)等跨國企業。CEMS聯盟秘書長Nicole de Fontaines女士表示:「CEMS首次移師亞太區舉辦企業交流會議,彰顯亞太地區在全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CEMS旨為各地商業教育訂定國際標準,而目前亞洲對有關標準的需求越趨殷切。」她續稱:「CEMS的會議希望透過參與企業的坦誠對話和分享,讓與會代表可互相參考、檢討和改善人力資源政策。CEMS聯盟首次在香港舉辦有關會議,希望能配合區內未來急速的發展步伐。」CEMS聯盟在全球擁有超過70間企業合作夥伴,當中包括Facebook、馮氏集團、Google、L’Oreal、LVMH、McKinsey及大華銀行。CEMS聯盟擔當連繫企業及商學院的重要角色,獲邀加入CEMS的29所成員學院均為區內頂尖學府,例如歐洲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及巴黎HEC商學院,而科大是CEMS聯盟在香港唯一的成員學院,以及亞太區第四所成員學院。CEMS聯盟與成員學院合辦為其一年的國際管理碩士課程,修讀學生一般分別於兩間CEMS成員學院各完成一個學期課程,完成課程後可獲頒發雙重學歷。
新聞
可持續性
香港科技大學舉行夏季賣物會 推動慈善及環保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校園內推行各式各樣的綠色活動。科大於上周六舉辦夏季慈善賣物會,共190個攤檔售賣全新或二手物品,提倡5R環保概念—循環再用、廢物利用、減少消耗、替代使用、重新思考,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宗旨。大學將於本周六(6月6日)舉辦第二場夏季賣物會。 慈善賣物會首辦於1996年,在每年的夏季及冬季舉辦。由於反應熱烈,今年的賣物會將於夏季及冬季各舉辦兩次。賣物會上,個人或團體可以出售全新或二手貨品,響應5R環保概念。活動負責人Jean Hudson女士表示,某些人的垃圾可以是其他人的寶藏,活動能減少棄置物資、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她對於各界人士踴躍參與賣物會感到欣喜,表示有助籌得更多款項讓更多人受惠。 一如以往,夏季賣物會將租賃賣物枱的收益扣除成本後,全數捐助指定慈善機構,以不同方式回饋社會。今年的款項將捐贈予科大學生會社會服務團,支援他們到越南進行義工活動。此外,款項會捐到尼泊爾地震救援基金,以及香港退伍軍人聯會進行支援香港基層兒童的計劃。大會並會收集合適的二手物品,轉贈緬甸的慈善團體,協助當地貧困地區的兒童。 賣物會是一項慈善及環保的社區活動,除了科大教職員及家屬、學生及校友,參與人士亦包括慈善團體及公眾人士。賣物會提供各式各樣的貨品,包括書籍、玩具、有機食物、美容產品、家居用品及電子產品等供選購。 會場設有車位,歡迎公眾人士免費入場。 科大第二場夏季賣物會詳情: 日期:2015年6月6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9時30分至下午3時正 地點:香港科技大學停車場地庫三樓 聯絡:Jean Hudson 女士 gujean@ust.hk 傳媒查詢:
新聞
創新, 學生發展, 教與學
科大與玩具業界合辦第二屆「我的玩具設計比賽」促進本地創意文化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學系與香港工業總會、香港玩具協會,以及香港玩具廠商會有限公司合辦的第二屆「我的玩具設計比賽」今天舉行頒獎典禮。科大與玩具業界合辦「我的玩具設計比賽」旨在推動本地創意文化、為玩具設計業帶來新意念,同時培育學生及設計師的創意,讓他們藉著是次比賽加深對玩具業的認識。 今年比賽反應熱烈,大會收到來自逾1,000名學生及設計師共309份參賽作品,作品類別包括:傳統玩具及結合智能產品應用程式的玩具,並由設計師、學術界、業內專業人士及用家組成的專業評審,從中選出38份學生組(中學及大專院校)及24份今年新增的設計師組的入圍作品。 在頒獎典禮上,大會共頒發13個獎項,包括各個組別的金、銀及銅獎,並嘉許特別獎予一組年齡只有15歲的入圍參賽者,以示鼓勵。科大兩支學生隊伍今年於兩個學生組別分別取得銅獎,包括傳統玩具組別的「Big Money」及結合智能產品應用程式的玩具組別的「Spiderbot」。「Big Money 」是一個要求玩家透過商業談判而勝出的卡牌遊戲,希望從中鍛練玩家的溝通技巧。「Spiderbot」則是一架可遙控的機械蜘蛛,透過連接藍芽及使用智能手機 Android平台中的應用程式,以語音輸入功能控制其動作。 出席頒獎典禮的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助理總監朱蔡鳴鳳女士、科大協理副校長(教學)鄭樹坤教授、科大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學系教授及系主任宗福季教授、科大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學系教授及副主任耿偉樂教授、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先生、香港玩具協會主席湯誠正先生、香港玩具廠商會有限公司會長張光銘博士和其他嘉賓。
新聞
教育, 教與學, 本科生
香港科技大學頒發卓越核心課程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致力發展全人教育,為本科生提供優質的核心課程,大學今日舉行第三屆卓越核心課程獎頒獎典禮,表揚優秀的核心課程。 今年的卓越核心課程獎得獎課程是「身份認同全球化:從邊界跨越到領域重構」,由人文學部助理教授邵梅儀及徐波先生任教。課程讓學生透過全面及具創意的學習方式,從不同範疇包括種族、族群、國籍、語言、文化或性別,理解「全球化的身分」,讓學生以批判的思維,反思他們的個人身分如何被塑造或被影響。 大學並頒發兩項榮譽獎,分別由社會科學部谷志良教授任教的「當代香港社會」課程,以及由語文教育中心Jan Pople女士、Mark Hopkins先生、伍偉怡女士及石敏枝女士任教的「大學英語課程I & II」獲得。「當代香港社會」著重培育同學的社會意識,讓他們透過各項活動,如課堂討論、研究、與社會各界領袖會面、義工服務等,多角度理解香港的社會包括經濟及政制發展。「大學英語課程I & II」的內容多元化及跨界別,課程以學生為本,配合小班教學及科技,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英語水平,共有1,800名一年級生修讀。 核心教育課程委員會主席周敬流教授主持頒獎典禮,並祝賀各得獎者,他表示:「核心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經驗,讓他們涉獵跨學科的專業範疇及建立全面的基礎知識。在教職員的努力下,獲獎課程充分展現核心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其中出色的例子。」 核心教育課程主任張志成教授表示:「大學將不斷檢討及提升核心課程,確保課程具創意及啟發性,我們期望學生能夠終身學習、認清自己的目標,同時運用所學貢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