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07

新聞
科大學生向跨國企業提交內地貨車物流發展大計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雙學位課程四名學生,向兩家跨國企業提出一項商業計劃,以科技通訊系統的RFID射頻識別技術、GPS全球定位系統及相關技術,為中國內地貨車物流業找出商機,提高內地貨車物流業的營運效率,計劃備受讚賞。
這個企業計劃由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美國太陽電腦公司及香港科大合辦,該計劃亦為科大科技及管理學雙學位課程當中一個「增益課程」,專為培育兼具科技及工商管理知識的優秀學生而設計。
今年3月,16名獲得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及美國太陽電腦公司贊助的科大雙學位課程學生,到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的上海物流中心,進行調查研究,並走訪當地貨車物流公司,找出內地貨車物流業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逐步開放市場後,所面對的挑戰與機遇,並利用美國太陽電腦的科技通訊系統,如RFID射頻識別技術及GPS全球定位系統及相關技術,尋到發展商機。
比賽摘冠的隊伍,四位成員分別為李名揚、謝健恒、黃偉成及葉文峰。他們對東方海外及美國太陽電腦所給予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謝。「兩家公司讓我們在真實商業世界中,吸取經驗,發揮所學,這個機會實在難能可貴。它們不僅為客戶、商業夥伴及股東提供優質服務,更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積極回饋社會,給予年青人支持,令我們十分鼓舞。」
得獎隊伍建議成立一所新的公司,提供一個「醒目平台」,利用科技如RFID射頻識別技術、GPS全球定位系統、Star Map服務與SUNSPOT技術等所裝置的「汽車監察系統」,協助洞悉貨車的位置、監察貨物的狀況,以至提供短訊,報告貨車載運的最新情況,藉此提高營運效率及服務水平。
在今天舉行的計劃閉幕禮上,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鄒耀華表示:「冠軍隊伍對內地貨車物流業所作出的透徹分析,以及所提議業界使用的先進資訊科技,以提供客戶優越的運輸及物流方案,令我們印象十分深刻。此外,我們很高興能為這班年青人提供一個真實的商業環境,讓他們發揮所學的技術及知識。東方海外理解社會環境對我們業務成功的重要性,並一向以幫助青少年接受全面教育,為服務社會工作的重點。」
美國太陽電腦公司港澳區執行董事郭顯達指出,這個企業計劃充份顯露出參賽學生的能力,他們可學以致用,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和科技知識,應用到真實的商業世界。

新聞
科大首度與聯想及Microsoft合作推出學生電腦資助計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與個人電腦公司聯想集團及電腦軟件供應商Microsoft合作,推出「學生電腦資助計劃」,協助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購置電腦,並提供免費軟件,供學習之用。
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今日(六月二十八日)與聯想集團及Microsoft一同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資助計劃詳情。
「學生電腦資助計劃」為本學年經大學聯招報讀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新生而設。凡報讀該系而每月家庭總入息少於港幣一萬元的新生,可向該系申請定額資助,用作購買聯想個人筆記簿型電腦,最高資助金額為港幣八千元;每月家庭總入息介乎港幣一萬元至港幣一萬五千元的新生,可獲得最高資助金額港幣六千元;而每月家庭總入息介乎港幣一萬五千元至港幣二萬元的新生,則可獲最高資助金額港幣四千元。申請人必須為「學生資助辦事處」的「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原名為「本地專上學生資助計劃」)中獲得全額資助類別的學生。
合資格的學生除可獲得定額資助購買聯想個人筆記簿型電腦之外,並可獲Microsoft提供免費軟件安裝。聯想集團除了提供優惠機價予學生外,還會提供一系列升級服務,包括將自攜維修保養服務升級為下一個工作天上門收機服務、安排專人為受惠學生所購買之筆記簿型電腦,裝置軟件與預設版面及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訓練或操作指導。Microsoft除資助2007 Microsoft Office system及開發工具軟件外,更為學生提供定期的技術培訓,以及網上技術支援,以解答他們在使用軟件上的疑問。
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主任倪明選教授,在會上衷心感謝兩家贊助機構的慷慨支持,共同培育更多資訊科技界優異人才。倪教授說:「這個有意義的計劃估計可令五十位學生受惠。我們期望這個計劃能幫助本學系有經濟需要的新生,藉著資訊科技的輔助使他們更有效率地學習,為知識型社會多作貢獻。」
Microsoft Hong Kong Limited開發平台部總監胡靄慈女士表示,作為領導全球的電腦軟件供應商,Microsoft很高興參與贊助這個有意義的計劃,為推動數碼共融出一分力,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質素及效率。胡女士說:「我們希望學生能充分發揮在資訊科技方面的潛能,畢業後能用之社會。」

新聞
科大增設獎學金鼓勵優秀新生
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 在新學年(2007至08年度),將增加獎學金額,給予循「大學聯招」(聯招) 途徑入學的優異生、或學業成績之外具特殊才華與表現的學生,以鼓勵他們入學後,專心學習。獲最高獎學金的學生,可以享有全期獎學金,包括學費和津貼,每年約10萬港元。
科大得到社會各界鼎力捐款資助,設立豐富的獎學金計劃,以吸引優秀的新生報讀,鼓勵他們在大學努力學習。科大的獎學金計劃十分全面,為循不同途徑入學的優異生而設,包括聯招、「優先取錄計劃」及「直接入讀計劃」。除學業成績以外,那些積極服務社會、或具特殊才華及表現的學生,都可申領。獎學金計劃旨在吸引在各方面具有潛質的學生,讓他們的潛能得到更充份的發揮。
循聯招途徑入學的學生,在高級程度會考考獲2A或以上,可領取獎學金,每年可得金額由港幣$15,000起,至相等於全年學費 (港幣 $42,100) 加港幣 $55,000津貼,即每年約10萬港元。新生入讀大學後成績理想,可續領獎學金。例如修讀三年本科課程,學生可連續三年享有獎學金,總額最高可達港幣 $300,000。
至於具特殊才華和表現的學生,每年獎學金為港幣 $15,000,得獎者可續領,直至完成課程為止。獎學金評審的準則包括:對社會服務或學生活動有傑出貢獻,或者在體育、音樂、藝術及文化等方面有優異表現。
科大署理副校長(學術事務)錢大康教授表示:「科大增加獎學金總額,讓學生入學後,可以更專心、更努力學習。事實上,科大一向十分著重招收優秀學生,包括學業成績優異,以及在學業成績以外,具特殊才能和潛質的優秀青年,使他們能夠一展所長,發揮才華。優秀人才是社會未來的生力軍,須要我們悉心培育。

新聞
朱經武校長對陳家強教授獲委任為局長的回應
就科大商學院院長陳家强教授獲委任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一職,科大校長朱經武教授在傳媒查詢時回應如下:
「陳家强教授由科大才子,晋身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財子』,爲香港財經事務出謀獻策。他在新職位,將會在更大面積、更高層次、更廣的空間,服務香港。香港之得,遠超科大之失。我謹代表科大師生,給予陳教授最良好的祝願。」
科大今日亦同時宣布,委任鄭國漢教授爲署理商學院院長,幷同時于全球招聘商學院院長職位。朱經武校長表示:很高興鄭教授願意在這充滿挑戰的時刻,肩負起這充滿挑戰的重任。
朱經武校長對鄭教授擔任署理院長職務充滿信心,「鄭教授不僅是著名經濟學家,備受尊崇。他亦爲科大創校成員,于一九九二年起加入科大。鄭教授不僅具豐富的教研經驗,幷曾擔任校內多個重要行政職務,包括商學院副院長、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博士課程主任及經濟學系系主任等。我相信,在他的領導下,商學院一定有出色的表現。」
傳媒查詢:
陸錦榮
電話: 2358-6306
電郵: kluk@ust.hk

新聞
科大教授水利工程研究獲國際獎項
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招捷達教授憑著水利工程和環境流體力學方面的卓越研究揚威國際,獲國際水力工程與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 Research)頒發2007 Arthur Thomas Ippen Award。該獎項將於下月在意大利威尼斯舉行的會議中頒發。招教授屆時將會在會議上發表重點演說,該演詞稍後會在該協會的水利研究期刊刊登。
Arthur Thomas Ippen Award是國際水力工程與研究協會頒發給在水利工程界年輕科研者的最高殊榮。招教授亦是該獎項自1977年成立以來,第二位以亞洲為研究基地的得獎人士。
國際水力工程與研究協會讚揚招教授在研究水利和環境流體力學方面的貢獻,尤其在瞬變流、浪潮、淺水流的穩定性、以及亂流與電腦模擬水流方面所作出的傑出成就。
水力學與環境流體力學之領域主要研究水在地球上的活動。其中重要應用範疇包括供水、水質、洪水、海嘯、波濤、灌溉、航運、排水、填海、水力對海岸結構的影響、紅潮及水利結構如堤壩等。
招教授得悉獲獎後表示:「這個榮譽肯定了得獎者在水利工程研究和應用方面的能力、原創性和成就,我很高興,也深感榮幸。我要感謝所有曾與我一同合作研究的學生和伙伴,他們的參與及協助,成就了我的夢想;我亦要感謝同事及國際水力工程與研究協會香港分會全體成員的支持,以及同儕對我的提擕。我願將此獎項獻給已過世的美國伊利諾州大學的本琦教授,他在九十年代中期,在科大擔任訪問學者時,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寶貴的知識。」

新聞
四位傑出人士獲頒授大學榮譽院士
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 今天舉行大學院士頒授典禮,大學副監督鍾士元博士、校董會主席陳祖澤博士及校長朱經武教授主持頒授典禮。四位社會傑出人士獲頒授大學榮譽院士,他們分別為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及總裁陳萬雄博士、胡百全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黃嘉純先生、晶門科技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梁廣偉先生及科大顧問委員會榮譽委員黃至剛博士。
陳萬雄博士 為香港出版界的傑出人士,他推動香港出版業電腦化及數碼化的發展,貢獻良多。他亦致力推動書店現代化,從店鋪的裝修、設計到店員的制服,把傳統書店破舊和侷促的面貌,煥然一新,並以嶄新的經營策略,在新市鎮和商場開設門市書店,推廣讀書風氣和文化。
黃嘉純先生 為法律界翹楚,他致力提升法律專業的質素。在「三三四」學制改革建議尚未提出前,他已倡議將法律培訓課程,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加強法律專業培訓課程的廣度和深度。黃先生關心法律業界的發展,同時亦熱心參與教育事務,因為他堅信,青年人是社會未來發展的棟樑。目前,梁先生出任律師會會長,盡心盡力服務香港。
梁廣偉先生 投身半導體行業,創辦晶門科技有限公司。在梁先生領導下,晶門科技迅速發展成為一家世界級的半導體公司,亦是第一家本土半導體公司,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梁先生在半導體行業上的傑出成就,使他屢獲殊榮,先後獲頒2001年度香港青年工業家獎、2003年度傑出理大校友獎及2004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傑出成就獎。
黃至剛博士 於十一年前,獲聘擔任香港賽馬會首名華人行政總裁。當時,香港賽馬會正處於艱難時期,既飽受經濟衰退、境外博彩機構的競爭,亦深受顧客對博彩熱情冷卻的衝擊。然而,憑藉其商業觸覺、精益求精的處事態度和過人的領導才能,黃博士成功帶領香港賽馬會走出困境,締造了一個成功的香港故事。在黃博士任內,他亦積極為香港賽馬會發展慈善事業,造福社會,廣受頌揚。
傳媒查詢:

新聞
世界級神經科學研究項目再獲2,750萬元資助
以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為首的一項跨院校龐大研究計劃,最近再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撥款港幣2,750萬元資助,進一步肯定該計劃的國際級卓越水平。
研究資助由教資會透過「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撥出。教資會於1998年推出這項計劃,目的是推動接受教資會資助的專上學府,進一步發揮本身的優勢,發展達致國際認可及世界級的卓越科研領域。
負責領導這項龐大計劃的科大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生物化學系講座教授葉玉如教授認為,研究計劃繼續獲選為卓越學科領域,對於正在香港冒起的生物科技工業甚為有利。
葉玉如教授說:「有關神經科學的前沿研發工作,有助提升現時有關研究的水平,促進國際知名學術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並且締造可貴的教育及培訓機會。」
她補充:「學界與工業界的策略性合作,可強化香港在新藥物開發方面的實力,並鼓勵更多投資者成立從事生物技術的新公司。」
在2001年,該項名為「分子神經科學:基礎研究及新藥開發」的計劃,獲教資會評選為卓越學科領域項目,並獲2,650萬元港元資助,為期五年。該項目匯集不同學科的優秀專才,各展所長,共同推動神經科學的尖端研究,並且發展以中草藥研製、嶄新而有效的治療腦部疾病的藥物。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表示,教資會撥款資助這項世界級的研究項目,說明小組的工作極為出色,並且走在這個領域的前沿,讓我感到十分鼓舞。科大對葉教授所領導的小組工作感到驕傲。
過去五年間,有關的基礎研究及新藥物開發方面,均取得重大進展。首屈一指的研究設施已設立,跨學科研究隊伍已組成,而嶄新的研究技術亦陸續發展;小組在各方面的努力,為分子神經科學研究,帶來很多突破。研究成果在世界各地著名期刊中,獲科學界同儕的推崇。
該計劃的研究成果豐碩,其中包括生物科技應用及創新項目,以及利用中草藥研發、具備潛力的治療腦部疾病方法,均屬科學界的突破,享有知識產權。在2007年教資會的評估中,計劃獲教資會嘉許為「傑出成就」及「優秀表現」。
葉玉如教授表示,是次撥款有助研究隊伍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研究。
她說:「透過卓越學科計劃,我們已奠下重要的基礎。我們已經準備就緒,邁向計劃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