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聞
Professor LUK Kam-Biu Elected 2024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只供英文版本)
Professor LUK Kam-Biu, IAS Paul C W Chu Professor, has been elected 2024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for his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particle physics, particularly the leadership of experiments that have shed new light on CP violation and neutrino oscillations'. The AAAS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general scientific society and publisher of scientific journals. It recognizes th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 of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innovators across disciplines through its AAAS Fellows Program. All new Fellows will be inducted in AAAS’ Fellows Forum where they will be presented with a certificate and a blue and gold rosette pin represent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新聞
科大獲科興公益基金會捐款逾千萬港元 開展「科興學人計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獲北京市科興公益基金會(科興公益基金會),捐贈150萬美元(折合港幣約1,170萬元)。雙方將共同設立「科興學人計劃」,以培育生命科學人才,支持更多科大年輕學者進行生物醫藥研究,推動醫療科技發展。
捐贈儀式昨日於科大舉行,與會嘉賓包括北京科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首席執行官兼科興公益基金會發起人尹衛東先生、北京科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王楠女士、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副校長(行政)兼署理副校長(大學拓展)譚嘉因教授,以及科大校長策略顧問盧毓琳教授等。
科興公益基金會發起人尹衛東先生說:「 生物技術的發展是飛快的,人類對生命健康的需求是巨大的。『科興學人計劃』希望引導我們的科研人員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中國及更多國家,以回應人民對健康水準不斷提升的需求,並把更多的『科學發現』轉變為『科學貢獻』。」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基金會的慷慨捐贈不僅反映了它對科大科研成果方面的肯定,亦彰顯其對香港未來發展生命科學領域充滿信心。科大多年來在生命科學方面的基礎研究、臨床應用以及公共衛生等領域,取得顯著的成就,然而,在轉化基礎科研為臨床應用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資金與資源上的投入,這個新成立的『科興學人計劃』,正正為我們的學者提供了強大的後盾,支持他們在生命科學的教研路上不斷尋求突破,並透過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前沿生物醫藥協作,開拓更多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助力香港發展成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是次捐贈由盧毓琳教授協助促成,他在儀式致辭時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科興生產了超過30億劑疫苗,為全球抗疫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次合作,充分彰顯了科興對科學家的支持、對創新的追求,以及對未來的信心。我們相信,這筆資金將點燃更多年輕科學家的夢想,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突破與進步。」
為期三年的「科興學人計劃」,將資助13位科大生命科學學部的年輕學者,每位獲選者將獲得每年港幣30萬元的資助,旨在支持他們發展在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及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先進研究,促進跨學科協作。大學將設立專門委員會負責監督甄選過程,確保選出最合適的教學人員參與計劃。

新聞
Igni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只供英文版本)
Academic-entrepreneur Professor KO Ping-Keung came to HKUST in 1993 as Visiting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fter work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s Director of the Microfabrication Laboratory from 1984-1993, and Vice-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s from 1991-1993. He served as Dean of the HKUST School of Engineering from 1995-2000 and in 2002 received the prestigious IEEE Solid-State Circuits Award. He has since become an innovator and angel investor in China’s chip industry and is a Professor Emeritus at HKUST. In 2024, Prof. Ko was awarded a HKUST Honorary Fellowship in recognition of his long-standing service and commitment to the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新聞
港科大研發人工智能輔助3D食品打印技術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輔助3D食品打印技術,將3D打印與紅外烹飪相結合,為更安全、高效且美觀的食品生產開闢了新途徑。
傳統的3D食品打印方法通常需要額外的後處理步驟,這不僅可能導致食品成分不理想、形狀不完美,還可能帶來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風險。 為解決這些問題,港科大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套AI增強系統,創新性地將擠壓打印技術與同步紅外加熱功能相結合,實現複雜澱粉基食品的即時烹飪。 通過採用石墨烯加熱器,研究團隊能夠精確控制烹飪過程,確保澱粉基食品保持其預期的形狀和質量。
系統還整合了AI輔助設計功能,通過生成演算法和Python程式,能夠輕鬆創建製作複雜的食品圖案。 借助AI技術,即使是電腦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參與設計過程。
這項研究不僅解決了食品形狀保持和微生物污染等技術難題,還為精準營養定製開闢了新的可能性,尤其為吞咽困難患者等有特殊飲食需求的人群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從優化養老院和中央廚房的餐食定製效率,到滿足個人化營養需求,再到為餐飲行業打造創意烹飪體驗,這項技術展現了其廣泛的應用潛力,為食品製造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
領導該研究團隊的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助理教授李桂君表示:「這項創新技術有望簡化食品生產流程、提升食品品質,並精準滿足個人偏好,從而徹底改變食品在多種場景中的製備與服務模式,為未來個人化且兼具視覺吸引力的食品創作開闢更廣闊的前景。 」
李桂君教授補充道:「我們對這項技術的潛力充滿期待,它能夠以高效且易於操作的方式提供定製化、安全且美味的食品。 這標誌著我們在食品創造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港科大博士生李港慧說:「我們通過技術與烹飪創意的有機結合,重新構想了3D食品打印的可能性。 我們先進的集成3D食品打印技術有望徹底革新個人化食品的創造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