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迈向零碳:科大公布减碳蓝图 创本地大学先河
新闻
可持续性, 可持续智慧校园,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建筑发展
迈向零碳:科大公布减碳蓝图 创本地大学先河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推出《净零排放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此为香港高等教育界中,首份采用多管齐下策略的综合行动纲领,旨在推动于2045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愿景。科大将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带来的发电收益,共投放3,000万港元资金,进一步推动减碳研究,并于校园应用各项创新减碳方案。 经过广泛咨询后,科大订立进取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包括在2035年减少50%温室气体排放,并于2045年实现全面净零排放1 。事实上,科大自2014年推出首份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以来,已成功减少34%的温室气体排放,为是次推出的《行动计划》奠下成功的基础。 科大《行动计划》最重要一环,乃推出《净零建筑标准》,为所有新建和翻新建筑订立严格设计和运营指引,相关规定更超越香港最高的绿色建筑认证要求。其中,预计于2025年落成的李家诚创科大楼将成为本港隐含碳最低的建筑之一,每平方米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低于500公斤,较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的非住宅建筑基准低30%。2 此外,科大承诺在未来八年投放3,000万港元,以「生活实验室」模式,于校园内应用崭新减碳意念与方案。这笔资金有部分来自大学参与「上网电价」计划所带来的收入,科大校园设有2.5兆瓦太阳能光伏系统,为本港大専院校最大规模的同类型发电系统。 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教授表示:「面对气候变化议题,各大学均需展现其领袖风范,为此重要议题贡献力量。科大的《净零排放行动计划》涵盖大学运作的不同层面,正正彰显了科大上下一心,致力以创新思维应对气候变化。我们期望,透过订立更具挑战性的减碳计划,不仅体现科大对推动创新落地方案的决心,还可激发合作伙伴、业界及政府对此议题作出更深入的讨论,携手应对此一挑战。」 科大可持续发展及零碳办公室处长梁启明博士补充说:「要推动实现净零排放,必须清晰的策略、目标及时间表。科大将会定期检讨各项措施的进度,不断完善《行动计划》的内容,回应最新的发展需要。市面上许多实现净零排放的相关技术仍属开发阶段,科大将会勇于尝试,于校园内试行不同的创新方案,推动《行动计划》成功落实。」
香港科大故事
可持续性, 智慧校园, 智慧城市, 可持续智慧校园
智胜风暴:气候专家冀身体力行 助城市应对极端天气
在香港,每逢盛夏的台风季节,可能会遇上山泥倾泻、内涝、塌树等状况,场面有时令人触目惊心。而过去10年间,极端降雨也更频繁袭港,其强度甚至超越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的程度。这个趋势正好揭示全球暖化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安全的影响日增,让我们不禁反思:在面对大自然的怒号时,应当如何做好准备? 气候专家陈飞教授为此积极寻求解决方案。2024年,他加入科大担任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副主任。陈教授曾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工作逾28年,现时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身兼要职,开发可预测多重灾害的崭新天气预警系统,务求助大湾区及东南亚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冲击。 「香港对暴雨天气并不陌生,而且拥有健全的经济基建设施和密集人口,是针对极端天气试验不同创新方案的理想城市,从而助提升其他东南亚超大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陈教授解释:「我们可先在这里建立预警机制,然后让曼谷、吉隆坡等城市借鉴。」   暴雨可引发山泥倾泻,堵塞车道和街道,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对公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跨界协作    各司其职 陈教授现正构思将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预警系统,以提升其天气预测能力。然而,这个系统并不仅限于发放天气警报,更重要的是集合政府部门、研究人员及非牟利机构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促成跨界合作。

2024

新闻
可持续性, 可持续智慧校园, 可持续发展, 大学发展, 电动车
科大扩充校园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 促进可持续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为实现大学「2028可持续发展挑战」减排目标,未来三年将投放最高港币4000万元,为清水湾校园内逾三成的停车位,加装电动车充电设施和相关软件配套,以及培养可持续的通勤习惯。 为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的「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并协助大学减少大学车辆和教职员通勤衍生的排放,科大将为校园内约360个停车位,配备输出功率不低于7千瓦(7kW)的中速充电设施。这个优化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后,科大将拥有本地高教界别最完善的电动车配套。  优化项目自2022年起,已于教职员宿舍一带安装了充电基建以支援150多个充电设施。未来四年,大学将继续提升电力供应设备、安装一个负载管理系统,以及于清水湾校园的室内外停车位加装充电设施。近日,大学亦获宝马香港捐赠四个快速充电器,并已于本周初开始试用。 科大副校长(行政)庞鼎全教授表示:「作为一所矢志推动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学,科大致力培育下一代在应对全球问题时,需着重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同时要藉前沿研究及创新科技,缔建可持续的环境与生活方式。为促进环保文化,并助科大实现在2045年前达至净零排放的目标及决心,我们推动此电动车充电项目,从而鼓励低碳排放的交通出行。这些更方便、更充足的电动车充电设施,将有助于创建一个更绿色的未来,支持香港实现碳中和目标,为社群和环境的福祉出一分力。」  为推动电动车普及化,科大社群目前可免费使用清水湾校园内的充电设施,但在整个优化项目完成后,大学或会考虑收取象征式费用,主要用作支付电费和设施保养的成本。 大学亦将引入由前沿人工智能摄影机技术驱动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以识别车牌和侦测车位使用状况。相关系统将整合到现有的科大教职员手机应用程序中,显示充电设施的实时使用情况及预订使用充电设施,为电动车车主提供便利,并更有效率地分享校园内的充电设施。该系统亦会于未来优先预留停车位予参与共乘计划的车主,从而推动更可持续的通勤习惯。 作为大学「2028可持续发展挑战」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减耗策略之一,上述智能停车管理系已通过「可持续发展智慧校园」计划的第七轮甄选程序,获大学批准为试点计划全面落实执行。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可持续性, 可持续智慧校园, 可持续发展, 论坛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作为香港高教界唯一校长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冬季达沃斯」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作为香港高教界唯一获邀出席今年「冬季达沃斯」的大学校长,将于一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就包括人口老化和气候变化等全球关注的议题,与全球领袖分享真知灼见。  2024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是「重建信任」,召集来自120个国家的2,800多位领导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等的多国政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等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摩根大通行政总裁杰米戴蒙和微软行政总裁萨提亚·纳德拉等商业领袖。 叶校长作为世界经济论坛旗下「环球大学领袖论坛」(Global University Leaders Forum - GULF)唯一来自香港的成员,将出席GULF 举办的两个会议,包括就环球大学如何合作推动碳中和(carbon-neutral) 与自然向好(Nature Positive)等可持续发展战略议题致开幕辞,以及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与全球顶尖大学校长交流。GULF由29所包括耶鲁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顶级大学的校长组成。  叶校长亦将为论坛周四一场晚宴担任其中一位主持人,和与会者探讨如何团结各界力量,利用科学知识,为气候变化等迫切挑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叶教授亦将以脑神经科学家的身份,参与一场专题研讨会,分享高教界如何加强在研究及教育层面的工作,为推动社会健康老龄化出谋献策。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举足轻重,每年一月在瑞士达沃斯举办。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政界、企业界、学术界和媒体界代表,包括七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聚首一堂,深入探讨全球面临的重大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本届讨论议题包括如何在分裂的世界中实现安全与合作、为新时代创造增长和就业、透过人工智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施可持续气候、自然和能源战略等。

2022

新闻
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智慧校园, 环境保护
八大获香港赛马会支持启动「赛马会绿续.源园」计划
期三年的「赛马会绿续.源园」计划旨在推广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2

2021

新闻
可持续性, 可持续智慧校园, 可持续发展
科大设立可持续发展及零碳办公室
大学加强对创建可持续文化及环境的承担,以及推动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
新闻
校园生活, 可持续智慧校园, 基础建设, 研究生
科大获马会支持为学生打造绿色生活空间
赛马会集贤楼开幕,具可持续发展特色获嘉许。
新闻
可持续智慧校园, 可持续性, 环球社区参与, 创新
大学可以成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实验室”
校长史维教授撰文探讨大学在推动可持续未来方面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