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闻
心理健康
天生我材,还是艰苦奋斗? ——科大儿童心理学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勤奋的人相比,儿童对天资聪颖的人有更高评价,而且这种偏好会延续到成年。         这项研究还表明,即使中国文化已较为重视努力,在中国人心目中,还是认为有天赋的人更能干。         研究亦发现,中国儿童认为有天赋的人比努力的人更友善,他们亦更乐意与天资聪颖的人互动。至于成年人则虽然认为具备天赋的人比努力的人更能干,但对前者的其他方面却没有特别高的评价。         这项研究由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博士候选人马少聪主持、该学部的兼任副教授陈伊慈指导,并与伦敦大学学院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副教授蔡佳蓉合作。马少聪目前同时是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我们很重视成就,而我们是怎样评估和看待别人的成就的呢?了解这个心理过程非常重要。这项研究发现,人们对于以不同方式取得成就的人,原来自小已不知不觉地抱有偏见。尽管大家都认为天赋和努力是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实际上更喜欢有天赋的人,这种自然偏好存在于童年,并延续到成年期。」马少聪说。         「这种偏见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社交模式,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儿童与有天赋的人互动较多,而与努力的人互动较少。但是这种偏好也会随着年龄而减少,表明这种对自然天赋的偏好比以往研究所知更有可塑性。」         「自然性偏差」指人们更偏好那些天生有才能的人,而非通过努力成功的人,即使两者最终取得的成就一样。

2020

新闻
精神健康, 教与学, 生活学习社区, 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
与抑郁共舞
不少备受尊敬的学者鲜有向同事、学生,甚至陌生人谈及自己的心结和挣扎。任教于管理学系和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并在最近荣获跨学科课程事务处卓越教学奖(研究院组别)的霍士德教授,便决定分享自己数十年来对抗抑郁症的心路历程,希望洗刷精神疾病背负的污名,鼓励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勇敢求助。 霍教授(左)荣获跨学科课程事务处卓越教学奖(研究院组别)。 面带微笑的霍教授说:「抑郁症对生活的影响无孔不入—做事的动力、出门的意欲,连饮食、说话,甚至与人相处的方式,都会变得很不一样。这就像在泥滩上跑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特别吃力。假如不了解我的背景,相信大部分人也看不出我有抑郁症!」 霍教授形容自己是「功能性抑郁」—即表面大致与常人无异,但内心长期与情绪交战。谈及此病的原委,他归因于自己的一半华人血统,让他小时候在白人为主的国家生活期间经常给其他小孩吐口水,甚至从学校跟踪回家。他忆述:「我的抑郁症其实源于种族欺凌。当年我跟随家人从新西兰移居北美时只有九岁。而当时的美国和加拿大,种族之间缺乏包容﹐导致我在成长阶段不时受人欺凌。」 自此,抑郁症变成恶性循环,霍教授更会「自我欺凌」,对自己十分苛刻,越陷越深。深受父亲猝逝、第一名孩子夭折、失去终身教职、跟妻子离婚等连串不幸事件打击下,结果他在服食抗抑郁药物的同时,倚靠买醉和安眠药度日。他曾尝试戒掉滥药的习惯,可是那段时期他感到更为孤独无助。他说:「我当时的情绪极度不稳,更不断自责,直到踏入三十岁才开始寻求协助。」
新闻
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 学生发展及联系
释放学子心灵
一如各地学子,科大学生也在努力适应因全球疫症大流行和局部封城所带来的影响。当生活出现翻天覆地的转变,不少人因前景不明朗而越发焦虑不安。 对主修生物科技、应届毕业生钟施朗而言,前景似乎尤其黯淡。由于全球经济受疫症重创,这一届毕业生将面对近数十年最严峻的就业环境。 她说:「毕业班学生为前途感到忧心和忐忑,是人之常情,但我们这一届还要面对其他问题。现在同学之间无法面对面一起讨论问题,令人更加沮丧。」 阅读相关文章: 抓紧逆市中的难得机遇 疫症爆发前,去年历时数月的社会事件已大大影响正常授课。在大学最后的关键一年,施朗真正可以在校上学的日子只有短短两个月。 科大学生辅导中心主管及临床心理学家陈彩银博士指出,今次疫症波及全球,即使没有任何诱因﹐越来越多人不期然会感到惶恐焦虑。她说:「部分学生对新冠病毒感到不安和沮丧,我们的职责就是为这些同学提供支援。」

2018

新闻
心理健康, 校园生活, 教育, 学生发展
Supporting the World Mental Health Day: Mental Health Matters - Promoting Student Mental Health: A State of Well-being
This event serves to support the World Mental Health Day (10 Oct) observed b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e aim at moving forward to build a connected and united HKUST campus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to arouse awarenes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to de-stigmatize the sick role of seek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r treatment when needed.
新闻
心理健康, 校园生活, 教育, 学生发展
LOVE1010 - Building Relationships that Last
LOVE1010 is a brand new initiative by the Counseling and Wellness Center this year and will be made available annually with different essential topics that students would need in develop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hich is often not covered in school curriculum.
新闻
心理健康, 校园生活, 教育, 学生发展
Six-week Mind-refreshing Program: Meditation for Everyday Life - Healing for the Anxious Mind
Mindfulness mediation helps improving concentration, boosting immune system and reducing stress.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s have been widely practiced on the globe, including Oxford Mindfulness Center and UCLA 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

2017

新闻
心理健康, 校园生活, 教育, 学生发展
Bounce Back! - Gain your Emotional Resilience
Resilience is the ability to "bounce back" from adverse situations, such as trauma, tragedy, threats, or other significant sources of stress. Several factors are found to enhance people's resilience. They are "R.E.B.O.U.N.C.E.".
新闻
心理健康, 校园生活, 教育, 学生发展
Take A Smile: Promoting Positive Energy
"We create our own happiness."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bout creating our own happiness in a proactive manner.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we have a capacity to control our individual happiness. We hope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event, students would learn more about how these "happiness habit" work and then put them into practice in our dail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