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HKUST and Shanghai SSCI Sign Strateg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合伙
香港科技大学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投)举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协同探索双方在基金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合作。 签约仪式上,科大内地事务处主任施天艺博士与上海国投党委委员、副总裁陆雯女士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及上海国投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先生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沪港两地机构互动,进一步深化合作。科大将依托自身在国际商贸领域的平台优势,推动两地企业拓展市场,助力上海企业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通过香港寻找海外新商机。同时,上海国投将积极支持科大生态企业和创新技术团队开拓上海市场,融入国内供应链和创新链,促进沪港两地产业协同发展。 在具体合作方面,双方将围绕创新创业论坛、科技成果路演、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展开深度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通过共同建立科研成果发掘、对接、转化机制,增强针对早期科创产业投融资项目的综合服务能力,助推双方产业集聚发展。此外,双方还将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科大在优质教育资源和科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探索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的合作模式,为沪港两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为科大与上海国投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助力沪港两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升级,推动沪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协同发展,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新闻
捐款, 合伙,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科大获科兴公益基金会捐款逾千万港元 开展「科兴学人计划」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获北京市科兴公益基金会(科兴公益基金会),捐赠150万美元(折合港币约1,170万元)。双方将共同设立「科兴学人计划」,以培育生命科学人才,支持更多科大年轻学者进行生物医药研究,推动医疗科技发展。 捐赠仪式昨日于科大举行,与会嘉宾包括北京科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兼科兴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尹卫东先生、北京科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王楠女士、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副校长(行政)兼署理副校长(大学拓展)谭嘉因教授,以及科大校长策略顾问卢毓琳教授等。       科兴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尹卫东先生说:「 生物技术的发展是飞快的,人类对生命健康的需求是巨大的。『科兴学人计划』希望引导我们的科研人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中国及更多国家,以回应人民对健康水准不断提升的需求,并把更多的『科学发现』转变为『科学贡献』。」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基金会的慷慨捐赠不仅反映了它对科大科研成果方面的肯定,亦彰显其对香港未来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充满信心。科大多年来在生命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以及公共卫生等领域,取得显著的成就,然而,在转化基础科研为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与资源上的投入,这个新成立的『科兴学人计划』,正正为我们的学者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他们在生命科学的教研路上不断寻求突破,并透过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生物医药协作,开拓更多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香港发展成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是次捐赠由卢毓琳教授协助促成,他在仪式致辞时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科兴生产了超过30亿剂疫苗,为全球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次合作,充分彰显了科兴对科学家的支持、对创新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信心。我们相信,这笔资金将点燃更多年轻科学家的梦想,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突破与进步。」 为期三年的「科兴学人计划」,将资助13位科大生命科学学部的年轻学者,每位获选者将获得每年港币30万元的资助,旨在支持他们发展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及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先进研究,促进跨学科协作。大学将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监督甄选过程,确保选出最合适的教学人员参与计划。    
新闻
大学盛事, 国际,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科大「城寨士多」开张 重塑香港集体回忆 促进师生文化交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昨日横空出现一所城寨士多,没有「龙卷风」也并非「三不管地带」,却云集了科大来自17个国家及地区同学的创意和热情,在香港七、八十年代的城寨布景下,交流各方家乡的独特文化与集体回忆。 这个为期两天的「环球文化祭」由科大理学院举办,旨在促进本地与国际生的文化交流。今年的活动共设有36个特色摊位,由105位来自 17个国家和地区的同学精心设计,当中更首度邀得来自非洲、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尼泊尔、法国、乌兹别克斯坦及英国等地的学生参与,推广各自家乡的独特文化; 包括品尝法国传统食品、演奏瑞典民俗乐器、试穿乌兹别克传统服饰及学习尼泊尔传统民俗舞蹈等,当然也少不了香港本土的传统怀旧玩具和小食如眼镜朱古力、珍宝珠、西瓜波及扭蛋扭卡机等。活动吸引逾千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参与,不仅于考试时期为同学带来放松的一刻,更让学生扩阔国际视野,认识不同文化。 科大国际本科生比例一直名列本港大学之冠。过去数年,科大学士课程每年所录取的非本地生中,近半来自中国内地以外。除欧、美、澳、非洲及亚洲等地,亦有同学来自「一带一路」及其它较少来港就读国家,包括乌兹别克、摩尔多瓦、委内瑞拉和也门等。大学会不时举办活动,让这些来自全球逾40个国家及80多个地区的教职员和学生互相交流,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合伙, 土木及环境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与土木工程拓展署签署科研合作备忘录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二月二十八日)签署合作备忘录,订立双方在可持续基建发展和土地开拓方面的科研合作框架。 合作备忘录由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先生签署,并由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及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先生见证签署仪式。 合作备忘录三月一日生效,为期两年,科研范围涵盖可持续基建发展及土地开拓工程中采用的崭新建筑物料、创新的山泥倾泻缓减策略、数位化、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工程技术及可持续方案。 方学诚先生在签署仪式上表示土木工程拓展署一直透过应用创新科技,协助部门推展各项工程项目。凭借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建筑工程的经验和科大顶尖的科研团队,双方合作可促进可持续基建发展及土地开拓的科研,有助业界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工程质量和工地安全。 郑光廷教授表示,科大的跨学科研究专长涵盖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材料科学及土木工程等方面,将与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实践经验、工作数据和场景应用产生协同作用,以创造既创新又实用的解决方案。 土木工程拓展署一直与各院校及建筑业界紧密合作,研发各种智能及创新科技并应用于工务工程。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多项工程项目应用科研成果,有效解决工程项目的痛点,例如优化泥石屏障设计以防治山泥倾泻,以及倡导循环再造拆建物料。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医学教育, Medical Research
科大与英美顶尖医学院合作 推动筹建香港第三间医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获伦敦帝国学院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支持筹办香港第三间医学院,前者为科大医学院计划提供顾问上的支援,后者则与大学展开合作,推动医学教育和临床培训方面的发展。 政府早前提出建立第三间医学院的愿景,以培养更多医生以满足本地需求,并助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科大认为新一代医生必须具备在本地环境中服务和领导的能力,亦应懂得善用全球医疗科研领域的前沿技术。 为此,科大与全球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并与包括北京、上海、华中以及大湾区的顶尖内地医学院和医院,构建强大合作伙伴网络,务求建设一所符合最高国际标准的新医学院,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加盟。 伦敦帝国学院医学院一直位居世界前十名*,于英国及新加坡亦有成功筹建医学院的经验。凭借其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丰富经验,伦敦帝国学院医学院目前正向科大提供专业意见,协助制定第三间医学院的发展蓝图,以及草拟一个全面的规划方案,涵盖基础设施需求、课程开发以及人才招聘等多个领域。  而作为美国一级医学研究机构**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则将与科大在师生交流、研究及国际协作方面展开合作。根据科大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最近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后者可为科大学生提供临床课程和实习机会,并为驻院医生和及专科医生提供培训课程。  科大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亦可共建研究团队或研究中心,以促进医学教育、临床治疗技术和基础医学研究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及应用,并会探讨与国际组织在医学教研方面的合作机会。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衷心感谢两所卓越医学院的鼎力支持,她表示:「伦敦帝国学院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在医学教育和研究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一直备受推崇。 透过和他们以及中国内地一流医学机构的紧密合作,以及科大校董会顾问小组、筹备委员会、与医学教育工作小组中多名本地与国际专家成员的鼎力协助,各方优势互补,定能令科大在筹办新医学院上作出周详而全面的计划。 我们将与各位伙伴携手培育具备临床能力且精通科技的新一代医生,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贡献香港未来医学教育和医疗发展。 」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港科大与广州市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继合作筹建港科大(广州)后,今天再度签署一份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产学研发展、生命科学及医疗创新、创科人才培训等三大范畴展开深入协作,标志双方的合作关系更上一层楼。双方将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共同推动可持续经济、新型工业化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签约仪式于广州举行,出席嘉宾包括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市领导边立明、江智涛,港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长叶玉如教授,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广州市政府秘书长洪谦、教育局局长陈爽、科技局局长谢明、南沙区区长吴扬,及港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等。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表示,港科大与广州的合作渊源深厚、成果丰硕。希望双方以此次协定签署为新起点,加强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推动港科大(广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准大学,以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携手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准人才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见证签署仪式的沈向洋教授表示:「广州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蓬勃,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发挥所长,助力广州市人民政府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为国家贡献力量。我期待港科大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可通力合作,共同推动研究、教育和创新领域的进步,为穗港两地民众带来裨益。」  身兼港科大(广州)理事会理事长的叶玉如教授则指出:「多年来,港科大与广州市人民政府一直合作无间,是次签署协议乃继成功合作筹建港科大(广州)后又一崭新里程。协议中提及的三大领域,包括产学研协作、生物医药及人才培育,均与港科大的策略发展息息相关,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我深信双方将可携手推进更多创新方案,共同为国家作出贡献。」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及平等自主的原则,展开全方位及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具体内容包括:1) 促进科技创新及知识转移,推进产学研发展;2) 加强生命科学及医疗等领域合作,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整体水平;及 3) 开展人才培养,推进人才互融互动 。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飞机及航空工程
港科大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负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今日派出代表团到访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与大学管理层及教研人员会面,双方并签署一项合作框架协议,规划五大合作领域,包括成立联合实验室、推动科研协作、共享科研设施及系统、促进人才培育及国际合作等,冀结合两者的优势及资源,携手发展航天工程的研究及科技,为国家航天发展作出贡献。 根据协议,双方将探讨建设联合实验室,实现双方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的有效协同,并利用中国载人空间站等大型科学设施进行科研,冀望未来共同建设国家级实验室,提升双方在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此外,两者亦将积极合作申请国内、区域及国际性的科研项目,并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及教学研讨会等,为全球专家学者建构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两者亦会推进师生互访交流,共同培育有志发展航天科技事业的人才。 协议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王珂及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签署。代表团成员亦藉此行深入了解港科大多个航天工程研究项目,探讨合作方向。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强表示:「我们非常重视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港科大在诸多领域有着深厚的科研积淀和创新活力,尤其是在太空材料、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与我们中心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双方携手共进的重要契机。我们相信,通过联合实验室的建设,能够整合双方资源,突破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在科研协作方面,共同利用载人空间站等设施开展前沿研究,必将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有力推动我国航天工程技术的发展。」 郑光廷教授衷心感谢中心对港科大的信任及支持,他指:「航空航天工程学是港科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我们一直积极推动香港特区的航天科技发展。是次能与中心进一步深化关系,共同推动科研协作、人才培育及国际合作交流等领域,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通过汇聚双方的科研实力,我们期望能促进太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融合,开拓创新研究,打造国际领先的航天科技平台,为全球航天事业的未来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2024

新闻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合伙, 跨学科
香港科技大学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推动艺术科技教育与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建立了一项新的战略伙伴关系,专注于艺术和科技的教育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