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9

新闻
奖项, 土木及环境工程, 共同核心
以土木工程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去年,香港有港珠澳大桥及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两项超大型基建落成,另外六个项目则在施工阶段。无论公路或铁路,公共服务一般少不了土木工程师的参与,但土木工程学与市民生常日活的密切关系,却或许非修读其他学科的学生所能尽知。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的胡惟忠教授深知,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对土木工程学一无所知的年轻学子,更须尽力协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自胡教授于2016年初接掌「土木工程与现代社会」课程后,这项「共同核心课程」已跃升为科大最实用、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不论修读什么本科,同学都可以从中了解如何透过土本工程解决香港的迫切问题。 有此成绩,当然绝非幸致。授课者除了要对科目有深厚认识,亦须充满教学热诚。胡教授两者兼备,在2014至2017年间,更连续三年成为学系内获本科生给予最高评分的老师;因此,他最近获大学颁发「2018年共同核心课程卓越教学奖」,实至名归。 修读上述核心课程的学生接近二百人,专长各异。为了增强同学的学习兴趣,胡教授制定课程范围时,必须超越平常的土木工程课题,甚至要花时间逐一细心了解学生的背景,设定适合他们的专题研习,因材施教。其课程内容全面,涵盖不同范畴,而且与时并进,触及有关城市规划及发展、法律及政策事宜、财务分析等最新知识。 举例说,由于兴建沙中线土瓜湾站,当区居民忧虑沉降问题会危害其物业的结构安全。为了让学生了解沉降的真正含意,胡教授带领他们到土瓜湾站附近不同地点量度沉降幅度,搜集第一手资料。在他眼中,这是「体验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胡教授认为不管学生主修什么科目或毕业后有何志向,掌握基本土木工程知识,对自己以至香港皆有好处。他说:「我讲解的土木工程和数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怎样处理房屋短缺、楼价过高等社会问题。归根究柢,这些现象是因政府高地价政策和物业发展成本昂贵而起。一方面降低发展商须要支付的地价,另一方面让置业者分三十至四十年向政府补回地价余额,如此一来,港人既可自置居所,政府亦不致损失卖地收益,是真正的双赢方案。」学生通过小组专题研习方式应对真实个案,不但可以获取实用经验,亦能窥探如何学以致用,改善民生。
新闻
奖项, 研究
科大教授荣获三项自然科学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的叁位教授荣获国家教育部2018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这个奖项旨在表彰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专利技术实施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及团体,对象為全国的高等院校。
新闻
水底机械人, 奖项, 国际
科大水底机械人大赛小队再夺全球冠军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水底机械人大赛小队於2019年MATE国际水底机械人大赛勇夺全场总冠军及工程演说冠军。这是队伍继2017年后,再次於是次比赛中获得全场总冠军,亦是目前唯一一支在比赛举办18年来获得这个最高荣誉的亚洲队伍。
新闻
奖项,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研究
郭海成教授荣获Jan Rajchman大奖
郭教授研究显示技术逾四分一世纪,对获得Jan Rajchman大奖感到非常荣幸。
新闻
奖项及排名, 奖项, 职员发展
科大颁发2019年长期服务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举行年度教职员长期服务奖颁奖典礼,以表扬服务大学逾20年的教职员及非教学人员的贡献。 科大今年亦首次颁发30年长期服务奖。尽管大学只有28年历史,数十名来自财务、人力资源、设施管理、公共事务及图书馆等范畴的行政人员,早于1989年起已开始投身筹办科大的工作。 科大透过设立长期服务奖,向长期竭诚服务的教职员及非教学人员表达谢意,肯定他们的贡献,同时亦旨在建立科大社群对大学的归属感。今年共有43名同事获颁长期服务奖,包括28名30年期奖得主及15名20年期奖得主。 科大校长史维教授与一众副校长出席颁奖典礼,大学更特别邀请得奖者家属及亲友一起前来分享喜悦。 史维教授于典礼上致辞时表示:「我衷心感激资深教职员与非教学人员为科大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没有他们的耕耘与贡献,科大不会成为今日一所教研质素备受认可的国际大学。我希望我们的同事能继往开来,与大学共同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www.ust.hk)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科学、工程、商业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臻达世界一流水平。科大校园国际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学科研究,培育具国际视野、创业精神及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科大的研究于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14研究评审工作」获得最多「世界领先」评级,亦于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榜2018》中排行第一,而科大的毕业生在2018年度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调查排名第16位,位列大中华院校之首。 传媒查询: 林淑媛 电话﹕2358 6313 电邮﹕anitalam@ust.hk 李永宁 电话﹕2358 6317 电邮﹕liyongning@ust.hk  

2018

新闻
奖项, 创新, 裘槎, 成就, 奖项及排名
科大三杰出学者获颁2018年度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及「前瞻科研大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科研人员今年于裘槎基金会颁发的七个大奖中勇夺其中三个﹕包括生命科学部温子龙教授的「优秀科研者奖」;以及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阮俊英与物理系及化学系助理教授潘鼎的「前瞻科研大奖」。颁奖礼主礼嘉宾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先生。 温教授是著名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家,于造血发育领域方面有杰出的贡献,曾揭示包括造血干细胞等多种血液细胞的发育与调控机制。他的研究团队率先利用斑马鱼这一简单的生物学模型,过去二十年来于造血发育领域解开了不少疑团,包括研究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及小胶质细胞(一种驻留在大脑内的巨噬细胞)的来源、发育调控以及在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他的研究成果对了解与血液细胞相关疾病背后的细胞与分子运作具有重大启示,并为治疗白血病及神经退化症等疾病提供了新的线索。下一步,温教授将利用裘槎基金会的资助,进一步研究调控造血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探索非造血干细胞如何于内皮造血与前期T淋巴细胞的功能。
新闻
奖项, 创新, 裘槎, 成就, 奖项及排名
裘槎基金会颁授科研奖给七位杰出学者 (代裘槎基金会发稿)
裘槎基金会今日(2018年12月7日)举行颁奖典礼,颁授「裘槎前瞻科研大奖」及「裘槎优秀科研者奖」/「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给来自香港四所大学的七位优秀学者,以表扬他们卓越的科研成就。四所大学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香港大学(港大)及香港城市大学(城大)。颁奖典礼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先生主礼。 得奖学者其中三位获颁「裘槎前瞻科研大奖」,三位获得「裘槎优秀科研者奖」及一位获「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七位获奖学者名单如下: 「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8」 黎冠峰博士(中大)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助理教授 阮俊英博士(科大) 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 潘鼎博士(科大)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及化学系助理教授 「裘槎优秀科研者奖2019」
新闻
奖项, 艺术与创意, 奖项及排名
RMBI Student was Awarded Second Prize in 5th National Students Art Exhibition Award
Stella TONG, Year 1 student of Risk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Program, was awarded Second Prize in 5th National Students Art Exhibition Award-Drama Category with her excellent Peking Opera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