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科大成立香港首个艺术与机器创造力学部 融合科技与人文培育创意产业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成立香港首个艺术与机器创造力学部(学部)。 作为一个促进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跨学科中心,新学部将推出媲美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媒体实验室等知名学府的研究生课程,致力培育能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活用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等尖端技术的艺术科技人才。近年来,艺术科技逐渐成为全球文化领域的焦点,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在新兴艺术创作、数码资产、人机互动、区块链和艺术交易等领域。 虽然很多本地的艺术课程都具有科技元素,但艺术与机器创造力学部推出的研究生课程将会是香港首个聚焦于人类与机器之间协同创作和创新的课程。艺术与机器创造力学部正与十多间全球、国内及本地知名的业界领袖及学术机构探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华为、索尼娱乐、腾讯、美国巴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及香港演艺学院1。 这些合作将集中于课程发展、研究合作,以及为科大学生提供行业经验。 新学部预计于2025年9月迎接首批学生。学部计划将于2025-26新学年提供四个研究生课程,涵盖四大重点领域包括:机器创造力、机器辅助艺术实践、艺术管理、艺术与机器创造力批判性研究。 其中,两个授课式课程,包括文学硕士(MA)和艺术硕士(MFA),旨在担当艺术创造力与科技创新之间的桥梁,培养下一代成为管理及创意实践方面的领导人才。 而另外两个研究式课程,包括哲学硕士 (MPhil) 和哲学博士 (PhD),将着重于艺术与机器创意领域的进阶研究与学术探索。 此外,新学部亦会为有意发掘自己创意潜能的本科生提供艺术与机器创意的核心课程,同时亦会为修读数码媒体及创意艺术延伸主修(Major +X)的本科生推出更多选修课程。
2023
2022

新闻
女性眼中的艺术世界
在《打破无形障碍系列》的最后一篇,香港艺术家何博欣(Vivian)(科大工商管理硕士2018校友)分享她的艺术家发展历程,以及如何以女性身分在本地艺术界一展所长。
一家知名画廊的东主曾时我说,他不会投资在年轻女艺术家身上!
2012年, Vivian 于美国卫斯理大学修毕艺术课程,学成归来准备在艺术界开展事业,刚起步便经历挫折。
「我曾接触一家知名画廊,那东主摆出的态度是:『我为什么要投资在一位年轻女艺术家身上? 反正她将来都会结婚然后退出艺术圈。 』当时我刚从一所尊重跨性别的大学校园踏足社会,便遇上这位男士以我是否要嫁人来作为衡量标准!」
这次经历虽然让Vivian非常诧异,但丝毫无碍这位年轻艺术家奋勇前行。尽管出师不利, 但Vivian往后在艺术界的发展却平步青云。 她的作品现正于西九文化区的 M+ 博物馆展出,晋身「博物馆艺术家」的梦想终于成真。 另外,她的画作亦走入社区,出现在将军澳尚德街市、大围显径街市等「非一般」的展览场所。 现时,巴黎一家艺廊正为她举行画展,只是碍于疫情,她无法亲身出席。
Vivian画风鲜明生动,作品以霓虹灯招牌、茶餐厅、鱼头等香港生活中常见的影像和事物为主题,写实中带点超现实意味。她在康涅狄格州的卫斯理大学主修视觉艺术和经济学,校风自由开放,鼓励学生自行「规划主修课程」,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就在此时开始形成。 Vivian亦不讳言自小热爱插画和日本漫画,对她的风格也影响深远。
在性别共融的大学校园里,Vivian先后跟随多位女导师学艺,她特别提到一位「绝顶聪明」的油画教授Tula TELLFAIR。Tula的「想像派」风景画启蒙了 Vivian毕业后的艺术风格。另外,英国当代画家Jenny SAVILLE也对 Vivian 的作品有莫大影响,在Vivian 眼中,她「也许并非高调的女权主义者,但在这议题上有非常勇敢的见解」。
我曾经非常讨厌一切涉及商业的东西,现在才明白在艺术界好好管理金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