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工程学, 化学生物工程, 工程学教育创新, 环境工程学: 环境可持续性, 能源, 人工智能, 本科生
Discovering My Passion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只供英文版本)
Hey there! I’m excited to share my journey with you. Growing up as a beach lover, I spent countless summer days swimming, yachting, and surfing. I loved the beach, but I always hated accidentally gulping down salty water! I wondered why seawater was salty and if it could be made tasty to drink. Little did I know, this curiosity would spark my passion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新闻
人工智能, 大数据, 计算机工程
科大成功研发四大AI医学大模型 革新医疗保健领域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成功研发四大崭新的AI医学大模型,推进医疗保健领域的发展。这批AI医学大模型旨在协助全科及专科医生诊症,能为多达30 种癌症及疾病提供诊断和预后评估,部分模型的准确度更可与拥有5 年或以上经验的专业医疗人员媲美。 是次研究透过科大的人工智能运算设施进行,在充足的运算力下,这些AI医学系统得以由大量数据建构而成,结合团队创新的机器学习训练策略,性能表现比其他现有模型更为优秀。领导研究的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助理教授陈浩教授指出,单单是其中一个针对病理学而设的 AI 基础模型,便曾处理逾1.6亿张医学图像,涵盖32癌症类别。 四大模型包括: •    MOME(乳癌诊断)为首个以大模型方式分析多参数磁力共振(MRI)影像的AI模型,针对乳癌诊断而设。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此模型能助医生分析病人的乳房MRI,辅助他们快速区分乳房肿瘤属良性或恶性,从而尽量避免病人进行不必要的病理穿刺化验。此外,此AI模型更能预测患者对化疗的反应,为病人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系统的准确度能与具有5年或以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相媲美,对为病人开创非入侵性及个人化的治疗管理有莫大帮助。
新闻
工程学, 计算机科学, 本科生, 人工智能, 工程学教育创新
A Journey into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HKUST with New BEng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gram(只供英文版本)
Hello, aspiring wizards and witches of technology! If you’ve ever dreamed of casting spells with code or inventing extraordinary devices, let me take you on a journey through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E)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Whether you’re a curious Muggle or a prospective student, prepare for an adventure filled with excitement and discovery!
香港跨进AI年代 医疗行业最能受惠
新闻
创新, 人工智能
香港跨进AI年代 医疗行业最能受惠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出现,令今后的世界将会由三种人组成:即女人、男人和可以跟人交流的机器人!人工智能令人与机器之间能更紧密地协作,将会推动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其深远影响将远超过互联网的出现。势必重组人类社会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这是一次重大的范式转移。
新闻
研究及科技, 研究, 人工智能, 资讯科技
科大引入全港最大的浸没式液冷却系统
随着AI研究的算力需求和电力用量不断攀升,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率先于校内科研运算设施引进全港最大规模的浸没式液冷却系统,有效降低超过80%的冷却耗电量之余,亦为电脑提供了一个更理想的低温操作环境,提升其运算性能。 科研工作,特别是分析大数据及执行复杂算法等,需要高效能的运算设备(HPC)。 然而,这类服务器的耗电量高,并会产生大量热力,阻碍发挥运算效能。 作为AI研究的领航者,科大近日成为本港首间引入浸没式液冷却技术的大学,以解决此问题。 大学首阶段安装的八个浸没式冷却水箱,可容纳约280台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而大学预计于2026年落成、楼高八层的高性能数据中心,亦将采用液冷技术。 随着运算能力的提升,原本耗时数日的数据分析工作,现可缩短至数小时内完成。 这将有利大学从事更多包括疫苗开发、个性化医学、癌症基因组学、天体物理学模型构建以及材料科学等需要高效大数据分析的研究工作。 由于新的液冷却技术能有效降低耗电量,科大预计每年可避免排放900吨的二氧化碳,较传统机柜式系统减少碳排放达量45%,每年节省近港币三百万元电费,同时令效能功耗比(performance per watt)提升10%。 此外,新技术所采用的冷却液寿命长达十年或以上,并且属非腐蚀性兼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新闻
跨学科, 艺术与创意, 人工智能
科大成立香港首个艺术与机器创造力学部 融合科技与人文培育创意产业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宣布成立香港首个艺术与机器创造力学部(学部)。 作为一个促进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跨学科中心,新学部将推出媲美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媒体实验室等知名学府的研究生课程,致力培育能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活用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等尖端技术的艺术科技人才。近年来,艺术科技逐渐成为全球文化领域的焦点,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在新兴艺术创作、数码资产、人机互动、区块链和艺术交易等领域。 虽然很多本地的艺术课程都具有科技元素,但艺术与机器创造力学部推出的研究生课程将会是香港首个聚焦于人类与机器之间协同创作和创新的课程。艺术与机器创造力学部正与十多间全球、国内及本地知名的业界领袖及学术机构探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华为、索尼娱乐、腾讯、美国巴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及香港演艺学院1。 这些合作将集中于课程发展、研究合作,以及为科大学生提供行业经验。 新学部预计于2025年9月迎接首批学生。学部计划将于2025-26新学年提供四个研究生课程,涵盖四大重点领域包括:机器创造力、机器辅助艺术实践、艺术管理、艺术与机器创造力批判性研究。 其中,两个授课式课程,包括文学硕士(MA)和艺术硕士(MFA),旨在担当艺术创造力与科技创新之间的桥梁,培养下一代成为管理及创意实践方面的领导人才。 而另外两个研究式课程,包括哲学硕士 (MPhil) 和哲学博士 (PhD),将着重于艺术与机器创意领域的进阶研究与学术探索。 此外,新学部亦会为有意发掘自己创意潜能的本科生提供艺术与机器创意的核心课程,同时亦会为修读数码媒体及创意艺术延伸主修(Major +X)的本科生推出更多选修课程。
新闻
合伙,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科大与阿里巴巴合作 计划成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成立「香港科技大学– 阿里巴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协作。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与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吴泽明今天于校园进行签署仪式。根据协议,阿里巴巴计划于未来三年,与科大携手成立联合实验室,以及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语言模型及多模态训练推理、算力基础设施和系统软件等方面进行前沿研究。阿里巴巴与科大将各自派出不同领域的专家,就联合实验室的管理和学术范畴组成委员会,以协调、组织及计划不同的研究项目。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吴泽明表示:「科大是一所世界领先的大学,在大数据、人工智慧领域更是拥有世界一流的水平与实力。阿里巴巴拥有全球领先的数字零售业务和亚太地区领先的云计算业务,也造就了丰富且多元化的业务场景。在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下,先进科技是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非常高兴能与科大加强合作关系,期待双方在关键领域强强联手、突破创新,一方面促进科研成果在丰富的业务场景中快速应用与发展;另一方面携手培养年轻人才,以推动引领科技的快速变化。」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感谢阿里巴巴对科大的信任:「科大与阿里巴巴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双方多年来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促成了不少科研上的突破以及成果转化。这次我们计划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将为双方人才提供更紧密的合作与交流机会。事实上,过往有不少优秀的科大毕业生投身到阿里巴巴发展,而阿里巴巴亦有为数不少的精英加盟科大进行学术科研工作。借着研究资源共享,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方面的创新应用,实现互惠共赢,在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之时,亦助力国家发展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 科大和阿里巴巴自2018年起,共开展了超过10个协作研究及人才培育项目。 2022年,科大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培育在数据分析、云计算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才,协助壮大香港人才库。除此以外,阿里巴巴亦一直大力支持科大的创新创业举措,不但是科大创业基金的支持伙伴之一,「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亦有为科大成员创立的初创企业提供投资基金及企业策略指导,为完善科创生态圈作出贡献。
新闻
研究, 研究及科技, 人工智能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于香港国际创科展2024展示崭新人工智能项目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多所大学共同参与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于「香港国际创科展2024」中,首次向公众展示一系列人工智能科研项目及开发成果。获香港特区政府的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资助下,HKGAI已开八个人工智能研究项目,为法律、医疗和创意等不同界别,度身订造基础模型,贡献香港以及其他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HKGAI在「香港国际创科展2024」上首度展示了十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和应用,让参观者可亲身体验创新科技。这十项服务和应用均透过HKGAI自主开发的模型而制作,包括:「专家咨询服务机器人」:能实时让用户获得法律顾问、导游等各行各业的的资讯;「跨越时空的相遇」:让公众上载一张照片后,即可自动生成动画及合成照片;「AI火眼金睛,让深度伪造无处遁形」:一个利用深度鉴伪技术,即时分辨图片真伪的软件;「芳华再现」:让昔日传奇巨星重生,演绎当代新曲;「人工智能将故事秒变视频」:输入句子即可转化成高清影片的文字影片频转换技术;「三维图像内容生成」:能将平面图转化成人工智能制作的高清3D图像的三维模型生成技术;「未来写作助手」:可辅助日常所有文书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 人工智能绘制《未来千里大湾区》:由人工智能创作的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之貌;「我AI唱歌」应用程式:让公众上载声音样本后,即可以自己的声线演绎不同歌曲;「智能照片日记」:由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日常照片,并根据影像内容及情绪,自动生成为日记本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科大首席副校长兼HKGAI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表示:「HKGAI首个自主训练的基础大模型已初步完成,该大模型支援中文和英语,是本地首个自主研发的基础大模型,为香港开创人工智能创新的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