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5

新闻
科大研究揭示超临界水中二氧化碳不为人知的反应路径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系和化学系副教授潘鼎的课题组与数学系姚远教授合作,在超临界水中二氧化碳(CO₂)的复杂反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发现。这些成果不仅对了解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二氧化碳矿化封存的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对了解地球内部碳循环也同样重要,有助于为未来发展碳封存技术提供新的方向。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及其后续的水解反应是有效碳捕集和矿化储存的关键过程,对有助缓解全球变暖的碳封存技术意义重大。潘鼎教授领导的团队通过发展和应用第一性原理马尔可夫模型,揭示了在体相和纳米受限环境中二氧化碳与超临界水的反应机制。他们发现pyrocarbonate(C₂O₅²⁻)是纳米受限环境中稳定且重要的反应中间体,由于pyrocarbonate在水溶液中极易分解,无法稳定存在,故此前一直被忽视。这次pyrocarbonate的意外出现与受限溶液的超离子行为有关。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碳酸化反应涉及沿瞬态水链的集体质子转移,这种转移在体相溶液中表现出协同行为,但在纳米受限条件下可逐步进行。此项研究展示了第一性原理马尔可夫模型在阐明水溶液中复杂反应动力学方面的巨大潜力。
2023

新闻
「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及「主题研究计划」2023-24 香港科技大学所获资助项目冠绝所有本地院校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的三个研究项目,今日获得研究资助局(研资局)2023/24年度「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及「主题研究计划」合共港币1.67亿元资助。科大亦在此两项计划中,成为获资助项目最多的大学,而其中一个项目更获得资助金额达港币8,715万元,为所有获资助的单一研究项目中最高。
三个研究项目涵盖大湾区气候变化预测和缓解、滑坡风险管理以及规管香港的数码资产的范畴。三个项目合共获得研资局约港币1.42亿元的研究经费。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向研究团队表达祝贺,她说:「作为一所致力透过科研带来创新而具影响力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本地及全球挑战的大学,科大多个项目获得卓越学科领袖计划及主题研究计划的资助,彰显我们在科研方面的出色表现。尤其令人感到振奋的是,其中两个由大学领导而获资助的项目将由科大和科大(广州)两校的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及推动,这显示出结合基础和应用研究可以产生更佳的协同效应。我们将继续凭借科大的科研实力,进一步推动香港、整个地区以及全球的创新发展。」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亦表示欣喜,他说:「科大在两个最高级别的研资局资助计划中表现出色,证明我们的教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都非常优秀,对做科研的热诚和初心始终如一。他们投入了无数的时间和最大的努力,全程推动具影响力的卓越研究。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提升科大的科研能力,并与全球的优秀研究人员协作,藉此再进一步推进香港的科研,解决一些最迫切的世界问题,并为改善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三个研究项目详情如下:
2022

新闻
求学在科大?体验个人化的学习旅程
在今年《求学在科大?》访问系列的第二篇,来自菲律宾的两位同学和一位校友,分享他们如何在科大的跨学科教学模式下灵活规划课程内容,帮助自己在个人成长及专业发展两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按个人需要规划课程
Clyde说:具备多方专才的求职者现时在市场更具竞争能力,因此科大开创先河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很有吸引力。
Clyde ANG是来自马尼拉的尖子学生,四年前获奖学金入读科大,修读「数据科学与技术及计算机科学」双学位课程。表现卓越的他除了以一级荣誉毕业,更是学业成就奖得主。Clyde说,科大的跨学科教育达世界级水平,弹性的课程编排在亚洲的大学也属罕见,是学生日后发展事业的绝佳起点。
他说:「具备多方专才的求职者现时在市场更具竞争能力,因此科大开创先河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很有吸引力,是我选择在这里升学的主要原因。我攻读的学位课程由理学院与工学院合办,我能同时选修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学科,我亦因此获得相关的实习职位,以至毕业后能顺利投身数理金融及科技业界。」Clyde现时在一家环球自营交易公司任职计量交易员,职位须具备金融、数学及电脑程式的知识和技能。
Clyde修读的课程范畴广阔,他可因应个人志趣和日后的事业发展需要,去规划合适的学习路径;而为了开拓更多出路,他更把握机会加入「本科生研究计划」(UROP),尽早体验研究工作。
「我在科大修读的学科包罗万有,例如数学领域中的微积分和统计学,还有属于计算机科学的演算法和数据结构等。因此,我可以运用在各个科目学到的基本知识,在不同领域继续发展。另外,修读数据科学,使我有机会对一些以数据为本的现实生活课题进行研究。 举例说,我的UROP和专题研习项目,便利用了真实数据来试验或深入研究我的演算模型,从中获得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