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4

新闻
奖项及排名, 奖项
高等研究院阎连科教授荣获2024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只供英文版本)
Prof. YAN Lianke, IAS Sin Wai Kin Professor of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awarded the 2024 Hsing Yun Global Chinese Literary Prize (Contribution Award). He is recognized for his dedication to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新闻
奖项, 奖项及排名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罗锦团教授荣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Prof. Kam Tuen Law, Chair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has been elected a 2024 Fellow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
新闻
研究, 奖项, 奖项及排名
科大16位科学家获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总资助额创历史新高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共有16位科学家获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所获总额达2,620万元人民币,创科大历史新高。 该基金分别通过三个项目拨款,以支持大学在新兴科技领域的研究项目。这些科大项目旨在提升人类福祉、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涵盖人工智能、微电子、生物学和材料科学,到大数据、数学和金融等不同领域。 在三个项目当中,四位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每项资助经费为280万至400万元人民币。此外,六位教授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每人200万元人民币;另有六位教授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每人30万元人民币。 科大对于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鼎力支持,深感荣幸,未来将继续发挥其世界一流的科研实力,为国家发展作出更深远贡献。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颁授荣誉大学院士予五位杰出人士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向五位杰出人士颁授荣誉大学院士,他们分别为包弼德教授、简吴秋玉女士、高秉强教授、吴永顺先生及容永祺博士(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序)。荣誉大学院士颁授典礼由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教授和校长叶玉如教授主持。科大校董会主席沈教授赞扬五位荣誉大学院士的卓越成就,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他表示:「今年科大的荣誉院士不仅在各自的事业上屡创突破,更致力发挥所长,为改善人类福祉作出贡献,此举不但为科大的学生树立典范,更为整个香港、亚洲以至全球具探究精神的人才带来启发。」校长叶教授亦向各院士致以诚挚的祝贺,她表示:「五位荣誉院士均为德才兼备的领袖人物。 他们不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成就超卓,多年来更是凭着无私奉献之心,扶掖后进、回馈社会,诚为众人楷模。正如涓涓溪流可汇江海,各位院士善用自身才能,在贡献社会中发挥超越自我的影响力,这种精神恰好彰显『同一科大』的核心价值。 」包弼德教授现为哈佛大学(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Charles H. Carswell讲座教授,是研究七至十七世纪中国文化精英历史的权威学者。 1982年,包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中国历史博士学位后,开始于哈佛开展璀璨的教学生涯。他对新兴「数码人文学」的热忱,可追溯至与复旦大学合作时期所推动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为呈现中国历史面貌带来了突破。哈佛于2005年成立地理分析中心时,任命包教授为创始主任,肯定他为历史学家提供地理空间分析支援的重要贡献。他在任内推展「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项目,截至今年二月,该资料库已收录了535,181名历史人物的生平及职业数据,并开放予公众查阅,拉近学术差异。包教授一直与多所世界领先大学的学术伙伴保持紧密联系,包括与科大学者过去十多年来携手进行的中国历史研究项目。
新闻
科大学者戴希教授荣获「陈嘉庚科学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蒙民伟博士纳米科学教授兼物理系讲座教授戴希及其团队,继昨天获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今天再下一城,获颁「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以表彰他及其研究伙伴于拓朴电子态研究的贡献。该团队具开创性的研究探索,成功引领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突破,为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创新开辟新方向。 戴希教授是第二位获颁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的香港学者,以及第三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香港科学家。他的研究伙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方忠教授及研究员翁红明教授亦一同荣获上述两大奖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为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旨在表扬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及应用方面具重大贡献的科研成果。由于入选一等奖的准则极为严格,历届曾多次从缺。戴教授所属的团队,为今年唯一获颁一等奖的项目。 至于两年一度的「陈嘉庚科学奖」,则旨在表彰在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资讯科技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具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每位得奖人会获颁发荣誉奖章及证书,而整个得奖团队亦会获得100万元人民币奖金,以支持他们的研究发展。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对戴教授表示衷心祝贺,他表示:「戴希教授在拓朴材料方面成就出众,不仅融合了理论物理学及实验科学,更发挥了以计算方法推动实验突破的巨大潜力。是次获奖亦印证了科大在推动基础研究上的坚定承诺。众所周知,探索基础研究的过程充满挑战性,但却对奠定创新变革的基础至为重要。科大一直致力为戴教授等出色的学者创造有利的环境,让他们能发挥其创造力、专业知识和毅力,突破研究界限。」 作为量子材料理论的领先专家,戴教授于拓扑材料的研究中,弥合了理论物理学与实验科学的差距,更将拓扑物质理论概念带进现实世界材料,最终推动科学家们建立全新的拓扑材料数据库,贡献举足轻重。
新闻
奖项及排名,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可持续性
科大致力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荣膺影响力排名全球第19位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首度参与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大学影响力排名2024》,并勇夺全球第36位,名列香港及中国内地第一,反映科大就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备受国际认同。 排名由THE昨日于曼谷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GSDC)上公布。 该排名评估全球2,100多间大学于实现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表现。 其中,THE特别表扬科大在建设强韧基建及工业,加速创新(SDG 9)、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SDG 11)和负责任消费与生产(SDG 12)这三大范畴的贡献最为突出。 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欣悉科大在最新影响力排名表现突出,他表示:「这印证了科大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方面所作的贡献。 面对现今日益复杂的挑战,除了善用科技外,我们也需要透过跨院校和跨学科的合作,应对各种议题。 作为孕育创新科技的基地,大学应担当领导角色,推动更多协作,以促进全球智慧及可持续发展。” 科大今日更坐言起行,牵头于GSDC大会上邀请15间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中东的院校*参与联署碳中和宣言,承诺将校园打造为生活实验室、推动创新应用,以实际行动缔造可持续的未来。 生活实验室的理念源于科大数年前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智慧校园计划。 在该计划下,科大至今已资助36个项目,包括化学品减耗和节能电表等智能系统。 汪教授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思维。 科大的思维和愿景,是将校园变成零碳生活实验室,以促进体验式学习及研究。 可持续发展亦需要跨国界的协作和知识共享,借着这个联合宣言以及其他新猷,例如推动跨地域研究协作的环球知识网络(Global Knowledge Network)等,我们期望能激发更多创新解决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交通运输等挑战。」 
新闻
奖项及排名, 排名, 国际化及环球伙伴, 发展
科大跃升13位 跻身全球五十强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欣悉在最新公布的《QS 世界大学排名榜2025》中,科大跃升13位至第47名,跻身全球五十强之列,反映大学在教研和知识转移的卓越表现,备受肯定。 排名是评估大学表现的其中一项参考因素,保持卓越的教研水平更为重要。作为一所表现出色的年轻大学,科大一直致力推出创新教学方法,配合先进的教学资源,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科大提供国际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着重跨学科教育,并善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来丰富同学的学习体验,装备他们应对急速的数码转型发展。根据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科大毕业生的竞争力获环球人力市场认可,长期雄踞全球三十强之列。 作为一所国际领先的研究型大学,科大在最新的《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024》中,「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学」等12个学科跻身全球五十强,多个学科排名位列香港之首,其中「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更荣获全球第十名,彰显了我们过去三十年来,在包括医疗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机械人、大数据、金融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等深科技领域努力耕耘的成果。 科大亦致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和产品。我们的成员共创立了1,747间至今活跃的初创公司,当中包括10间独角兽企业和14间成功退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此外,科大于《自然》期刊的2022年学术机构专利影响力指标中排名全中国第一,以及在2022年《新财富》深科技独角兽孵化能力中排名全国第二。 大学目前正推动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新发展。透过新近设立、区内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运算中心,以及未来多项新计划,包括医学院、创新湾和校园中的深科技孵化设施等,大学将吸引来自全球的研究人员,携手开拓知识前沿,寻求更多科研突破。自2022年底以来,科大已成功于全球延揽超过70名顶尖教研人才加盟,巩固大学的教研实力之余,亦有助香港实现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目标。
新闻
李世玮教授荣获2024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Worcester Reed Warner奖章」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讲座教授丶科大(广州)系统枢纽院长兼智能制造学域讲座教授李世玮教授荣获2024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Worcester Reed Warner奖章」,以表彰其「定义影响工业测试标准的焊点失效模式」。该奖章历史悠久丶享负盛名,自1933年首次颁发以来,只有极少数的华人得奖者,当中包括备受尊敬的「现代生物力学之父」冯元桢教授。李世玮教授更是历年的华人得主之中,唯一一位在亚洲发展其毕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