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专访红杉资本主席及科大荣誉博士Michael Moritz 爵士
2014-11-07
分享
注册收取我们的最新消息
了解香港科技大学的最新动态、活动和突破。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郁建珍教授及吉岩教授分别获研究资助局(研资局)2025/26年度「高级研究学者计划」及「研究学者计划」嘉许,他们的研究项目分别涵盖大气分析化学及人工智能(AI)驱动下的金融市场不完全竞争,合共取得逾1,360万港元的研究经费。
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赞扬两位获奖者时表示:「本年度的研究项目聚焦于探讨应对全球重大挑战的议题,如:空气污染物的量化方案及AI驱动的市场操控,充分体现科大矢志开展具深远影响力研究的决心。在研资局一直以来的支持下,我们的教研团队既能深化其学术研究的贡献,亦可培育新一代研究人才。我们期盼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将孕育突破性的成果,为社会带来深远裨益。」
Prof. ZHANG Jiheng, born in Nanjing in the late 1970s, immersed himself in the captivating world of mathematics before transitioning to engineering at age 23 as a PhD candidate at Georgia Tech. After working for 12 years at HKUST, he embraced the challenge of leading the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Decision Analytics (IEDA) as its Head, a role he had not foreseen but has grown to cherish.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研究团队研发出一项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技术,只需利用极少量X光影像,即可精准建构立体三维(3D)骨骼与器官影像模型,与原先需进行电脑扫描(CT 扫描)的程序相比, 有助病人减少接收99%辐射量。 新技术不但能加强保障病人安全,更可大幅减省医疗成本及轮候CT 扫描的时间,其应用层面涵盖术前规划、手术实时成像及定制植入物等领域。科大团队现正与不同行业伙伴,包括医疗3D打印厂商科能三维技术(医疗)有限公司(科能三维)合作,计划将此技术推展至公营医院。
CT扫描是常见的医学影像工具,用于医疗诊断、指导手术程序和制作3D骨科与解剖模型以处理畸形、骨折及肿瘤等复杂病况。然而,CT扫描会令患者暴露于高剂量辐射,尤其不利于儿童、孕妇及需要频繁接受检查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