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2

新闻
科大团队破解干细胞变化之谜 为抗衰老研究迈进一大步
古今中外,「抗衰老」一直都是历史和文学中的热门题材。从中国古代的秦始皇派员远征大海寻找长生不死之药,到西方小说中的德古拉伯爵拥有不死之身,千百年来,人类仍沉醉于寻找不老之术,至今仍未有解决方法。 最近,由何善衡生命科学教授席生命科学部副教授张晓东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抗衰老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张教授一直专注于研究肌肉干细胞。肌肉干细胞在人体的肌肉修复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团队发现了一种方法,可基于染色质的特征识别出老化的肌肉干细胞。衰老的肌肉干细胞与年轻的不同,它们的干性会降低,也就是说它们成为新干细胞或变成特定细胞以替代受损组织的能力会降低。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如果能再找到方法将这些衰老细胞的染色质特征修改,将它们变得与年轻细胞一样的话,那么细胞衰老、以致骨胳肌组织衰老的过程便有望暂停,甚至逆转。 团队的研究成果最近于Cell Press 出版的公开期刊 iScience 中发表。 张教授认为,调控染色质的开放程度及可及性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他阐释说,染色质状态的变化可导致基因表达失调。今次的研究显示逐渐激活的染色质状态是干细胞衰老的重要标志,而这项发现很可能成为未来研发抗衰老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染色质是一种包裹在组蛋白周围的 DNA 复合物,用于维持 DNA 的正常结构,而它们的结构会随外部环境迅速变化。承接以往研究所得,团队今次在老鼠体内预先固定了肌肉干细胞的状态,以取得静息细胞(平时在休眠状态, 但在肌肉受伤时会激活,以发挥修复功能)以及它们的基因和染色质特征,再随着时间变化,比较染色质的「可及性」。 研究的第一作者董安琪博士指出:「我们发现年轻肌肉干细胞的染色质环境,在静息状态会变得非常紧密,并在激活初期有较高的『可及性』。它们在长期的再生过程后,会逐渐重新建立紧密状态。然而,老化的肌肉干细胞在静息期间,则不能维持染色质的紧密环境。」董博士是张教授研究团队的前成员,现为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新闻
李德富教授获颁荣誉博士学位
署理首席副校长及电子及计算工程学讲座教授李德富教授获约翰尼斯堡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新闻
商业
科大调查:逾半数香港市民有意使用「数码港元」
受访者对采用「数码港元」取态正面,逾半表示有意使用「数码港元」作日常交易。
新闻
科大新任校长叶玉如教授回应施政报告
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欢迎并感谢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首个施政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措施。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获金氏家族慷慨捐赠 推动亚洲家族企业及家族办公室研究
科大获金氏家族慷慨捐助,以支持大学研究工作,特别是亚洲家族企业和家族办公室的研究。
新闻
成就
凯洛格 ─ 科大KH EMBA第十一度位列全球第一 稳占国际领导地位
KH EMBA在最新的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排名中荣获第一。
新闻
汇丰与香港科技大学连手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
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速汇丰的数码化进程,并促进该行和香港的金融科技人才发展。
新闻
时光倒流的地图寻古之旅
数世纪前,空中航行尚未出现,世界似乎远比今天辽阔。当时的西方旅行家以不同方式到东方进行探索,回家时会带上一两张印刷地图,为家乡里无法远行的人展示异国文化,开启他们的眼界。 科大一位学者最近出版了一本著作,首次全面和丰富地栾集一系列中国古时地图,开创学术先河。  这本书是制图学中独一无二的学术著作。 新书名为 Regnum Chinae:The Printed Western Maps of China to 1735,当中「Regnum Chinae」为拉丁文,解作「中华帝国」。著作由科大李兆基图书馆数码学术服务及档案主任柏恪义博士及其团队花了四年时间合力编著而成,包含了1584 至1735年间在西方印制的127幅中国地图。   柏博士说:「无论在英文或中文藏库里,关于中世纪中国古地图的合集一直欠奉,这本书是制图学中首部相关学术著作,独一无二。」   出版此书源于科大10年前开始的中国古地图计划。当时大学在荣誉大学院士高佩璇博士的慷慨资助下,搜罗和购入一批中国古地图,团队将这批珍贵馆藏数码化后,进而出版成书。   走遍四方  物色珍宝  虽然馆方早已存备出版新书所需的大部分古地图,但柏博士仍马不停蹄,到世界各地搜罗珍品,力求尽善尽美。   他说:「除了国家图书馆或大型艺廊,我还接触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地的地图收藏家和销售商,看看不同的藏品。 他们非常友善,很乐意和我分享地图背后许多有趣的故事,我感觉像加入了地图迷组成的小型秘密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