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23

新闻
科大揭示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新靶点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兼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大脑免疫细胞上的细胞表面蛋白VCAM1,可作为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靶点,为开发新疗法来对抗这一严重疾病开辟了道路。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正影响着全球5000多万人口。该病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大脑中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积聚,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逐渐下降。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主要的免疫细胞,在清除Aβ斑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阿尔兹海默症中,它们的功能受损。 研究团队深入研究小胶质细胞如何控制Aβ的清除以及它们在阿尔兹海默症中功能受损的原因。研究团队发现,小胶质细胞上的一种细胞表面蛋白VCAM1不但介导小胶质细胞向Aβ迁移,还促进小胶质细胞清除Aβ。团队还发现,Aβ斑块中的APOE蛋白与VCAM1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引导小胶质细胞向Aβ斑块靠近的关键。团队进一步发现,在阿尔兹海默症小鼠模型中激活「VCAM1-APOE」通路可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的病理症状。这些发现表明,正常的VCAM1功能对于小胶质细胞迁移和清除Aβ至关重要。 研究团队还检测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脑组织中表达VCAM1的小胶质细胞。有趣的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脑脊液中可溶性VCAM1蛋白的水平升高,导致VCAM1-APOE信号通路失调,这与小胶质细胞清除Aβ的能力下降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VCAM1-APOE信号通路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相关,而且VCAM1蛋白有潜力成为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靶点。 叶玉如教授表示:「这些研究发现不但加深了我们对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的理解,还为阿尔兹海默症治疗与干预手段的开发提供了新靶点。虽然目前迫切需要有效缓解或治愈疾病的疗法,但我们需要首先确定正确的治疗靶点。我们会持续创新,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新闻
研究及科技, 研究, 气候变化
科大联校研究推算香港于2040-2049年 热夜增五成
香港近年接连出现极端天气,2022年七月的酷热天气打破11项纪录,2023年录得一小时雨量高达158.1毫米,打破了自1884年有纪录以来的最高纪录。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和香港大学(港大)的联校团队,合作进行一项香港极端天气与建筑环境的研究,以评估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香港出现极端天气事件的趋势及影响。 预计2040-2049年热夜增五成 极端降雨增逾四成 联校团队结合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气候模型及本港复杂的城市环境数据,推算出由过往十年至2040-2049年,本港热夜日数的十年平均值会由32日增加五成至约48日。最长连续热夜日数的十年平均值亦会由八日增加至约十日,而单次最多连续热夜更长达15日。中大团队早前已有研究结果发现,本港热夜数目增加带来的健康风险更甚于日间酷热 ,是次推算于本世纪中热夜的大幅增加,将进一步为市民带来健康风险。 有鉴于香港高密度的城市形态及城市热岛效应,不同地区所受的暑热压力地区差异,研究团队就最长连续热夜日数的十年平均值计算出各地区的差异,发现到了2040-2049年,沙田、屯门、九龙、港岛北、港岛南和机场区域均为热夜重灾区(分布图见附件)。
新闻
Prof. YANG Yansong Won 2023 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Early Career Award (只供英文版本)
Prof. YANG Yanso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has been selected as a recipient of the 2023 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EDS) Early Career Award.
新闻
Prof. Ross MURCH Won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mmittee Recognition Award 2023 (只供英文版本)
Prof. Ross MURCH, Chair Professor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ECE), received the prestigi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mmittee (WTC) Recognition Award 2023 from the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IEEE ComSoc).
新闻
人工智能, 研究及科技, 研究
港科大与大湾区院士联盟首办人工智能研讨会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与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院士联盟)今日携手举办科学盛会「2023人工智能新视野:科学领袖研讨会」,云集全球顶尖人工智能(AI)专家、学者和业界翘楚,深入交流开创性研究,分享深刻洞见,共同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 这次研讨会是院士联盟在2021年成立后的首个大型学术会议,亦为科大近期以人工智能为主题举办的系列会议之一,多位AI业界专家莅临演说,吸引了逾千名观众参与。被媒体誉为「AI教父」的图灵奖得主、Meta副总裁兼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教授(Yann LeCun),就打造目标驱动性人工智能发表主题演讲。当中分享了他对AI大语言模型的最新看法,并提出AI要突破现有瓶颈,应让机器以自我监督的方式学习世界模型,并使用这些模型进行预测、推理和规划,推动人工智能迈向人类智能。这亦是杨立昆教授首次在香港演说 。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第三十一届学位颁授典礼 颁授荣誉博士予六位杰出学者及社会领袖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举行第三十一届学位颁授典礼,并首次在毕业典礼上奏唱校歌。
新闻
科大加强与英国和瑞士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11月迎接来自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和曼彻斯特英中协会,以及来自瑞士的Swissnex等国际合作伙伴到访校园。这些与海外大学的交流,印证科大重视国际合作和知识交流。 曼彻斯特大学特别项目协理副校长John HOLDEN教授和曼彻斯特英中协会执行董事Rhys WHALLEY于11月14日与科大团队在知识转移办公室会面。科大团队分享了大学结合教育和研究项目的技术转移,以及培育初创企业为社会作出贡献等方面作出的努力。科大另安排代表团参观点动Point Fit和 焕境生物科技两间源自科大的初创企业,了解其公司的创新意念及发展里程。 科大于11月15日亦迎来瑞士驻华大使,兼任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Swissnex中国区首席执行官何辉博士到访。代表团参观校园,并与科大的知识转移办公室和创业中心 (EC) 团队进行交流。科大一直支持初创企业国际化,与Swissnex推动瑞士和中国企业交流有着共同愿景。 与海外大学的伙伴关系对科大推动创新和培育更多初创企业的使命至关重要。科大将持续加强与全球伙伴的关系,开展更多跨领域、跨国界的科研合作。
新闻
科大主办2023年亚洲大学联盟执行会议促进亚洲学术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作为2023-2024年度亚洲大学联盟执行主席单位,于2023年11月7日至10日主办了亚洲大学联盟执行会议。会议汇集来自15所知名亚洲高等教育机构的领袖和代表,共同探讨亚洲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会议有幸邀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出席。蔡局长致词表达香港特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并为「Asian Universities Alliance Limited」主持揭牌仪式。「亚洲文化遗产的瑰丽」摄影展是会议的另一亮点,展覧呈现了亚洲多元文化的视觉盛宴。与会者还参观香港故宫博物馆,观赏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 作为亚洲大学联盟执行主席单位,科大将继续与其他成员机构同心协力紧密合作,追求学术和研究卓越,扩大区域合作,增强亚洲大学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