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3

新闻
国际, 工程学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科研团队 凭开发高速省电复合晶体管技术获国际奖项
由 香 港 科 技 大 学 电 子 及 计 算 机 工 程 学 系 刘 纪 美 讲 座 教 授 领 导 的 研 究 团 队 , 成 功 开 发 一 项 崭 新 的 「 匹 配 」 技 术 , 利 用 高 速 电 子 迁 移 率 材 料 , 在 硅 基 底 上 沉 积 研 制 新 一 代 高 速 、 高 效 能 复 合 晶 体 管 , 新 的 技 术 指 望 能 节 省 电 能 九 成 , 提 高 开 关 切 换 速 度 快 五 倍 。 科 大 团 队 凭 这 重 大 突 破 获 得 日 本 应 用 物 理 学 会 颁 发 JSAP 优 秀 论 文 奖 ; 这 个 奖 项 于 1979 年 成 立, 科 大 团 队 是 唯 一 来 自 香 港 和 内 地 , 获 得 这 项 国 际 殊 荣 的 科 研 团 队 。 微 电 子 学 对 世 界 和 日 常 生 活 影 响 深 远 , 广 泛 应 用 在 电 脑 、 手 提 电 话 和 其 他 电 子 产 品 上 。 面 对 元 件 速 度 和 功 能 的 需 求 持 续 增 加 , 科 大 团 队 积 极 研 发 在 传 统 的 硅 基 底 上 制 造 创 新 、 高 性 能 的 复 合 半 导 体 元 件 , 名 为 高 性 能 晶 体 管 , 可 使 用 于 集 成 电 路 ( IC ) 中 , 是 世 界 领 先 研 究 团 队 之 一 。 广 获 业 界 和 研 究 资 助 下 , 科 大 研 究 团 队 利 用 新 颖 的 「 匹 配 」 技 术 , 把 传 统 的 硅 基 底 成 功 「 配 上 」 电 子 高 速 迁 移 率 复 合 材 料 , 制 成 高 速 的 晶 体 管 和 光 电 探 测 器 , 性 能 可 媲 美 使 用 高 成 本 的 匹 配 晶 体 制 成 的 器 件 。 根 据 工 业 界 联 盟 研 究 预 测 , 这 些 元 件 可 以 比 传 统 硅 元 件 增 强 三 倍 的 性 能 , 节 省 电 能 九 成 , 预 计 科 大 新 的 技 术 将 广 泛 应 用 于 半 导 体 集 成 电 路 产 业 。
新闻
可持续性, 校园生活
绿色校园获建筑金奖
学生宿舍第八及第九座均在天台栽种植物以降低室温、装置太阳能发电板及使用环保家俱和装修。 建筑环保评估协会向科大两座新落成的本科生宿舍颁发环保建筑奖,评定楼宇设计及建造达至金级别,嘉许科大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致力保护环境 学生宿舍第八及第九座均安装高能源效益升降机和空调设备;走廊及楼梯的照明系统均为智能感应,大楼亦安装省水系统。而两座宿舍的天台均栽种植物以降低室温及装有太阳能发电板。 大学健康、安全及环境处高级经理(可持续发展)博克特先生指出,若要兴建绿色建筑,必须与建筑师及承建商紧密合作,包括在设计、用料、建筑方法及装修方面均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建筑过程中,大学对室内空气质素,例如污染物质有否被过滤尤其重视。博克特说:「我们要仔细考虑房间中每一件家俱及每一种物料,因为它们都必须是环保及只有低含量的VOC (有机挥发物)。」 另外,新落成的学生宿舍亦采用环保的建筑方法,包括在某些路段使用循环再造的玻璃砖、在建筑过程中采用来自可持续来源、如有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的木材,以及将超过50%的建筑废料交予回收商作循环再用。 推动校园可持续发展 科大物业管理处已将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等研究院座落的卢家骢荟萃楼、李兆基商学大楼及科研与教学大楼的环保建筑申请提交至建筑环保评估协会,以进行绿色建筑评级。为配合大学发展绿色校园,科大已承诺日後新落成的建筑物均需达到香港建筑环境评估法的金级别标准。
新闻
工程学, 学生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与 Infiniti 共同培育顶尖年青工程人才及开展紧密合作
香 港 科 技 大 学 ( 科 大 ) 与 Infiniti 汽 车 有 限 公 司 昨 日 签 订 合 作 协 议, 标 志 着 科 大 加 入 新 成 立 的 「 Infiniti 车 辆 性 能 工 程 学 院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Academy 」 。 科 大 是 唯 一 获 邀 参 与 这 个 环 球 项 目 的 本 港 大 学 , 其 优 秀 的 工 学 院 学 生 将 有 机 会 在 一 年 的 实 习 期 间 , 与 三 届 一 级 方 程 式 世 界 冠 军 车 队 Infiniti Red Bull Racing 以 及 Infiniti 欧 洲 技 术 中 心 的 专 业 团 队 交 流 学 习 。 主 持 该 签 约 仪 式 的 嘉 宾 为 Infiniti Red Bull 一 级 方 程 式 车 手 大 使 David Coulthard先 生 、 Infiniti F1 全 球 总 监 Andreas Sigl 先 生 、 科 大 副 校 长 ( 大 学 拓 展 ) 翁 以 登 博 士 和 工 程 学 院 院 长 李 德 富 教 授 。 科 大 工 程 学 系 学 生 亦 出 席 活 动 , 藉 此 难 得 机 会 与 一 级 方 程 式 车 队 交 流 讨 论 , 扩 阔 视 野 。 杰 出 的 科 大 工 学 院 学 生 按 协 议 可 参 加 Infiniti 车 辆 性 能 工 程 学 院 全 球 遴 选 。 两 名 胜 出 的 学 生 将 在 Infiniti Red Bull Racing 及 Infiniti 欧 洲 技 术 中 心 实 习 一 年 , 由 资 深 车 队 及 工 程 师 担 任 导 师 。 F1 全 球 总 监 Andreas Sigl 先 生 称 : 「 一 级 方 程 式 赛 车 运 动 发 展 迅 速 , Infiniti 车 辆 性 能 工 程 学 院 为 全 球 顶 尖 的 工 程 学 学 生 提 供 难 得 的 学 习 机 会 。 我 们 同 时 很 高 兴 在 Infiniti 汽 车 有 限 公 司 位 处 的 总 部 -- 香 港 , 与 香 港 科 技 大 学 签 订 合 作 协 议 。 」
新闻
大学发展
同心协力 服务科大廿载
服务大学满二十年的资深教职员聚首一堂庆祝。 第五届教职员长期服务奖颁奖典礼于二月举行。240名服务大学满二十年的资深教职员聚首一堂,与家人、朋友一起庆祝并获嘉许。科大校长与大学高层管理人员亦参与典礼,表扬各大学成员坚守岗位、尽心服务。得奖者包括各学科教授、行政人员、语文教师、安全主任、技术员及其他负责大学日常运作的职员。 忠诚服务 团结一志 得奖者于1994年加入当时成立只有三年的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表扬教职员在创校日子努力不懈,成功帮助大学在短短二十三年跻身成为国际级研究型大学。陈校 长感谢各得奖者尽忠职守,令大学取得现时卓越的成就。在二十多年间,科大的研究已获得国际认可。现时,全球五大洲多达八十多个国家的学生在科大就读。而大 学更连续三年获《QS亚洲大学排名》列为亚洲第一。 多元化的工作机会 在芸芸得奖者当中,包括健康、安全及环境处高级经理、教职员协会主席李志满博士以及蒙民伟博士纳米科学教授、物理学系讲座教授沈平。李博士十分享受科大多元 化的职务。他举例说在同一天,他会向学生示范使用灭火器、负责与建筑公司职员讨论地盘安全措施和教导老师如何安全使用各个实验室。 沈平教授是最早加入科大的研究员之一。他认为科大的工作十分充实。沈平教授早年与其他研究员成功研制出直径仅0.4纳米的纳米碳管,是迄今世界上最细的单壁纳米碳管。其后,沈教授研发出一种具隔音功能的原创超材料,与物理学系其他教授成为2013年度Brillouin奖章的得奖者。 首席副校长史维教授、副校长(研发及研究生教育)李行伟教授、副校长(行政)黄玉山教授、副校长(大学拓展)翁以登博士一同出席颁奖典礼。大学更特别邀请得奖者家人及亲友前来一起分享喜悦,欢聚一堂。
新闻
跨学科, 教与学, 教育
走在知识领域最前线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非常重视学术研究。我们一直坚守大学的创校精神,同时专注于基础和应用研究。这个理念让我们在芸芸学府中脱颖而出,备受国际认同。有关研究成果,也为社会作出丰硕贡献。 『小即是美』,香港科技大学战略性地选择各项主题研究,主次有序,包括纳米科学和应用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电子、无线和信息科技、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能源,以及管理教育和研究。当中不少是全球社会所面对的重大挑战。 科大不断开拓知识领域,大学也会参与在国际学术社会较为冷门的研究课题,如传统中医药﹑亚洲商业管理和华南研究等。我们的研究焦点和主题不但创新且具竞争力。自创校而来,科大在研究资助申请中,一直取得最高成功率。 大学开创崭新的研究模式应付日趋复杂的全球问题,以跨学科为大方向,吸引全球不同专业人才。跨学科研究,结合优势研发尖端科技,为全球问题探索解决方法。科大提供超过60个研究所和科研中心,促进各项研究发展、学术交流和推动科技,在基因学、太空科学、亚洲经济政策和中国研究发展等不同领域屡获突破。 科大的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从来都密不可分。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年轻人才,让同学在学习中参与研究。其中,我们开创先河,针对学生需要而量身设计的“本科生研究计划(UROP)”和“国际研究计划”(IROP),就是为了启发年轻一代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优秀学者的带领下,学生在本科生学习期内,已可开始参与研究,甚至远赴海外的顶尖研究中心和机构,向一流的科研专家与学者共同学习。 香港科技大学能成为国际级研究型大学,有赖教学团队与同学对研究的全情投入。
新闻
科学, 科技
Intelligent Lighting (iLight) Systems using LED on Silicon (LEDoS) Technology
Prof Kei-May Lau and her team have developed an advanced LED technology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icro-display in mobile electronics, 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s, portable micro-projectors, etc. (From the “HKUST Science-for-Lunch” talk series)
新闻
科学
Innovative Green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Prof Guanghao Chen invented an innovative green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known as SANI Process (殺泥技術). The technology successfully minimizes the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with reduced cost and space requirement. (From the “HKUST Science-for-Lunch” talk series)
新闻
科学
New Nano Materials for Industry Applications
Prof Weijia Wen introduced some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ER fluid" for clutches, electronic valve and damper, a "smart gel" for windows to help save energy, and a "smart drug" which can target tumor. (From the "HKUST Science-for-Lunch" talk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