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5

新闻
诺贝尔奖得主丹‧史特曼教授 于「俄铝校长论坛」暨「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 分享如何培育科技创业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及全球领先铝生产商UC RUSAL(「俄铝」)(股份代号:486; Euronext:RUSAL/RUAL; 莫斯科交易所: RUAL/RUALR)邀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丹‧史特曼(Prof Dan Shechtman)於「俄鋁校長論壇」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主講,科大师生及校外嘉宾踊跃参与,反应热烈。是次论坛标志着科大与俄铝完成了五年的合作计划。
史特曼教授以「科技创业: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关键」为题,分享由自由市场经济孕育出的科技创业活动,如何协助提升生活水平,并以中国、以色列、南韩和土耳其为例,引证这些国家于过去数十年凭借科技创业活动,由农业社会转移至发展工业,并藉此改变人民的生活。
对史特曼教授来说,科技创业是建立于科技上的新尝试:「要建立可持续的经济便必须发展人民的独创性,因此工程师和科学家都是创业的人才。科大作为一所科技型大学,是培育香港新一代创业家的理想地方。」
史特曼教授提出了五项成功推动创业的重要因素:「首先社会人人都可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第二是优质的工程及科学教育。此外,政府政策亦须支持创业和自由市场经济环境,而最重要的是廉洁的社会,因为贪污会扼杀创业。」
要培育创业精神,史特曼教授建议越早开始越好:「很多人问我小孩子应该何时开始学习科学,我会答是从幼稚园开始,关键是令小孩领略到科学的乐趣。」
史特曼教授又指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不怕失败:「创业者必须学懂接受失败,更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尽快重新尝试。」
史特曼教授于1972年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于美国的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Wright Patterson Air Force Base)的太空研究实验室担任了三年研究员。直至1975年,史特曼教授加入以色列理工學院任教,现时担任材料科學系教授,他于1981至 2004年期间多次到美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学术休假,参与了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的合作计划,并于这段期间发现了准晶体(quasiperiodic crystals),史特曼教授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殊荣。

新闻
万科企业创办人及董事会主席王石先生 在「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分享真知灼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天举办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由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及董事会主席王石先生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反应热烈。
王石先生以「道路与选择」为题发表演说,分享他创立万科的故事,以及对商业道德价值的坚持。他并详谈自己对户外运动的热爱,尤其是登山后体会全球暖化的影响,启发他引领公司走向绿色道路。作为热爱学习的企业决策者,他分享了如何突破自己,离开舒适区,毅然游学四方,以及透过深潜的体会,作出艰难决定和取舍。
王先生在讲座上表示,今年是科大25周年,虽然学校历史不长,但已经发展成为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学。他于2010年到科大商学院为EMBA班讲课,引发他产生了去国外学习的念头,教学生涯亦从科大开始,之后他更在世界其他地区的著名大学授课。
他说,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三十年,在很多地方还要向香港学习,如法治、金融、自由贸易及城市规划等。他又指出,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而内地正蓬勃发展,为香港提供了很多机会,鼓励香港把握机会。除出席讲座外,他又参观了科大的水上活动中心,与学生就赛艇活动交流。
王石先生于1970年代就职于郑州铁路水电段,1978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本科学历。毕业后,他先后供职于广州铁路局、广东省外经贸委、深圳市特区发展公司。1984年组建万科前身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 1988年任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房地产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服务。公司聚焦城市圈带的发展策略,截至2014年底,公司进入中国内地65个城市。公司自2013年起开始尝试海外投资,目前已经进入香港、新加坡、洛杉矶、纽约等4个城市,参与6个房地产开发项目。2014年公司的销售金额达2,151.3亿人民币,销售规模居全球同行业领先地位。

新闻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科技创业为题 于「俄铝校长论坛」暨「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演讲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及全球领先铝生产商UC RUSAL(「俄铝」)(股份代号:486;Euronext:RUSAL/RUAL;莫斯科交易所: RUAL/RUALR)邀请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丹‧史特曼(Prof Dan Shechtman),於2015年10月26日的「俄鋁校長論壇」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主講,是次论坛标志着科大与俄铝完成了五年的合作计划。
史特曼教授将会以「科技创业: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的关键」为题,分享由自由市场经济孕育出的科技创业活动,如何协助提升生活水平,并会以中国、以色列,韩国和土耳其为例,引证这些国家于过去数十年凭借科技创业活动,由农业社会转移至发展工业,提升国家整体生活质素。
史特曼教授于1972年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于美国的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Wright Patterson Air Force Base)的太空研究实验室担任了三年研究员。直至1975年,史特曼教授加入以色列理工學院任教,现时担任材料科學系教授,他于1981至 2004年期间多次到美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学术休假,参与了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的合作计划,并于这段期间发现了准晶体(quasiperiodic crystals),史特曼教授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殊荣。
史特曼教授于2004年亦于美国愛荷華州立大學和Ames实验室担任材料科学及工程系教授。除了诺贝尔化学奖外,史特曼教授亦多次获得国际学术奖项,包括沃爾夫物理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等。
由史特曼教授主讲的俄铝校长论坛暨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将于10 月26 日(星期一)下午4时 30分假香港科技大学鄭裕彤樓地下演講廳L(LT-L)举行。详情请浏览http://ias.ust.hk/ucrusal/。
俄铝与科大五年合作计划

新闻
普及体能运动的穿戴式科技
由三名科大科技领导及创业课程硕士生组成的Sensable Dynamics(前称NGgear FitKick)团队击败15名实力强劲的对手,勇夺青年企业家发展局E挑战杯创业计划挑战赛 2015及香港科技园赞助的「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企业家奖」,成为双料冠军。
获奖产品Fit-Kick是一个配备感应器、专为年青人而设的穿戴式护踝,在何时何地均可提供快捷方便的体能和运动训练指引。随着科技应用成为年青人生活的一部份,体能应用程式、体能监测装置、收看运动示范短片及视像通话训练日益普及,但这些应用只提供一般运动的建议,并无包括个人化指引。
与市面上的体能监测装置只记录步数、全球定位及消耗热量计算等琐碎数据比较,Sensable Dynamics研发的智能护踝能配合各式各样的运动,例如举重训练、瑜珈、跑步及踏单车。Fit-Kick凭借创新的应用科技、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对社会的正面影响,成功改写同类产品的标准,脱颖而出。
Sensable Dynamics成员陈永康表示,团队期望打造全新的体能及运动训练平台,用者可以尝试各种运动,并获经认证的著名教练或健身中心的指导。团队期望改变健身中心提供服务的模式,并透过穿戴式装置,接触生活繁忙的年青一族。
为了实现他们的创业梦,Sensable Dynamics期望与健身中心、医疗服务供应商及公共卫生机构合作,共同推广香港的体能训练。团队致力在群众集资平台上筹资50万美元,并于一年内在本港推出产品和进行测试。
Sensable Dynamics由Jitesh Surendar Chhabria、叶永铿和陈永康一同创办。
请浏览www.sensabledynamics.com,以索取Fit Kick及其他Sensable Dynamics产品详情。
团队获得科大鼎力支持,并对主管郑展鹏教授、胡锦添教授和陈文新教授表示衷心谢意。团队亦得到顾问曾明哲教授和宋思齐教授的大力支持。

新闻
凯洛格 - 科大EMBA课程蝉联全球排名第二
凯洛格-科大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继续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排名中高踞前列位置,再度获排行全球第二。自2005年至今,课程已连续十一年高踞该全球排名前三位。
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由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大商学院)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Kellogg)管理学院合办,课程今年已踏入第十七届。
根据《金融时报》刚公布的2015年全球EMBA课程排名,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在多个范畴中表现出色。自2004年起,课程毕业生的平均年薪水平在毕业三年后一直高踞榜首,今年更达408,431美元,再度取得最高排名;另毕业生在修读课程前的「工作经验」位列全球第二。
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学术主任Christopher Doran教授表示:「对课程再度获外界肯定感到鼓舞。全赖科大与凯洛格商学院优秀的国际教学团队,不断提升课程质素,提供区内最佳的管理教育,课程深受环球高级商业行政人员的欢迎,成功吸引各界资深高管人士报读。因此,我们于学生的『职位级别』、『薪酬水平』及『工作经验』等排名中,位列前茅。」
凯洛格-科大EMBA课程主任区敏仪女士表示:「课程再获全球排名第二,反映凯洛格管理学院及科大商学院的理想合作成果。我们成功为高级行政人员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令他们掌握国际新趋势及商机。我们会继续积极吸引更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国际领袖,透过丰富的学习环境启发他们的思维,鼓励互相学习,助他们在事业上再创高峰。」
《金融时报》2015年EMBA排名榜全表已上载于:https://rankings.ft.com/rankings/2452/executive-mba-ranking-2015
传媒查询:
香港科大商学院

新闻
科大举办Coursera第二届亚洲区域研讨会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举办Coursera的第二届亚洲区域研讨会,约180名来自亚洲主要院校的代表于本月15至17日一连三日聚首科大,出席关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网上及混合教学法,以及高等教育界最新发展趋势的研讨会及工作坊。
研讨会由科大联同香港大学举办,汇聚Couresera在亚洲区伙伴机构的大学管理人员、教授、教学设计人员、项目经理、技术专家和课程人员。Coursera是全球最大的网上开放式教育平台。
研讨会展示了亚洲院校在推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成功经验,并促进区内以至其他地区的合作。各院校代表在研讨会上讨论多个议题,包括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中国的发展,并提供案例和工具,为院校管理人员、政策制订人员和项目经理订立有效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策略,以配合个别院校的目标。研讨会并深入剖析了成功的机构策略、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和市场推广等多个范畴。
科大首席副校长史维教授表示:「科大是亚洲地区首批推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学府之一,我们很高兴举办今年的Coursera亚洲区域研讨会,为区内的教育界和专家提供一个交流及分享最新资讯的平台。科大支持创新教学,尤其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并会致力在这重要领域维持我们的国际领先地位。」
Coursera行政总裁、耶鲁大学前校长Rick Levin教授表示:「亚洲区特别是香港的教育机构,都是发展开放在线课程的先驱。我们很高兴由我们的合作伙伴科大主办这次区域研讨会,加强亚洲区多间领先大学的合作,为世界各地提供获得全球最佳教育的渠道。」
科大首席副校长资深顾问(创新教学与在线学习)庞鼎全教授称:「我们很高兴最近有机会与Coursera紧密合作,开办了一系列共六个课程的『全端网站开发』专项课程,以及一个『商业英语技巧和基础』专项课程。」
科大最近成立创新教育中心,以推动创新教学、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体验及服务式学习课程,以及透过科技和多种教学法提升教学。创新教育中心由具有体验式教学和在线学习经验的跨学科教授组成。中心会为各个教学单位提供支援,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平台,协助教授在新教学法和教学活动方面创新、交流及合作。

新闻
大数据时代
收集大数据及数据挖掘技术为近年热门的研究领域,不少跨国企业,如英特尔(Intel)、谷歌(Google)及阿里巴巴等,每年均投放大量资源,挖掘和分析大数据,从而调整经营策略。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主任、新明工程学教授杨强教授一直致力研究大数据及其实际应用。杨教授于2012年获华为邀请参与创办从事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研究的诺亚方舟实验室,其后于2013年返回科大继续埋首科研。他指出,应用和分析大数据有助不同机构作出更有效决策,在不同范畴,如教育、医疗、政策制定上都能有所应用,涉及范围十分广阔。
「各行各业其实都可以把大数据付诸应用,在今时今日,我们不应该只把大数据当是一门资讯科技的专修科。不同学科的学生也可从学习大数据中获得益处,为他们日后在不同领域带头领导做好准备。」杨教授说。
大数据中蕴藏大量未曾应用的资料,若企业和机构能从中找出新的商业模式,付诸实行时往往能震撼整个业界。杨教授认为在中国金融业就是一个好例子: 新晋企业带来的思维和竞争带动了整个业界的改革。「中国政府让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及腾讯等开设网上付费平台的决定,冲击了不少传统金融机构。」杨教授说。「面对挑战,传统机构不得不从其他互联网企业引入新思维,而这些新思维日后就改变了整个行业的习惯。这是竞争带来的好处。」
本港的专上教育界也不乏应用大数据的例子。科技大学提供的大规模线上课程(MOOC)收集大量数据,校方在分析数据后会作出各种调整,使课程内容更贴合学生需要; 科大电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现正计划于2016-17的学年推出大数据副修课程供全校学生选读。离大数据教育于本港大专院校普及之时已不远了。

新闻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 在「科大25周年青年企业家讲座系列」就中国创业之路分享真知灼见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于10月12日举办首个25周年青年企业家讲座,由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反应热烈。
沈先生以「中国创业之路」为主题,阐述推动中国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他认为科技突破及创新思维是推动中国企业发展及创业投资的两大元素,成功之道就在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及产品。
沈先生说:「想成为创业家,必要带来突破。突破并不一定是技术层面,亦可以是商业模式上的突破,而不只是模仿或复制。」沈先生强调创业家需要创新思维,他表示:「竞争对手总会尝试抄袭你,甚至超越你,所以你要不断力求创新。」
沈先生指出,对创业家而言,香港市场规模可能较小,未足以测试产品的市场反应,但香港也有其过人之处-云集顶尖的研究人员、教授、学生,亦有基础研究,以及很多紧贴市场的研究。他以专营无人机的DJI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阐释:「DJI大疆创新在香港成立,这类企业的硬件及机械技术门槛较高,加上香港是物流枢纽,有助初创企业较易迈向全球市场。」沈先生领导的红杉中国,是DJI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早期及最大投资者之一。
沈先生同时是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的创始人,亦是现任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以及耶鲁中国中心理事会主席。他在耶鲁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取得硕士学位与学士学位。
红杉中国于2005年9月成立,是在中国迅速增长的资本投资公司。红杉中国已投资了约300家高速增长的公司,分别透过不同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
为庆祝科大校庆,大学举办青年企业家讲座系列,邀请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杰出青年企业家,与科大师生、教职员及社会各界分享其真知灼见,实践大学提升学习和开拓知识的理念,以及培育企业精神。科大将邀请更多青年企业家发表演说。
传媒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