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闻
奖项, 科学
香港科技大学首位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表扬其高效能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及应用技术之研发
香港科技大学张鉴泉理学教授兼化学系讲座教授唐本忠及其研究团队,今晨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颁发的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表扬他于高效能聚集诱导发光现象(AIE)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有关研究对生命科学、医学及应用科学等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奖乃中国自然科学界中最高荣誉,奖项自1956年成立以来,仅有33个学者或团体获颁最高级别的一等奖,约占所有奖项的百分之三。唐教授为科大创校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学者,亦为香港自1989年参与角逐国家自然科学奖以来,第二位夺得此荣誉的本地科学家。 科大副校长(研发及研究生教育) 叶玉如教授对唐教授获奖表示衷心祝贺,叶教授说:「唐教授在研发高效能聚集诱导发光现象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对科技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得悉唐教授的成果获 得国家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我深感高兴。科学家做基础研究过程冗长而艰辛,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见证其发现转化为新科技产品及应用。今日我们所踏出的每一小步,都会为改善人类未来的生活打下基础。」 唐本忠教授于2001年首次发现高效能聚集诱导发光现象(AIE),这种现象被套用到不同物料上,可对包括肿瘤或癌细胞等组织进行长期追踪和显影,亦可对即使极微量的化学品进行高灵敏度的检测、预报及控制。AIE于2013年被汤森路透列为全球一百项热门研究课题之一。2015年,科大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支持,成立两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其中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便由唐教授领导,主力开发AIE的应用层面。中心至今已开发逾100种AIE材料,并拥有67项专利。 AIE这种新兴材料,正逐步打破国际间对荧光检查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垄断局面,获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应用科学等不同领域,当中包括多项对抗疾病的药物和技术、防治与诊断疾病的荧光探针、用以测试食品、医药及环境安全的材料和技术、重建组织功能的微创技术,以及诊断与治疗一体化技术等。

2017

新闻
精神健康, 奖项, 冥想
Space-Out Helps You!
CHAN Kai Ho, Hercules, a year 4 student of Risk Management & Business Intelligence Program (RMBI) has won the Champion of International Space-Out Competition in Taipei. As a US certified hypnotherapist, Hercules encourages students to space-out which helps improve mental status.
新闻
香港科技大学颁发杰出服务奖 表扬杰出非教学人员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今日颁发第四届「科大杰出服务奖」,表扬非教学人员的卓越表现,及其对大学发展所作的贡献。四位得奖者分别为:校园设施管理处总保安主任何顺成先生、健康、安全及环境处处长关继祖教授、工学院院长办公室助理主任(本科生事务)黎淑贞女士,以及信息科技服务中心电算师黄忠德先生。 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衷心感谢各得奖员工对大学的贡献:「于短短26年间,科大成功跻身全球知名高等学府之列,如此佳绩,我校优良的行政与管理团队成员,实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十分欣赏非教学同事们在工作上的热诚及卓越表现,他们不仅为我们树立楷模,亦完美展现我校作为灵活有效的教学机构所孕育的优良文化。」 科大副校长(行政) 及本届杰出服务奖遴选委员会主席贺致信先生感谢各得奖者及获提名员工一直勤奋不懈地工作,协助大学实现其中一项策略性目标,即成为最佳标准、实践和运作的佼佼者。他衷心感激他们对大学作出的贡献。 第四届科大杰出服务奖得奖者简介: 校园设施管理处总保安主任何顺成先生 何sir视工作为首要任务,除于假日回校照顾受伤同事外,面对危机时他仍能处变不惊。于2010年8月一个仲夏的晚上,一名被解雇的前保安员携同一把18吋长的水果刀,回到校园袭击其前上司,何sir最终以一枝烟成功化解危机,其勇气及敏慧得到高度评价。何sir亦从不抗拒肩负额外任务,不但自发创立了大学首支醒狮队,教授同事提升体能的技巧及培养良好纪律;拥有逾40年圣约翰救伤队的义工资历的他,亦负责校内大部分急救事宜,并邀请救伤队到大学举办急救课程,训练和鼓励同事学习相关知识。 健康、安全及环境处处长关继祖教授
新闻
Interdisciplinary
Stretching Out 24 Hours
From Gymnastics to Neuroscience, Veronika Cencen is leaping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Bio-engineering PhD student Veronika Cencen's upbringing, hobbies and interests have seen her go from growing up in Beijing, and Slovenia, to studying at Princet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Ottawa, and performing gymnastics in Slovenian national team at the World University Games in 2013. HKUST’s international outlook and reputation makes the next logical stop, where Veronika gets to conduct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unravel the mysteries of the mind. Veronika chose HKUST for its research and faculty strength, top notch Nanosystem Fabrication Facility, and the fact her supervisor has strong co-operative links w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HKUST is bursting with its youthful energy, enthusiasm, acceptance, and encouragement of diverse interests,” Veronika says.
新闻
大学盛事, 参与活动
Come Exploring IPO at HKUST
IPO organized "Exploring IPO at HKUST" on 25 November 2017 and invited IPO alumni and current students to share about their study tips, university life and career prospects with prospective students.
新闻
工业奖学金, 科技
IPO Industrial Fellowship - Career Insider Series: Science x Law = xTech Opportunities
IPO Industrial Fellowship "Career Insider Series" is held regularly to provide insights and insider tips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to IPO students. On 15 November 2017, our inspirational fellow, Mr. Nick Chan, MH, Partner, Squire Patton Boggs, shared the new trends that legal profession field started turning to hire technologists.
新闻
研究, 人工智能, 电脑视觉
香港科技大学与矌视科技签署合作备忘录 建立人工智能和计算器视觉联合实验室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和矌视科技(Face++)昨日签署合作备忘录,连手成立「矌视-科大人工智能和计算器视觉联合实验室」,通过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改善人类生活服务体验,并发展图像识别和理解等研究,拓阔知识领域,标志着矌视和科大合作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深度学习及计算机视觉科技的先行者,矌视科技拥有世界领先的硬件技术及智能算法,包括「刷脸支付」及「城市天眼」等由它们自行研发、获国内广泛使用的技术。而科大的计算机视觉研究不但备受国际认可,其境物识别技术更属世界领先,加上机械人及自动化系统乃科大五大策略发展范畴之一,能与矌视的人脸识别技术优势互补,创出更新颖的应用层面。 备忘录由科大校长陈繁昌教授及旷视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印奇签署。陈校长说:「作为研究型大学,科大致力发展尖端科研以迎接不同的机遇。矌视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行业的领跑者,是次合作将结合双方的优势,让科大前沿的科研成果与业界的经验结合,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创制出更好的产品与技术。」 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表示:「从偏学术研究型团队到现在的商业化市场化公司,这其中必然有所取舍,我一直坚持在技术信仰和价值服务中寻求平衡。正因为旷视在不断深挖行业,我们越能体会到科学底蕴和技术基础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今年设立了学术委员会,邀请姚期智、郑南宁等院士作为旷视的顾问,同时我们也希望和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国际一流学府建立联合实验室,以和学界走得更近、保证产学研的前沿性。今天来到科大倍感亲切,我想今天是一个非常好开始,我们将以此为起点,相信未来会有非常多科技合作。」 联合实验室由科大计算器科学及工程学系权龙教授领导,研究范畴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图像分析、识别与理解等。实验室汇聚双方的科研人才,给合学界与业界的优势,共同开发更智能的视觉应用。是次合作亦涵盖孵化创业项目及人才培训方面,将为科大同学带来更多实习与就业机会。 权教授指﹕「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联合实验室,将科大多年来世界一流的计算器视觉研究成果,以及由科大孵化的视觉三维重建 Altizure, 通过Face++ 这样强大的人工智能商业平台,共同打造城市大脑,以走在人工智能服务于现代城市的世界最前沿。」
新闻
神经科学, 发现, 研究
得奖科大神经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机制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得奖神经科学及结构生物学家张明杰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近日就了解导致精神分裂与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机理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有关发现或有助开发治疗精神病的新药物及疗法。现时,香港约有 4 万人确诊患上精神分裂症 [1]。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知悉精神病的成因,与一种人类蛋白DISC1中的编码基因出现异变有关,该蛋白负责控制包括脑部神经元生长等细胞活动。不过DISC1是如何与其他蛋白互动致影响人类脑部发展,却不为人知晓。直至最近,张教授的团队研究出前所未有的﹕DISC1与另一种蛋白质Ndel1所组成的复合物的高解像结构。团队发现,Ndel1蛋白在脑神经元生长及许多脑部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当DISC1编码基因出现异变,会打断DISC1/Ndel1蛋白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减慢脑部神经元生长,可能导致精神病。 是次研究结果刚于2017年12月7日出版的权威神经科学期刊《神经元》中发表。 科大生命科学部嘉里理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张明杰说:「根据DISC1基因的结构,我们发现了其运作的机制,并提出了基因异变可如何导致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有时候,基础研究中所作出的发现,可能与临床应用相距甚远。然而,我的研究团队和其他许多科学家所踏出的每一小步,却对奠定未来医学应用的基础至关重要,可有助救治数百万条生命。」当首位女性兼首位两度诺贝尔奖得主居礼夫人研究镭这个元素时,她并没有考虑这元素有何用途,但镭最终为癌症病患带来了化疗,至今仍是癌病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