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香港科大故事
2018
新闻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Executive Recruiting"-Corporate Project Sponsored by Barons & Company, HARMAN, a Samsung company and 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
With the support of Barons & Company, HARMAN, a Samsung company and 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 2017 fall term's Corporate Project merg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executive recruitment to coach students to provide an AI solution in executive recruitment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or business growth. The project aims at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hands-on experience in solving complex real business problems and polishing their advanced skills in strategic thinking and executive communication.
新闻
科大举办「挑战与机会—女性·创新论坛」 庆祝国际妇女节
作为一所鼓励性别平等及多元化以培养学生个性及全人发展的学府,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推出了一系列以#itsME为主题的国际妇女节庆祝活动,藉此加强推广性别不应阻碍个人发展的讯息。
活动其中一项重头戏是今日举行的「挑战与机会—女性·创新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商业、创科及教育界的领袖和学生,讨论不同议题,包括在STEM界别(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界)中常见的性别定型、女性在男性主导社会中所需具备的特质,以及女性在STEM与商界面对的挑战等。
科大校友兼大疆创新科技司库暨企业发展总监张晓楠女士先为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揭开序幕,其后与一众嘉宾﹕共享空间及创业网络公司浩观的联合创办人马衡先生、内衣企业高华集团行政总裁刘敏姿女士、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林文怡博士、科大社会科学部系主任兼论坛主持蔡欣怡教授;以及两名科大工程系学生参与讨论。
本港及内地公众亦有透过实时串流参与论坛,数十位来自八间中学﹕包括部分未能亲身到场的中学生,亦有透过实时广播,踊跃与论坛嘉宾即场进行互动。
林文怡博士表示:「我们今日的讨论就如何打破性别定型,以成就更多卓越创新,带出了一些有趣的真知灼见,希望能藉此提升社会对隐伏于潜意识中,有关性别偏见的认知,让我们携手创建一个更包融,更具创新与创意的社会。」
科大一直与大学的女教授协会紧密合作,改善科大学生及教授中女性的占比。近年,科大各个社群的男女比例日趋改善,实有赖多项大学推行的新措施﹕包括鼓励招聘女教授及不同女性与家庭友善政策等。
为响应妇女节,科大自二月起推出一连串活动,包括电影放映会、航拍机工作坊、有关性别定型的小测试、别开生面的网上活动﹕有关女性于数学、工程、科学及创科领域的照片分享,以及供网民表达对妇女节支持的特制脸书头像框等。
新闻
EVMT Student was Crowned the Hong Kong District's National Winner of the James Dyson Award 2017
Lilian TSANG, Year 4 studen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Technology Program, was crowned the Hong Kong District's National Winner of the James Dyson Award 2017 with a product to monitors children's real-time body temperatures.
新闻
科大研究人员证实微塑料对海洋生物 成长与发展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若海水中含有高浓度的微胶粒,两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具有抗污性的船螺和受商业捕捞的多毛虫(一种负责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常见鱼饵),其生长及发展将受到无可挽回的不良影响。
由科大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陈洁瑜领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团队,首次发现微胶粒对顽强如来自北美的入侵性物种,都有负面影响。许多健康美容或家用产品中都含有微胶粒,这些微胶粒不单止影响鲍鱼及生蚝等高档次可食用海洋生物,对顽强的物种如入侵性船螺,也会造成破坏。研究发现,若入侵性船螺的幼体在含高浓度微胶粒的环境下成长,即使之后从其周遭环境移除微胶粒,这些海洋动物亦无法回复正常的生长速度。
陈教授表示:「研究显示高浓度的微胶粒对船螺有着长远而无可挽回的不良影响。不过,在与香港水域相似的较低浓度下,微塑料对船螺的生理并没影响,反映其韧性。若船螺较其他本土物种更能抵御微塑料的污染,那么这入侵性物种将对本地物种及生态平衡将带来负面影响。」她续指﹕「尽管这些微小的塑料污染物破坏海洋生态,但在世界各地包括香港,仍有很多个人护理产品采用微胶粒。」
新闻
RESEARCH@HKUST展示科大世界级科研实力
在科大作为顶尖学术机构的25年间,经历了一段非凡的研究之旅。要了解本校科研最新动向, Research@HKUST是不容错过的读物。
从结构生物学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性化机器人,大数据,颠覆性创新,以至解构中国金融业的神秘面纱,科大在应对全球和社会挑战方面展示了其研究的广度。事实上,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最近公布的研究评审工作报告显示,科大的学术表现名列榜首,其中70%的研究达「世界领先」(四星)或「国际卓越」(三星)水平。
对刚于2016年庆祝创校25周年的科大而言,能够由寂寂无名的大学迅速跻身全球顶尖学府,上述成就更是难能可贵。虽然科大的规模不大,教职员及研究生人数分别只有650 名和5,000名,但凭借对科研的愿景、承诺、远见及齐心协力,孕育师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科大才能建立今天的影响力及声誉。
科大的研究领域与其五大策略焦点(数据科学、机械人及自动化系统、可持续发展、设计及创业、公共政策)一致,涵盖科学、工程、工商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其他具深远影响的议题。最新一期的,收录科大于不同学术范畴的科研成果,亦新增了有关科技进步衍生大学初创企业的专题环节。
阅览 Research@HKUST 2017 的完整版本。
新闻
Picture Perfect Balance for Student Life(只供英文版本)
Three budding photographers balance studies with their love of documenting life.Life at HKUST involves juggling studies with work, and for three students, being on campus offers the chance to do that. ” To me, photography is about using scientific equipment and knowledge to capture an object and expressing it with an artistic soul. In other words, photography is literally a combin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arts,” says Joe Traipattanakul (Mechanical & Aerospace Engineering, PhD, Year 4).Work life balance is something that Aaron Gao (Electronic & Computer Engineering, PhD, Year 4) values deeply. “It is a great pleasure to help my friends who need some portrait photos for graduation or capturing their memorable university life moments,” he says.
新闻
科大研究人员开发香港首个创新融合定位技术 塑造智慧城市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项突破性融合技术,能显著提高室内定位的准确度,实现以位置为本的新型智能定位应用软件,如室内导航、根据位置的个人化推荐系统、人群分析及人流管理等。由计算器科学及工程学系陈双幸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的技术,是全港首个于移动平台上将Wi-Fi和其他讯号融合的位置传感软件,该技术结合Wi-Fi、地磁场、蓝牙、视像及加速计的讯号以进行个人定位,在一般环境下,融合定位技术较传统技术的表现准确三倍,误差少于2.5米。有关技术目前已在尖沙咀海港城商场投入应用 ;团队亦于不同医院及商场(与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研究及开发部、电讯盈科企业方案有限公司和领展等合作)进行商业试验。本身亦为科大创业中心主任的陈教授表示:「目前定位技术通常只从单一源头获取讯号,由于各种讯号均有其局限性,定位技术的准确度并不完全令人满意,应用层面亦较偏狭。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的技术将不同的讯号融合,结合它们的优势,大大提升准确度,让崭新的定位服务得以出现,推动香港发展成为智慧城市。」此技术亦可与政府早前公布「香港智能城巿蓝图[1]」中的多功能智能灯柱试验计划产生协同效应。蓝图计划自2019年起,于街道安装多功能智能灯柱,方便收集实时城市数据,以加强城市管理及其他公众服务。若结合这项融合技术应用,智能灯柱不仅可为游客及公众提供实时的定位服务,还可预防某些人士甚或宠物走失,又或协助寻找失踪人口等,缔造巨大社会价值。